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二郎巧言辩

奋斗在盛唐 牛凳 2930 字 9个月前

玉玲珑忙着敲砖钉脚,道:“那咱们一言为定,再过半年,公子成亲后,由崔相为奴家赎身,嫁给公子。”

她心里想得却是:“半年,用不了半年,我的男人会登基为帝。曹昊啊,曹昊,你个癞蛤蟆也想吃天鹅肉?”

孰不知,崔耕也在想道:“看来用不了半年,李重俊得发动军事政变,身首异处。到时候,玉玲珑这妮子也该收心了。嗯,嫁给聚丰隆银号的少东家,也算个不错的结局。曹昊终日流连花丛总不是个事儿,希望玉玲珑能让她收收心吧。诶,对了……”

忽然间,崔耕想到,曹昊的事儿倒是解决了,这还有自己的事儿呢?该怎么把话题,转到白沙子的身呢?

正在这时,韦兰和一个道姑模样的人嘀咕了一会儿,走过来,道:“二郎啊,虽说你给我们指了一点明路,但是,这阴德总不是一时半会儿能积起来的,恐怕远水不解近渴啊。”

“那七姨想怎么办?”

“你能不能先借点阴德给我啊?当然,不白借,我会给你补偿。”

崔耕讶然道:“阴德还能借?怎么借?”

“只要二郎手书,愿意借三千阴德给我,要求三年内还清行了。我问过赵李氏了,你活人无数,有几十万的阴德。借我三千阴德,实在是不算什么。”

韦荷也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道:“还有你姨夫呢,二郎不可厚此薄彼啊。”

“这个……”

崔耕当然明白,所谓“借阴德”云云,都是神婆赵李氏玩儿的花样。要不然,在这件事她没什么表现,恐怕会失了韦兰的信任、至于说,赵李氏想趁机坑韦兰点钱花花,倒不是主要目的。

但是,这不妨碍崔耕拿赚钱说事儿啊。

他眼珠一转,道:“七姨莫听赵李氏胡说八道,她那是骗你钱哩。您想啊,我这个出借阴德的人都得有所补偿,他这个出力的总不能白干不是?”

韦兰只以为崔耕在借故推脱,道:“二郎,莫管你信不信,写几个字成,这还难为你了不成?”

“不是难为我,而是……”

“你再不答应,我给你跪下了!韦兰故技重施。

崔耕赶紧拦住了,道:“七姨不必如此,我答应了。不过……”

“怎样?”

“我还有个小小的请求,务必不让那赵李氏得意了去!”

{}无弹窗

开玩笑,佛家的报应学说,在科学昌明的后世都有众多受众,岂是玉玲珑这小妮子随口几句能推翻的?

接下来,崔耕讲了一个叫做《报应》的故事。

这个故事其实是后世某著名推理作家的一篇小说,被崔耕改头换面拿到了古代。

在这个故事里,主人公是某县衙的捕头。

某日,有一个商人马东向他求救,说梦到自己前世,虐杀了一个女子。那女子临死前发誓,要找自己报仇。前不久,自己遇到了一个女子跟前世虐杀的女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某某高官之女,名叫秦季月。

这个梦连做了七天,直到见到秦季月才消失。不用问,是秦季月找自己报仇来了。

那捕头也没啥好法子,只能是见机行事。

秦季月自从见了马东之后,果然甚感兴趣,不顾矜持,相邀会面。

马东吓得肝胆俱裂,却因为秦季月的势力逃脱不得。

最终某一日,马东实在无法推脱,应了秦季月之邀。临行之前,他派仆人写了一封信给那捕头,让那捕头带人来救。

结果——

话说到这,崔耕往四下里看了一眼,道:“大家猜,结果怎么着?”

这个侦探小说在后世都算相当精彩的了,唐朝之人哪受过这等冲击?此时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沉浸在整个故事的氛围。

听崔耕这么一问,五姨韦荷马回道:“难道,秦季月将马东杀了?”

“非也,非也。”崔耕摇头道:“那捕快到了之后,只见秦季月倒入血泊之,面带微笑,道:“原来如此!”,而马东却在定定地出神。原来,马东觉得秦季月要害他,先下手为强。没想到的是,秦季月对他是一片痴心,根本没防备他,结果被他一击得手。五姨,您觉得这是怎么回事儿?”

“我不知道啊,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时,没人知道这个原因,尤其是秦集月的那个“原来如此”,令人感到无费解。后来,还是一个过路的和尚,为大家解开了疑惑。原来,那商人马东的之前的第十世,是某朝廷高官的宠妾,而那女子秦季月则是这个高官的正妻。当时,这个正妻效仿汉朝吕后对待戚夫人之例,派人挖去那小妾的双眼、熏聋她的耳朵、灌哑她的嗓子、打断她的手足,然后丢进茅房里……小妾直到第九天头才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韦荷道:“我明白了,如此深仇大恨,只杀一次怎么够?起码得杀十次,双方才算扯平了。”

“正是如此。”

崔耕又往四周扫视了一圈儿,总结道:“世人见很多人做了坏事,没遭报应,以为因果之事并不存在,其实不然。本官有几句话送给诸位:天恢恢疏而不漏,不报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该报的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