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4章 舅姥爷驾到

奋斗在盛唐 牛凳 2864 字 9个月前

不管怎么说吧,崔耕现在是书门下平章事、户部尚书、楚国公,身份尊贵,台下之人纷纷见礼。

但是高台之的崔从礼,却沉声道:“不准跪!”

结果,魏理和张子涛,都跟这老爷子一样,在高台安坐。

崔耕当然也看出了这个异常。他命众人起身,自己则带着魏云儿和魏雪儿,迈步了高台,抱拳拱手,道:“敢问老爷子,你是何人?”

“哼哼,久闻崔耕狂妄自大,不可一世。今日一见,果然如此。怎么?你连老夫都不认得了么?”

张子涛赶紧介绍道:“好叫崔相得知,这老爷子也姓崔,是当今皇后的亲舅舅。”

崔耕一听,明白过味儿来了。

这是崔无诐的老爹啊,怪不得他刚才对自己那么阴阳怪气儿地呢。狂妄自大,不可一世……什么时候自己有过这个名头?

崔耕躬身行了一个大礼,道:“原来是舅姥爷当面。舅姥爷在,请受小婿一拜!”

皇后的舅舅,是李裹儿的舅姥爷,崔耕当然也得跟着这么叫。这一礼拜得理所当然,算不吃亏。

崔从礼这才神色稍缓,道:“今日这么多人来参加这个谏相大会,为的都是崔二郎你啊。老朽有几句肺腑之言要说,你可愿意听么?”

“小婿愿意。”

“好,你且听好了……老夫在魏州有一百封户,他们遭了旱灾,老夫深感同情。但是,这赋税是万万减不得啊!莫看老夫是皇后的舅舅,外表光鲜,其实内里虚得很哩。魏州的封户不缴税,难道要老夫带着全家,出门要饭吗?皇后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崔从礼吐气开声,声音洪亮,很显然,这话表面是说给崔耕听的,实际却是说给在场的众人。

他话音刚落,台下之人纷纷鼓噪起来。

“是啊,是啊!这魏州的赋税,万万减免不得!”

“那些人都是户,算绝收了,也肯定有积蓄。让他们缴一年税算得了什么?”

“这些封户乃是我家祖积功而得,崔相凭什么慷他人之慨?”

“安东都护府的土地毫无价值,我们不要!”

……

本来,这些人碍于崔耕的权势,还想和崔耕好好商量,讨要补偿。

但有崔从礼带头,他们的胆子顿时大了起来。有哭穷的,有质疑崔耕的居心的,甚至有出言恐吓和指责的。

渐渐地,几成围攻之势。

魏理的脸,则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心暗念道,崔二郎啊,崔二郎,当初你命手下殴打我之时,可想过今日的下场?现在……可是后悔了?

{}无弹窗

张泳道:“请问何为正朔?”

魏理回道:“正者,年之始也;朔者,月之始也。正朔者,天时也,天命也。如今,我大唐是正朔,正朔即为大唐。”

“不错。我大唐广有四海,四夷宾服。无论是撮尔小国,还是吐蕃、突厥等大国,都视我大唐为正朔,并用我大唐的历法。现在问题来了,如果有一日,某个藩国,自己颁布了一个历法,我大唐该如何应对?”

“那是番邦小国不服王化,我大唐应……应……恩威并施,使其重新奉我大唐为正朔。”

“好,好一个恩威并施!某还以为,你魏老弟会说,远人不服当修德以来之呢。”

“哼,某又不是食古不化之辈。对那些蛮子,光会讲理有什么用?必要的时候,自然要动用兵戈。”

“对待蛮子用兵戈,张某人也无异议。不过……若是人家的历法咱们大唐更为先进呢?”

“那怎么不可能?”

“怎么不可能?难道番邦没有圣人出?佛祖释迦牟尼是哪的人?再者,也不必是出圣人,一般的天资聪颖之人即可。咱们大唐的《麟德历》,可是越来越不准了,这难道不是事实?”

“呃……如果真有番邦小国制出了先进的历法,我大唐选贤才重修历法也是了。”

张泳等的是这句话,道:“没错,是要重修历法。而重修历法,最重要的是要详察天象。计时工具越准确,观测到的天象越准确,历法也越精确。某的贤侄受崔相所托,发明钟表,是为朝廷重修历法做准备。试想,这钟表若由吐蕃人发明,进而他们又依靠钟表发明了更为先进的历法,我大唐该情何以堪?我大唐还有何面目,自称天朝国?”

“这……”魏理被说了个哑口无言。

张泳得理不饶人,继续道:“还是说……大唐历法不如人家,要派兵攻打,逼着人家用落后的历法?莫非郑国公是这么教导后人的?”

魏理赶紧辩解道:“我没这么说过。”

“既然没这么说过,那魏老弟,又因何认为,钟表完全是技淫巧之物,完全不值一提呢?莫非郑国公告诉后世儿孙,大唐天朝国的名望,完全不值一提?”

“当然不是!”

“所以……魏老弟是自认为,乃是郑国公的不肖子孙娄?”

“我……”

魏理被挤兑得满面通红,真恨不得眼前有条地缝钻进去。

怪只怪他刚才把话说得太满了,事到如今,简直是想认输都不行。

不肖,乃是谦称,是说我不像某人的子孙,我不配做某人的子孙。

这话自谦可以,但是,要是被人逼着承认,对于魏理这种靠着祖名望混饭吃的人来讲,简直死也强不了多少。

不幸的万幸,今天他带头反抗崔耕,有人给他救场。

“张兄得饶人处且饶人,何必把事情做那么绝呢?”一个头发花白,相貌不凡的老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