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公子轻拍了两下手,从外面走进一个人来,正是秦勇的兄弟秦猛。
“秦猛为兄报仇,想必我契丹人想必也能够理解。”
孙万荣当然明白,由秦猛动手,只是自己面子上好看了一点而已,此事的本质却丝毫未改!
他沉声道:“本汗就想不明白了,何永常死了小舅子,非杀崔著作不可。但你九公子与崔著作何仇何怨,为什么非要置他于死地呢?”
“不,孙可汗你完全想错了。假如崔著作能答应本公子一个条件,我也不是非杀他不可。就是何将军那边,本公子也可代为说项。”
何永常微微一躬身,道:“何某人唯九公子马首是瞻。”
很显然,这个条件,人家两家早就商量好了。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崔耕索性直接开口,道:“但不知是什么条件?”
“崔著作只要在营州城内,当众宣布,愿意投靠契丹就行。怎么样?这个条件,够优厚吧?”
优厚?优厚个蛋啊!
崔耕只要敢说,武则天就敢杀他的全家。
何永常通过此事,一打击了孙万荣的威信,二,杀了崔耕的全家,对老婆有个交代。
九公子也是稳赚不赔,抬何贬孙,契丹人内部越乱越好,越乱自己说话越有分量。
另外,武则天杀了崔耕的全家,可就与崔耕有了不共戴天之仇。首先,突厥的援军,大周是别想了。其次,崔耕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效忠庐陵王了。
不怕孙万荣不答应,毕竟秦勇一道手,对孙万荣的打击并不大,远不到鱼死网破的程度。
不怕崔耕不答应,家眷能有自己的小命重要?更何况,崔耕还有拉达木珠呢?
不怕默咄不答应,自己帮他的女儿除掉了若干情敌,说不定他还会感激自己呢。
甚至不怕崔耕说出真相,将锅重新甩给苏运。在自己的压力下,秦勇不是崔耕杀的,何永常也得认定是他杀的!
九公子越想越美,自以为算无遗策,道:“崔著作,怎么样?你到底是想死还是想活,给句痛快话吧?”
崔耕道:“本官当然想活。”
“那你现在就在营州城内,当众宣布,投降契丹!”
崔耕云淡风轻地道:“不,本官不准备这么做。实际上,对于秦将军之死,本官有另外的解决之道,就不劳九公子操心了。”
{}无弹窗
“此人叫韦诏。”
崔耕心思电转,疑惑道:“韦诏?没听说过啊。”
李楷固继续解释道:“庐陵王李显的王后韦氏您听说过没有?韦诏就是韦氏的堂弟。当然了,他对外只是自称九公子,以掩人耳目。而范光烈就是搭上了韦诏的路子,才得以飞黄腾达。”
“这样啊……”
崔耕语气稍缓,诚恳道:“多谢李将军直言相告。知道九公子真正身份的人,现在恐怕不多吧?”
李楷固苦笑道:“何止是不多,契丹人中除了末将和大汗知道外,恐怕没人知晓。末将之所以现在告诉崔著作此事,是想……”
“怎样?”
“坠斤部是远忧,九公子和范光烈才是近虑,还请崔著作和我契丹联手,共同对付他们。”
崔耕眉毛一挑,轻笑道:“联合?本官手下没有一兵一卒,拿什么和你们契丹联合?说白了,你这还是诬陷本官杀秦勇的故智,好处是你们契丹得了,这恶人却是让本官来做啊。”
尽管被戳穿了自己的小心思,李楷固却全无赧然之色,赔笑道:“末将这么说,不是好听点吗?崔著作想要什么条件的话,尽管提,只要我契丹能做到的,无不应允。”
崔耕沉吟了一下,道:“本官不想提什么条件,只想问李将军一件事,定州何明远,到底是怎么死的?”
李楷固道:“崔著作是想为何明远报仇血恨?那可巧了,杀他的不是我们契丹人,而是孙彦高和范光烈。当初我契丹兵临城下,孙彦高在献城之前,就以通敌之名,将何明远家抄家灭族了。”
“果真如此?”
“崔著作不信的话,在定州随便找个百姓一问便知。”
“好!”
崔耕拍案而起,道:“不用什么条件,这个黑锅本官接了,我定要让孙彦高和范光烈死无葬身之地!”
还有句话他没说来,那所谓的九公子,勾结契丹残害汉人,自己也要让他们俩难逃公道!
……
……
人算虎虎亦算人。
这边崔耕还没想出什么法子对付范光烈呢,人家却再次找上门来。
这一日,孙万荣主动相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