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1章 日用为说客

奋斗在盛唐 牛凳 2430 字 9个月前

“把他带进来。”

“是!”

功夫不大,一名三十多岁,身着紫袍,形容俊朗,风度翩翩的中年男子,出现在了崔耕的面前。

“是你?”

“不错,正是愚兄。二郎,多日不见,你可是风采依旧啊。”

崔耕冷冷道:“我是风采依旧,但你却是用无辜百姓的血,染红了这身衣服啊!就是不知,你穿上这身衣服的时候,注意没注意到,跟在你身后的无数冤魂!”

没错,崔耕眼前这个人,正是他的族兄崔日用。

当初崔耕在扬州为江都县令时,主持修建扬州罗城。崔、郑、崔日用前来扬州,想分一部分工程做。当时崔日用仗着自己是博陵崔氏的族正,比较傲娇,对崔耕不大友好,甚至对卢若兰展现了浓厚的“兴趣”。

只是后来,双方接触渐深,不打不相识,就化干戈为玉帛了。

这些年,崔日用宦海沉浮,凭借着自己过人的才干……好吧,主要是走通了宗楚客的门路,逐渐做到了兵部侍郎的位置上。

说起来,他也算是韦后一党。

后来,韦后紧锣密鼓的称帝之时,崔日用觉得韦后这条船太危险了,秘密通过普润和尚,投靠了李隆基。

按说这也没什么,即使以崔耕的角度来看,也很难说他的不是。毕竟,韦后的所作所为太不是玩意儿了。崔耕能忍韦后,那是因为她是崔耕的丈母娘,人家崔日用可没必要惯着韦后。

但是,崔日用干的另外一件事儿,可就真的是天怒人怨了。

当日,带兵攻入杜曲,杀韦氏满门,连襁褓中的婴儿都不放过的,正是崔日用。

而且,当时兵荒马乱,乱军将韦氏家族的邻居杜氏,也一并灭了族。这还是因为杜氏乃名门望族,官方实在遮掩不得,不得不承认了此事。

至于死在杜曲的平民百姓,那就更不计其数了。

崔耕见了这位族兄,心里那口气儿,能顺得了吗?

他暗暗琢磨,现在又不是两国相争,没什么“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的规矩,我要不要杀了这个,看起来斯斯文文的杀人魔王呢?

{}无弹窗崔耕这么说,当然是有自己的道理的。

说一千道一万,打仗这种事,还是要靠实力说话。现在,自己这方面是六万羽林军,俱皆为良家子弟,训练充分,装备齐全,兵强马壮。

反观对方,一万的万骑兵,其战力大概相当于一万羽林军。六万南衙府兵战力不强,就算加上郭元振这一名将的加成,也只能相当于大概四万羽林军。再加上一万安西军,双方只能称得上势均力敌罢了。

砍自己的脑袋?凭啥啊?

郭元振要是真有信心,就该悄无声息地偷袭,而不是这么一通嘴炮。

毫无疑问,他如此大张旗鼓,就是要动摇自己的军心士气。只要自己不上当,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当然了,顿兵坚城之下,外有疑兵,这个战略态势的确不大好。

想到这里,崔耕拨转马头,冲着羽林军将士朗声笑道:“六万乌合之众,再加上一万安西军,大家怕不怕?”

本来听了喊杀声,羽林军也有些心中不安。但见崔耕的态度如此从容,再仔细一想,顿时明白了过来。

“怕个鸟啊,南衙那帮废物,我们羽林军一个能打十个!”

“安西军一帮子乡巴佬,也敢来京城撒野?”

“崔相您就下命令吧,咱们先灭了那帮废物,再攻入大明宫!”

……

北衙军本来就看不起南衙军,更别提什么安西都护府的边兵了。被崔耕这么一鼓动,士气凭空增加了一成。

崔耕见军心可用,双手下压,道:“虽然南衙府兵不算什么,但是大家也万不可掉以轻心。说直白一点儿,莫说是六万人了,就是六万头猪也不太好抓吧?今日大家都忙活了半宿了,不如先好好地休整一番,再灭了他们。诸将士!”

“在!”

“听本官的命令,入驻太极宫!”

“喏!”

长安实际上是有两个宫城,一为太极宫,一为大明宫。

隋朝和大唐初建时,皇帝及后妃都是住在太极宫内。后来,李二陛下嫌太极宫太过低洼潮湿,就以为太上皇修避暑宫殿的名义,修了一个大明宫。

结果,大明宫没建好,李渊就龙驭宾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