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章 屡败再屡战

奋斗在盛唐 牛凳 2540 字 9个月前

简短截说,这些玻璃器皿被王元宝以白菜价卖出去后,可了不得了。

人们顿时从宋家琉璃坊这边,争先恐后地转移到了王元宝这边。一个是这边的利润太过惊人,另外一个是,有些人想到:如果王元宝的玻璃碗能卖一百的话,那一百买宋家老店的琉璃碗,是不是买亏了啊?

所以,任由宋家老店的伙计们喊破了嗓子,也无济于事。

到了最后,算王元宝把准备好的琉璃器皿卖完了,也只有为数不多的人转去了宋家作坊那边。结果,宋家琉璃坊,一百钱一个琉璃碗,如此白菜价,竟然没卖完!

……

……

醉霄楼。

李隆基紧皱眉头,道:“崔二郎果然出人意表啊,谁能想到,他宣扬了半天琉璃,最后卖的竟是玻璃!怪啊,难不成,他已经掌握了制作玻璃器皿的技术?”

姜皎道:“我说什么来着,崔二郎没那么好对付。王先生,事实证明,您之前的猜测完全猜错了。”

王琚的俊脸也相当不好看,他先是自斟自饮了一盏酒遮羞,然后才字斟句酌地道:“好吧,在下承认,之前的判断完全错误。但是,崔二郎再是点金圣手,也不可能在一个月内,造出玻璃来吧?道理很简单,他若真有这本事,为什么早不拿出来晚不拿出来,偏偏现在拿出来?谁会嫌钱多了咬手?还是说……他能未卜先知?”

如果不考虑崔耕那三个月的荒唐大梦的话,王琚这个推论堪称完美,连李隆基都被说服了。

他面色稍霁,道:“那王先生的意思是,这些玻璃器皿有来路?”

王琚道:“崔耕在泉州根深蒂固,并与大海商张元昌、林知祥交好。您想想,有没有一种可能,是他在泉州截留了一只波斯商船,将船的玻璃器皿完全买下,再低价卖出呢?”

李隆基道:“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王元宝为何能突然拿出玻璃器皿了。那咱们到底该如何应对呢?杨家这么不温不火地卖玻璃器皿,咱们的琉璃生意可完蛋了。”

这话可完全不夸张。

依王琚的推测,崔耕是高价买了波斯人的琉璃器皿,再低价卖出,打肿脸充胖子。但问题是,崔耕能买一次,能买两次、三次……无数次。反正有聚丰隆银号输血,崔耕细水长流慢慢亏呗。

但是,李隆基这边本小利薄,琉璃作坊可承受不起长期亏本,早晚得倒闭。

王琚想了一下,道:“事到如今,也只能置之死地而后生了。”

{}无弹窗

时间回到半刻钟之前。

王元宝见大部分人都跑了,也不生气,再次抱拳拱手,道:“这时候才看出来,谁最支持我们杨家,王某谢谢几位了。投之以李桃,报之以琼瑶,你们对得起杨家,杨家也对得起你们。这样吧,现在我宣布,几位不用抽签了,每个人都可以选一件琉璃器皿买走。”

“多谢王东主!”十来个老弱病残尽皆喜形于色,毕竟算旁边宋家琉璃坊,还是得抽签的,不可能每人一个。

然而,更让他们高兴的还在后面呢。

王元宝挥了挥手,道:“来人,把咱们准备的琉璃器皿搬到殿外来,让几位挨个挑选!”

“喏!”

几个伙计把一个个丝麻包裹的物事拿了出来,然后轻轻扯开,露出了这些“琉璃器皿”的真容。

“啊?如此晶莹剔透,这不是玻璃吗?”

“是波斯人的玻璃都没有这么好啊,一点气泡都没有,这该不会是水晶吧?”

“确实如此,这些器皿简直是难得的宝物,让咱们买也买不起。”

“王东主,您这是拿错了吧?是不是把杨家的镇宅之宝拿出来了?”

……

人们见了这些“琉璃器皿”,顿时发出一阵阵惊呼。然而,王元宝脸却丝毫不见异样。

直到他们的声音渐低,王元宝才双手下压,道:“大家还请稍安勿躁,我的伙计们没拿错,今日要卖的琉璃器皿是这些。怎么?我按照古法称呼这些器皿为琉璃,而不是玻璃,不算弄虚作假吧?”

废话,这相当于拿金子仿造人民币,谁说那人是造假钱,简直是脑抽了。

人们纷纷道:“王东主说笑了,当然不算。”

“不算好。伙计们,把价格挂起来,明码标价,让主顾们放心挑选。”

“是。”

伙计们依言照做,众主顾们眼睁睁地看着“一百”“八十”“三百”这些价格,非常不合理地放在这些绝世之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