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禀足而知礼节。”
一句东方的谚语,意思是:生活无忧,之后才顾及到礼仪,重视荣誉。
显然,汉人——至少是京师的人们,做到了这一点。
华夏帝国出了大事。
因而,礼部派来接洽苏美的官员把她和宋潇潇一行带入理蕃司的会馆后,就急匆匆的走了。
即未向这位千里迢迢赶来的外交使节解释到底发生了什么,也没有心情接待她们,只是嘱咐几句“在京师千万不要惹事”而已。
连皇太子陈厚照的介绍信都没起到作用。
在理蕃司的会馆安顿下来之后,宋潇潇跑出去跟会馆里栖身的其他外蕃使节交流。
她是汉人,公民还是讼师,外蕃使节自然也不瞒她。
于是,她们听到了一个苏美有些茫然,但足以让华夏帝国所有外蕃集体惴惴不安的消息。
太上皇病重,皇帝和所有内阁成员全体前往太上皇在津门的庄园看望。
听到这消息,宋潇潇忍不住嚎啕大哭,苏美劝了她半天,才搞懂这位姑娘为啥流泪——太上皇是宋潇潇的偶像。
宋家在宋潇潇爷爷那一代,就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普通农民,因为参加了太上皇远征辽东的新军,退役之后分到了一块土地,至此才算过上安定的生活。
太上皇教育改革后,宋家的子孙后代有了读书的机会,就连宋潇潇这样的女孩也不例外。
如果没有太上皇顶住一切压力的改革,按照共和年以前的社会风气和生活水平,宋潇潇就算有机会出生,估计也只能给大户人家当个小丫鬟,而非一位独立自强的讼师。
现在,听到自己最崇拜的偶像病重,甚至听那意思,有可能龙驭宾天,宋潇潇的第一感觉就是,世界可能要灭亡了。
拿破仑尼昂亲王没能等到国王的第12封催促信,冲突爆发后,他就已经意识到法军再也无法在圣奥古斯都待下去了。
一天后,亲王宣布服从国王的命令,分批派遣法兰克远征军回国。
同时,亲王宣布接受教宗的任命,前往教皇国担任光明神教圣子,并重组圣英骑士团。
但是,作为自己愤怒的宣泄,在临行之前,拿破仑尼昂做了一件让后来的西方人对他破口大骂的事——纵兵大掠!!!
法兰克军全军冲动,对驻地附近圣奥古斯都的3个省、11个贵族领地、大约2万座村镇进行大扫荡。
10天时间内,法军抢走所能看到的一切牲畜、粮食、衣物、布匹、金钱(还有大约一千哭哭啼啼的女人),焚烧200万栋房屋(绝大多数是农奴的草棚),致使数千奥古斯都人因为反抗法军的劫掠而死亡或失踪,受伤者超过5万。
仅仅人员伤亡,这就不次于一次战场大败,然而圣奥古斯都此时毫无反抗之力,外来的援军,除了圣森精灵早早回国外,法兰克人、德里志人和波立维亚人都参与了这次大抢劫行动。
圣奥古斯都原本就已经见底的国力,因此雪上加霜。
愤怒的皇帝到教皇国状告拿破仑尼昂,当然,这毫无意义。相比拿破仑尼昂这头猛兽乖乖听话,几万光明神羔羊的生死,并不会被法座放在心上。
拿破仑尼昂通过这次大抢劫,满足了法兰克浮动的军心,法军士兵自然不会把这么长时间吃不饱的怨气对准带领他们发了大财的亲王。
于是,大抢劫8天后,原本轻装而来的法军,拖着上千辆大车,赶着几十万只牛羊,洋洋得意的从陆路返回国内。
共和1915年9月初10、
天气:阴
我到达了华夏帝国的首都——京师。
天堂之下最壮美的城市。
或者,也有可能是比天堂还要壮丽的城市。
我乘坐马车行走在宽阔整洁的大路上,路面使用某种特殊的黑色黏土铺就,踩在上面,就像是踩在平滑的石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