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反哺一行僧

奋斗在盛唐 牛凳 2407 字 9个月前

“好吧,我提醒您一下,仔细观察这钟摆的幅度大小,和来回所需的时间……”

“我明白了!”

张遂不仅仅是这个时代伟大的天学家、佛学家和机械学家,更是顶尖数学家。他在编写《大衍历》的过程,甚至自编了世界数学史第一个的《正切函数表》。

他对数字是相当敏感的。

张遂颇为兴奋地道:“对于一根绳子和秤砣来说,其摆动幅度的大小,和来回的时间全然无关。换言之,这根绳子摆动一回所需的时间,仅与绳子的长度有关。”

“一行大师果然聪明。有了这个发现,制成一个自动计时装置,当不是什么难事吧?本官不才,想把这种计时装置命名为摆钟。”

摆钟的准确性,是靠单摆定律保证的,与机械的精度关系不大。以这个时代的技术,应该能勉强造出来。

但是,张遂还是没什么信心,苦恼道:“该怎么利用这个现象来计时呢?贫僧愚笨,现在还是毫无思路。”

崔耕先是一愣,随即苦笑道:“倒是本官过于乐观了。这样,你用齿轮,制造一个擒纵结构……”

擒纵结构,是古今外机械表最根本的原理。

简单地说,是一个边缘有一圈尖角的轮子,和一个与钟摆相连的马蹄铁形钩子组成。

这个轮子经过若干传动齿轮被发条驱动,总想转动,但是因为旁边有个讨厌的钩子把轮缘的尖角绊住了,它必需等钩子放开的时候才能转动。

那讨厌的钩子和钟摆相连,钟摆每摆动一次,钩子释放轮边的一个尖角,让轮子转一个角度。

与此同时,钩子每释放一个尖角的时候,会因发条的力量顺势被推一把。这样一绊一放地反复工作,钟表滴滴嗒嗒地走下去。

原理并不复杂,以张遂的聪明程度,当然是一听懂。

他激动地道:“原来如此。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贫僧今日真是受教了。崔相,请受贫僧一拜。”

崔耕却有些心虚,这世界第一个擒纵结构,是人家张遂发明的。到了现在,人家却因为这个来感谢自己,这叫什么事儿啊?

他赶紧以手相搀,温言道:“哪里,哪里,本官只是偶有所得而已。想必给一行大师一段时日,也可想出这个法子。”

张泳却有些不耐烦了,道:“那钟表真能赚钱?甚至不让玻璃工坊和糖霜工坊?”

{}无弹窗

“什么?着落在贫僧的身?”不仅是张泳,是张遂都深感莫名其妙。()

他解释道:“崔相是不是误会了什么?外面传闻贫僧有神通法力在身,甚至可以点石成金,化煤成银什么的,那都是谣传而已,做不得数的。”

“哦?是吗?”崔耕道:“那传闻一行大师,知天,下晓地理,算学精深,这总不仅仅是传闻了吧?”

这个话题,整好搔到了张遂的痒处。他高兴地道:“这当然不是传闻,对于天地理之道,贫僧还真是略知已一二。”

“那听闻你与绘画大家、机械大师梁令瓒交好,也不仅仅是传闻喽?”

“实不相瞒,梁令瓒在此地。”

崔耕猛地一拍几案,道:“那妥了!咱们三人可以合作,生产一个前所未有之物,不仅可以大发其财,而且可以名扬千古。”

“到底是什么东西?”

“一种可以精确计量时间的物事。”

张遂疑惑道:“计量时间的物事?这能算得什么前所未有之物?”

“嘿嘿,此物的精确程度前所未有,当然称得前所未有之无物。本官把它称做……钟表。”

没错,崔耕想做的是钟表。

在历史记载,世界第一台钟表,是张遂和梁令瓒合作,在开元年间制造的。

当时,大唐朝廷用的是李淳风编的《麟德历》。的确,李淳风很伟大,《麟德历》编的远胜前朝,初期也很准。

但是,时间久了,误差越来越大,《麟德历》也渐渐不准了。

最令人苦恼的是日蚀,用《麟德历》预测的日蚀日期,总跟实际误差很大。

这个时代,讲究天人感应。人们会问了,是不是你李隆基失德,才导致天把日蚀的日子改了,要警告你啊。

李隆基一个头两个大,赶紧将著名的一行大师找来,编订一个更为精确的历法。

编制历法,最主要的是观察天体运行的规律,对计时仪器的精密程度要求很高,传统的沙漏和日圭自然不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