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 娑葛认爸爸

奋斗在盛唐 牛凳 2584 字 9个月前

张说的脸青一阵红一阵地,道:“崔相大才,倒是张某人燕雀不知鸿鹄之志了。”

崔耕道:“哪里,张侍郎是学大家,又忠心为国,崔某人也是佩服的。”

宗楚客插话道:“那到底如应对置突骑施的请求,还请崔相示下。”

“诶,这事儿不是兵部的活儿吗?宗相难以决断,还可以问陛下。本相越俎代庖,不好吧?”

兵部尚书何等重要,李显以前是让老臣子魏元忠担任的宗楚客刚才说换位置,只是句震惊之下无心之言罢了,真的事到临头,他可不肯。

再者,现在怎么处置突骑施怎么有理啊,这还用得着人教?

宗楚客赶紧道:“崔相见教得是,此事我兵部当仁不让。”

……

……

散朝后,相王府内,密室。

李旦面沉似水,居而坐。

几个儿子李成器、李隆基、李隆基、李隆范、李隆业在侧坐相陪,每个人脸都没什么笑模样。

同时在座的还有工部侍郎张说、户部侍郎刘幽求、京兆少尹魏知古、右散骑常侍姚挺,王琚、姜皎等心腹。

姚挺原来是李重俊的王府长史,密谋了叛乱。然而实际,他早已秘密投靠了相王。

在这些人的计划里,李重俊即便赢了,也是得位极其不正。他又没有太宗李世民的威望,到时候自己等人在羽林军振臂一呼,这江山得再换一个主人。

所以,姚挺在李重俊叛乱时,根本没有认账。

没想到的是,李重俊败的非常之惨,简直连点浪花都没掀起来。相反地,李显倒是借着这个由头,狠狠地收拾了李旦和太平公主。

要不是崔耕因为和太平公主的露水情缘力保,李旦这一家子算完蛋了。

然而,尽管如此,李旦为了表明对皇位完全无心,还是表请求辞去太常寺卿之位。

更出乎大家预料的是——

良久,李隆基吐出了几个字:“这么说……父王的太常卿之职,这么没了?咱们忙活了半天,怎么全成了为他人做嫁呢?”

{}无弹窗

当然了,崔耕为官这么多年,基本的养气功夫还是有的。

他老神在在地道:“只是略施小计而已,说实话,能不能成功,本官也没什么把握。观陛下和皇后如此大喜,想必……那计划成功了?”

“成功了,简直太成功了。”李显道:“高力士,快把那奏折给崔相看看。”

“是。”

崔耕接过奏章一看,不由得叹了一句:“原来如此!”

经过观看郭元振和娑葛的奏章,再加自己的脑补,崔耕已经把真相拼凑了个七七八八。

原来,娑葛大败唐军,兵围兰州城,受震动最大的不是大唐朝廷而是突厥人。

具体点,是崔耕的大舅子同俄特勤和有过一面之缘的阙特勤。

在大隋朝的时候,由于大隋朝廷的打压和自身的内部问题,突厥一分为二——东突厥和西突厥。

这是传说的“裴公(裴矩)一计裂突厥”。

被李二陛下绑来长安跳舞的那位颉利可汗,是东突厥之主。至于西突厥,是被高宗李治灭掉的。

后来,默咄的哥哥骨咄禄,从黑沙城起兵,逐渐恢复了东突厥。到默咄临死时,其实力已经不亚于颉利可汗时。

西突厥没有完全恢复,突骑施原来乃西突厥十部之一,只能说是稍稍继承了其衣钵。

本来同俄特勤和阙特勤在东突厥打了个不可开交,可突骑施大败唐军的消息传来,他们有些懵圈儿了——敢情咱们打生打死的时候,没注意到还有这么一个大敌在侧!

其实对于大唐,同俄特勤和阙特勤并不如何惧怕。

打得过打,打不过跑呗,唐军又不可能在草原久留。君不见,东突厥被灭国之后,非常容易复国了吗?

但是,突骑施却同是草原民族,咱们鹤蚌相争,他来个渔翁得利怎么办?

另外,还有最关键的,东西突厥的王族都是阿史那氏,而突骑施却背离了这一传统。原来武则天所封的突骑施之主阿史那斛瑟罗,现在还在长安养老呢。

不奉阿史那氏为主,简直是大逆不道,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新仇旧恨再加忌惮加起来,同俄特勤和阙特勤竟然捐弃前嫌,议和了。

双方约定,各出二十万大军,凑足四十万大军,先把突骑施灭了,再来分个下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