崔耕心急如焚,也顾不得卢雄的挽留了,快马加鞭,直奔洛阳县的大牢而来。
一小锭金子递过去,很容易就在牢房内见到了陈子昂。
老实说,他的待遇还算不错,一个单间宽敞明亮,被褥干净,几案子上还放着几本书。
陈子昂本身的状态也挺好,一袭儒衫干干净净,面色红润双目有神,不像是受了什么委屈的样子。
崔耕这才长松了一口气,又给了那牢子一锭金子,让他暂时回避。
崔耕关切地问道:“子昂兄,你怎么落到这副田地?是不是来俊臣?”
“哼,来俊臣!”陈子昂冷笑一声,道:“跟他没关系。二郎,你还记不记得,当初咱们在清源县分别的时候,刘老四看在金子的面上,曾经交代了我一句话。”
崔耕凝神细思,缓缓道:“当时他说:上官舍人对那件事上心得紧,你万不可有半点推辞,否则就会惹来杀身之祸!”
“不错。”陈子昂恨恨地道:“把我关进洛阳县大牢的,就是二郎你那个便宜姨妈,上官婉儿!她诬陷我偷了陛下赐给太平公主的珍玩,命洛阳县抓来审问,如今我已经被关起来一年多了。”
诬陷陈子昂偷东西?擦,这借口也太拙劣了吧?
崔耕可是清清楚楚的记得,陈家乃是射洪数得着的巨富,当年射洪大灾,陈子昂他老爹陈元敬曾向官府捐粟万石以济灾民。
陈子昂更不得了,刚到长安时为了扬名,曾经当众将一把价值千贯钱的古琴损毁,并且叹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乐,岂宜留心?”,遂名扬天下。
这等人物怎么可偷什么珍玩?
崔耕问道:“你究竟是哪儿得罪上官舍人了?当初刘老四不是说了吗?那事儿非关朝政。你也答应的好好的,要顺着上官舍人的意思来。怎么眨眼间就谈崩了呢?”
陈子昂坚定地道:“上官婉儿让我干的那件事的确非关朝政,但是,事关陈某人的名节,我绝不退让!”
崔耕疑惑道:“到底是什么事儿?上官舍人乃是天下闻名的大才女,总不会让你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儿吧?”
陈子昂摇头一阵苦笑,道:“唉,要命就要命在“大才女”这三个字儿上。二郎你别着急,听我慢慢说……”
“唉,为了这么点小事闹别扭,至于吗?”
待崔耕听完了此事的前因后果,不由得苦笑不得。
原来,上官婉儿让陈子昂干的那件事,是改变文风。
上官婉儿的爷爷上官仪,是一个大诗人,其文风词藻华丽,绮错婉媚,时人竟相仿效,称之为上官体。
这个成就可不得了,自从开天辟地以来,以一个人的名字命名诗歌风格,上官仪是头一位。
上官婉儿作为上官仪的孙女,不仅深感与有荣焉,还有着继承祖先遗志,把上官体发扬广大的心思。
不过,时代不同了。如今的诗词风格,讲究的是充实刚健,陈子昂就这种文风的领军人物。甚至被人称赞为“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
上官婉儿要推广上官体诗,首先要对付的就陈子昂。
然而,她虽是天下闻名的大才女,但论起文学之才来,还是比陈子昂差了一点点,因此也只能想些盘外招了。
于是乎假公济私,将陈子昂从南海县令调到右肃政台当侍御史,准备用官位堵陈子昂的嘴,将其收为己用。
但问题是,陈子昂是谁?任侠尚气,宁折不弯,当场就严词拒绝了。
后来,上官婉儿不死心,又笼络了陈子昂几回。可他油盐不进,丝毫不为所动。
最后,上官婉儿也是真生气了,略施手段,将他投入了洛阳县的大牢。
当然了,上官婉儿颇有惜才之心,也没让陈子昂吃什么苦头,只是想用这招逼他就范。
两个人都不肯退让,局势就如此僵持了起来。
崔耕道:“子昂兄,听小弟一句劝,有道是光棍不斗势力,你跟上官舍人置这个气干啥?她让你改文风,你改也就是了。难道以子昂兄的文学之才,还怕写什么上官体?”
陈子昂颇为不以为然地道:“哼,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崔飞将的大名响彻天下,还专爱写军旅诗!等着吧,上官婉儿早晚会找上你的,她要是让你改,你也改?”
“改,我当然改啊。”崔耕毫无节操地道:“写婉媚体的诗歌算算什么?就算上官舍人让我写俗曲我都写!”
陈子昂“哼”了一声,满脸的质疑之色。
崔耕道:“你别不信啊,听好了,咱先来个《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陈子昂:“……”
崔耕又道:“这首不行的话,就来这个《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多情自古伤离别……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两首词都是后世一代婉约词宗柳永的代表作,当真把婉媚之风发扬到了极致,还真把陈子昂给镇住了。最关键的是,俗曲的地位地低下,陈子昂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这两个调子。
“二郎,你……”
陈子昂面色阴晴不定,不知是褒是贬地道:“二郎,想不到你不仅节操全无,还能做出如此俗曲,陈某人当初还真是小瞧你了。”
崔耕笑吟吟地道:““那你别管。反正我已经以身作则了,子昂兄,你是不是也……稍微委屈求全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