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至宝失踪案

奋斗在盛唐 牛凳 2713 字 9个月前

某日,玉素便在粥里放了毒药后送给他。

郭正一喝了粥以后有所察觉,大叫道:“此婢害我”。万幸,此药的毒性不大,郭正一被抢救了过来。

此时婢女玉素已经不见,并且丢失了十几件金银器物。

不良人的大首领魏昶奉命查案,找了几个人询问:这十天以内,有什么人打听过郭正一的家。

有人说,有个归顺的朝鲜人找过,并给一个马夫留下一封书信。

来到那马夫的家,派人将那封信搜出来,只见面写着:“金城胡同里有一所空宅院。”

果然,不良人在那所空宅院内找到了婢女玉素和那马夫,将二人一起斩首。

玉叶冠虽然和那个案子不同,但思路是一样的。幕后主使之人要让素玉动手,必须得给她一个指令。

太平公主家规森严,素玉自己想出来,完全没有正当理由。那么,无论让她偷东西,还是杀武攸暨,都必须主动联络他,甚至,要帮她把后路安排好。

既然如此,只要查查哪个外人,联络了太平公主的家仆行了。倒也不一定是素玉,只要能跟素玉联系的人行。

想到这里,崔耕转换思路,询问最近有谁往府里递过书信,或者传过口信什么的。

这一查还真查出了点线索,有人称,最近素玉和一个叫李二娘的药婆来往颇多,兴许她传过什么口信。

所谓药婆,是用药物给人看病的婆子,乃“三姑六婆”之一。

虽然大唐年间妇女的地位没明清时那么低,但一些妇科病症还是不能给男大夫看的,这有了药婆生存空间,连太平公主的府邸都不能杜绝。

崔耕大喜,赶紧命人提审李二娘。

那婆子听说名闻天下的崔青天要审问自己,直吓了个体如筛糠,道:“崔大人明鉴啊,老婆子啥都都不知道,我不过……不过是……”

“你到底干啥了?”

“我给素玉带了口信:玉叶冠玉清观,往日恩情一场还。”

“是谁让你带的口信?”

“我不知道啊,人家主动找到我,给钱办事而已。”

“那三个月前,也是吴国公临死之前,有没有人让你给素玉传过口信?”

李二娘连连摇头,道:“没有,绝对没有。老婆子给素玉传过这一次口信。但有半句虚言,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

“这样啊……”崔耕沉吟半晌的,道:“来人,传本官的命令,兵围玉清观。”

{}无弹窗

薛崇简疑惑道:“什么意思?几个舞姬还值得查?”

崔耕道:“三个月前,一批舞姬入府。没过多久,吴国公暴病而亡,这难道还不该查?”

武攸暨暴病而亡,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正常的,除了崔耕。他清楚得记得,在历史记载,武攸暨应该是四年后才死。

这其,是不是有什么隐情?

现在,得知李隆基无缘无故地送了一批舞姬给武攸暨,他当然大为怀疑。

但薛崇简却颇为不以为然,道:“瞧您这话说的,难不成临淄王还想把父亲大人害死不成?这对他有什么好处?”

“当然是……”

崔耕想说,武攸暨不死,怎能逼着太平公主和亲吐蕃?不过,他转念一想,又觉得这个理由不够充分。

道理很简单,李隆基要登皇位,要对付的人太多了,太平公主远排不到前三位。

要说李隆基对太平公主落井下石,那非常可能。但要说他处心积虑地搞了这么一出,可能性着实不大。有那个心力和资源,他拿来对付韦后或者自己不好吗?

薛崇简见崔耕不说话,问道:“怎么样?崔相自己也觉得,临淄王不会谋害父王了吧?”

崔耕皱眉道:“那批舞姬出现在时间太过巧合,我总觉得有些不靠谱,你最好派人查一下。”

薛崇简只以为崔耕是死鸭子嘴硬,也不想戳破,敷衍道:“好吧,弟子会查的。”

又说了会儿闲话,崔耕告辞离去。

很显然,他没说服薛崇简远离李隆基,只是让薛崇简对自己乃至太平公主的看法略为改观而已。

本以为此事此告一段落,不过,第二天午,太平公主又请他入府一会。

卢若兰气得肝儿颤,道:“这个不要脸的女人,到底知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啊?让给你一天行了呗,怎么还蹬鼻子脸了?”

崔耕有些尴尬道:“行了,行了,你想到哪去了?我和公主是清白的。”

“哼,清白的?那你解释解释,这次她叫你干啥?”

“呃……那我哪知道啊。”

事实,崔耕也觉得颇为怪,昨天不是刚见过面了吗?今天又能有啥要紧事儿?

怀着满腹狐疑,崔耕再次进了太平公主府。

一问才知道,这回是真有正事儿。在昨晚,饮宴过后,那玉叶杯竟然不翼而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