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家大前天收完稻子,这会稻子倒是晒干了,最后一批这会就能进仓,听到大烟说完借地堂用,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看了阮家的地塘一眼,还真是不大。
自家的地堂做得很大,但一次也只能晒得下十亩田的稻谷,多了根本摊不开。
大烟到现在才发现,把稻谷一天全收了,也不是什么好事。
索性能用,就先用着。
也是借了地方使,才想起来阮子文的事情。
对一旁阮大郎说:“你家小爷爷成功了,娶了项皇最小的女儿,好像叫……啥来着,项玉雨吧,现在正在回来的路上。”
阮大郎这会正对着大烟家的稻子,羡慕嫉妒着呢,听到大烟这么一说,立马就机灵了起来。
“你说的是真的?”
大烟道:“自然是真的,我刚从皇城回来,还能有假不成?”
阮大郎一脸激动:“那,那我小奶奶长得好看不?”
大烟斜眼:“好看,特别好看。”
要论那个头,不比你家小爷爷矮,好在你家小爷爷还能长个子,否则光个头都压不过人家。
这人也真是好看。
还带了不少嫁妆,算是发了达。
据说项皇有派高级武师跟着,想来路上问题不会很大,就算是遇到土匪,也不用多害怕。
顶多就破点财。
唯独可惜的就是,这个玉雨公主的脾气,貌似有些火爆泼辣,完全一惯坏的熊孩子。
性子不好,会很磨人。
可能成亲后会变,也许不会。
阮大郎可想不到那么多,听说阮子文已经成功,赶紧跑回屋子报消息。
听到消息后,阮家人都跑了出来。
他们家一直就在等消息,心里头担心得不行。
这里离皇城很远,想打听什么消息都很难。等到消息传来回来,也得差不多半年的时间。
到那个时候,估计人都回到家了。
说起来,他们家倒是知道大烟外出的事,只是不知大烟去的是皇城,所以才没过来问情况。
忍不住七嘴八舌地,就问起情况来。
毕竟是借人家的地方,大烟就算有点不耐烦,也还是把事情说得仔细一眼。
阮家人听后,还真是喜出望外。
这对他们来说,可谓是一步登天的事情,往后光靠着公主,至少能富三代。
要是公主命够长,富五代都没问题。
之后还想这么富裕下去,那就要看子孙后代自个的本事。
也不是说他们贪图公主那些嫁妆,主要是公主身份地位好,做什么事情,别人都会给三分面子。
如此一来,无论他们做什么,都会比较顺畅。
比如做生意。
没人敢捣乱,以公主的名头,还能揽到不少客。
总而言之,不管阮子文是怎么想的,娶到公主绝对是有益的,整个阮家可少奋斗好几十年。
说不准啊,都会搬离这里。
不过对老阮头来讲,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也是住习惯了的,让他搬到别的地方说不准还不习惯。
所以要搬的话,也是年轻人搬,他没打算离开这里。
大烟看他们兴奋得差不多了,才不满地嘀咕起来。
“你们家这地堂也忒小了点。”
比他们家的,要小上一半,一次只能晒四五亩田的稻谷,也就是说还有好多晒不上的。
“不小了,等后面的稻子都收完,前面的也晒干进仓了。”老阮头一脸笑眯眯。
乍听到好消息,老阮头心情很是不错,还让孙子给大烟拿桃干吃。
大烟吃着桃干,感觉还行,又向他们要了一点。
对大烟的不要脸,他们已经习惯。
也不说什么,又拿了点出来。
反正这桃干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难得有大烟喜欢的东西,多拿点他们反而还高兴。
攀点交情,错不了。
见大烟拧着眉,一副难为的样子。
老阮头又指点大烟:“你们家这稻子种得不合理,前后差了才一天,黄了也是一两天的功夫,一点都耽搁不得。”
“下次再种,最好分成几次,一天一天来,前后差上六七天,你们家那地堂准后地儿晒,还不用太急着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