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祭天大庭争

奋斗在盛唐 牛凳 3375 字 9个月前

……

……

神龙二年,丁酉,紫宸殿,早朝。

李显宣布道:“自从朕登基以来,我大唐天下太平,海晏河清。为感谢苍庇佑,朕决定南郊祭天,以皇后为亚献,众位爱卿可有意见?”

“理应如此,理应如此啊!”新任的国子监祭酒祝钦明马表态。

“你……”

魏元忠闻听此言,一口老血好悬没喷出来。

在前几天,李显宣布,自己之前让郑普思为秘书监监正,叶静能为国子监祭酒,实在是大错特错。

事实是明摆着的,还没怎么着呢,郑普思谋反了。所以,连带着的,叶静能也别干国子监祭酒了,直接领一个三品散官半退休吧。

魏元忠等人非常高兴,认为李显吃一堑长一智,大有明君气象,大呼“吾皇圣明”。

后来,李显以祝钦明为新任的国子监祭酒,大家更高兴了。

祝钦明不仅仅是李显的老班底,而且是大唐少有的明经、进士双科及第,尤精《三礼》,名扬于四海。完全可以说,他是标准的清流人物,升任国子监祭酒,对清流派是一个大大的利好。

然而,万万没想到,这祝钦明竟是早投靠韦后了。

李显之前哪里是从善如流,罢去邪佞啊,分明是觉得叶静能的战斗力太弱,换了学富五车的祝钦明!

果不其然,只听祝钦明继续道:“《汉书·郊祀志》云:“天地合祭,先祖配天,先妣配地。天地合精,夫妇判合。祭天南郊,则以地配,一体之义也。”所以,陛下南郊祭天,以皇后为亚献,实在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

“我呸!祝钦明你这个无耻小人!”

太常博士唐绍怒道:“皇后南郊助祭,于礼不合。刚才你说的,那是祭宗庙礼,而非祭天地礼。谨按魏、晋、宋及齐、梁、周、隋等历代史籍,郊天祀地,从来没有皇后助祭之事,更别提当什么亚献了。”

国子监司业褚无量也帮腔,道:“祭天时只用始祖陪从受祭,并未以始祖母配享,因此皇后不应参与祭天。”

祝钦明面多对这二人的责难毫无惧色,道:“《周礼》大宗伯职云:“凡大祭祀,王后有故不预,则摄而荐豆笾,彻。”你们俩看清楚,这面写的是“凡”。“凡”是什么意思?不懂吗?祭宗庙礼和祭天地礼都在其内。你们俩啊,实在是不学无术之至!”

“嘿嘿,祝钦明,真正不学无术的是你吧。什么叫“大祭祀”?《周礼》有云:凡祀大神,祭大祇,享大鬼,帅执事而卜日宿,视涤濯,莅玉鬯,省牲镬,奉玉齑,诏大号……”

……

简短截说,祝钦明引经据典,群臣据以力争,斗了个天昏地暗、

至于结果?无第一,武无第二,这事儿还真没什么结果。反正古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怎么说怎么有理。

李显要的是这个效果,待他们争论了半个时辰之后,忽然轻咳一声,道:“既然众位爱卿争论不休,那由宰相决断吧。韦爱卿你说!”

韦巨源是韦后的族人,他会帮站在哪边儿,那还用问吗?

魏元忠赶紧道:“微臣也是宰相,且是宰相之首,为什么不问微臣呢?”

{}无弹窗

崔耕太了解“祀南郊”的政治意义了。

在古代,宣扬皇帝乃是“真名天子”“代天行事”,皇帝祭天的意义,如何重视都不为过。

当然了,为了表示对天的尊重,这“天”也不是随便祭的。

最高一级,是“封禅”。非得皇帝自认治武功足以感天动地,才可以举行。否则,苍会降下灾祸。

想当初,唐高宗李治平百济灭高句丽,将大唐版图扩张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曾经进行泰山封禅。

当初那场封禅的“初献”,当然是皇帝本人。亚献,本应是太子或者朝廷重臣,最后却换成了武则天。

从那以后,武则天的政治地位急剧升。

韦后既然坐着女皇梦,当然也想沿着则天女皇的“成功经验’走下去。

但是奈何,李显的治武功着实差点儿,根本不可能祭天。所以,韦后选择了次一等的“祀南郊”。

毫无疑问,这个提议一出,定然在朝掀起一阵轩然大波,自己这个礼部尚书算站到风口浪尖儿了。

他苦着脸道:“如果微臣没料错的话,您不仅要祀南郊,还要充任“亚献”吧?”

“崔尚书果然聪明,确实如此。”韦后盯着崔耕的眼睛,道:“那么,你是支持,还是不支持呢?”

“我……”

这话崔耕还真难回答,多年来,他一直和韦后维持了个斗而不破的局面。

若是他坚决拒绝,可彻底和韦后撕破脸了,不仅以后会迎来韦后的报复,家里也没法对李裹儿交代。

这可咋办?

诶,有了!

崔耕心思电转,深吸了一口气,道:“皇后娘娘希望微臣支持您?”

“那是自然。”

“呃,其实微臣以为,我若是在此事支持您,其实是您最大损失。”

“什么意思?”

“如御史大夫萧至忠吧,他原本官声甚好。但是,自从投靠了您,名声一落千丈,说的话不管对错,都没人听了。微臣若是在“祀南郊”这个问题帮您说话,恐怕会落得和萧至忠一样的下场。”

“哼,说来说去,你是不同意喽。”

“那倒不是,若皇后娘娘执意要微臣支持,微臣定当领命。只是那样的话,您再遇到更重大的事,急需支持,微臣恐怕会不能发生应有的作用了。换言之,好钢得用在刀刃,这您明白吧?”

“更大的场合?”

韦后心一动,摆了摆手,道:“希望二郎你记住今日对本宫说的话,退下吧。”

“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