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暗坑大祚荣

奋斗在盛唐 牛凳 2933 字 9个月前

“大”翻译成靺鞨语,就是“乞乞”。所以,实际上,大祚荣也可以被称为“乞乞祚荣”。

换言之,那个跟自己和高仙芝争夺神使之位的,就是日后渤海国的开国之君!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该怎样防范他真收拢靺鞨人心,建立起渤海国来呢?

崔耕现在终于找着机会了。

李多祚在靺鞨人中威望甚高,乞乞祚荣亲手杀了他也就算了,竟然还得了重赏。没啥说的,他肯定是一个见利忘义之徒啊!

日后他若是想串联族人起事,这段黑历史必然会被族人提起。想必到了那时候,他也只能知难而退了。

当然了,崔耕的这个理由虽然非常充分,却不能用来搪塞狄仁杰。

他只得道:“靺鞨人中对我大周有不臣之心的,可不只李多祚一个。乞乞祚荣作为靺鞨人中数得着的英雄,下官这么做,无非是千金买马骨罢了。”

“这样啊……”

狄仁杰虽然觉得崔耕的这个理由有些牵强,但也不是不能接受,转移话题道:“那接下来咱们该怎么办,不知崔著作何以教我?”

崔耕道:“当然是把何阿小他们这些人的脑袋扔下去,乱契丹人的军心,让他们明白此战必败。”

“此计甚好,就依崔著作所言。”

功夫不大,一万多颗脑袋,被唐军装在一个个大麻袋里、扔了下去。

至于何阿小的脑袋,则被高挂在了城楼上。

非但如此,还有嗓门大的周军士兵对着城下喊话道:“何阿小伏法,伏部全军覆没,你们契丹上当了!”

“一次就损失一万多人,这次契丹败局已定。”

“识相的话,赶紧投降吧。若是冥顽不灵,我大周天兵一至,玉石俱焚!”

……

城墙上的喊话断断续续地传入帐篷内,再加上抢回来的人头,孙万荣不由得心里一凉。

他心中暗想,别看契丹有十万大军,但素质良莠不齐。何阿小这一万多人,起码能当两万人用。

再加上今天上午的损失,契丹军力已经永久下降了三成,再打下去的,还有翻盘的希望吗?

罢了!罢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一把我赌了!

想到这里,孙万荣传令道:“全军上下,不分老幼,给本汗四面八方蚁附登城,不破檀州城,是不收兵!”

{}无弹窗

随后,李多祚强打精神,将事情的经过娓娓道来。

就在他带着心腹手下,准备把连同崔耕在内的二百多大周官员抓起来之际,高仙芝突然反水。

这厮是能当街拦惊马的主,又是背后突袭,李多祚当场被获遭擒。

乞四比羽和乞乞仲象本来还想营救李多祚,但高仙芝吩咐一声,就有几个扶余人押着他们二人的家眷走上了城墙。

原来人家高仙芝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有预谋!

本来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乞四比羽如果对自己狠一点,完全不顾及李多祚和自己家人的死活,也未必不能翻盘。

可关键时刻,崔耕说话了。

他宣布,所有的靺鞨人不管参加没参加反叛,除李多祚外,只要不再继续为恶,都可以既往不咎。

非但如此,若是有人在此次大战中立下殊功,还有重赏。

至于说有没有立功的机会?废话,把何阿小的部众诱进城来,这就是一堆堆会移动的功劳簿啊。

什么?你说我崔耕人微言轻,朝廷不承认咋办?你们信不过我,还信不过狄丞相吗?再说了,就算大家在大周不好混,我还可以推荐你们去突厥啊。在突厥,我这个左贤王的名头,还是很好用滴。

还有最关键的,大家别忘了,我崔耕崔二郎是谁?前几天,上天刚刚钦定的靺鞨神使!大家不信我,总不能不信上天的意旨吧?

告诉你们,上天之所以让我做这个神使,就是为了让我力挽狂澜,帮靺鞨度过这次灭顶之灾的。

李多祚听完了崔耕这番话,真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嘴巴子。

当初我耍什么小聪明,举办拉郎会啊?现在可好,在各种阴差阳错之下,崔耕为神使,代天行事,言出法随,说出来的话,那帮人能不听吗?

果不其然,崔耕话音刚刚落地,众多靺鞨族人就齐齐跪倒在地,道:“谨遵神使之命。”

刚开始倒是还有些靺鞨人没有下跪,但他们势单力孤,总不能靠这点人造反吧?最后在众多族人的注视下也跪了下来,乞四比羽和乞乞仲象也在其列。

之后的事就简单了,李多祚倒也光棍,把自己和契丹人的谋划全盘托出,为自己的族人谋一条将功折罪之路。

崔耕将计就计,诱杀了伏部。

何阿小听完了,长叹一声,道:“崔著作的运气真是太好了,某家服了。行了,啥也别说了,给我个痛快吧。”

“哼,今天战况紧急,算你走运!”

要是依崔耕的性子。其实是应该把何阿小送往洛阳,让他尝尝丽竞门的十八般刑具,最后再千刀万剐,为惨死在何阿小中的数万百姓报仇。

然而,现在崔耕还需要借他的脑袋一用呢,也只得直接命人将何阿小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