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布局

侯门纪事 淼仔 2317 字 11个月前

在座的人都看着她笑,嫌她说话不沉静。智能不生气,安宁的反问:“有什么小姐姑娘要来吗?”

“……”只一句话,方姨妈哑了嗓子。宝珠拿帕子掩住嘴,低下头窃笑。好好的一件事,到方姨妈手里总是办得不伦不类。不过这没关系,宝珠把她的不着调也早算进去,不管方姨妈怎么不着调,也会按宝珠想要的去走。

方姨妈只哑了片刻,忽然福至心来,收拢一下心情,笑吟吟道:“姑娘小姐来不来,我不知道。不过老太太上了年纪,有时候我想,我依靠老太太的事多了去,要是我能来修行,和那个小姐作个伴儿,我是愿意的。”

说完,眼睛就放到掌珠身上。掌珠头一昂,你自己想来自己来,别扯上我。斋饭少盐没油的,掌珠想吃上几天,人可以发疯。

方姨妈再看玉珠,玉珠犹豫一下:“谈谈佛法是可以的。”她的母亲张氏赶快拦下来:“你身子不好,比不得方姨妈身子骨壮,这可不行。”

安老太太淡淡一笑,张氏看到,含蓄地道:“明珠是老太太面前长大的,明珠倒不去?”方姨妈早有说词,从容而对:“明珠坐不住,她在家里为老太太念经是可以的。往这里修行,算了吧,她没有这么大的造化,倒是时常跟着老太太,能学到很多。”

最后就只有宝珠了,宝珠不等别人看她,就轻笑道:“我倒是愿意来的,就怕…。”

安老太太面色一沉,有了怒容:“你没爹没娘的,我又不少你一口饭吃,有娘的不来,倒要你出这个风头!”

张氏和邵氏均把脸色往下一沉,安老太太冷笑:“出风头的事,我劝你不要上前。”这话看似对着宝珠说的,其实人人听得出来这位老太太又开始骂人了。

冯家的奶奶们知趣,说一声带着姑娘们告辞。余县令夫人心想,我也不在这里听你骂人,安老太太骂人是全城闻名。她就出去寻了净房,再出来想往殿上烧炷香,就看到几步外,有一幕场景出现。

冯家的二奶奶,正拉着一个姑娘的手,笑容满面问她:“在家里做什么?”又抚她发上的珠花:“这花儿好,而且是今年的新花样,”‘

余县令夫人一惊,忽然好似一盆凉水当头泼下,浇得她透心凉。冯二奶奶握着的人,是本城钱家的六姑娘,容貌贤淑,形止端庄。

这是为相亲才来的吗?

掌珠由此得到心灵上的平衡,随即走开。不管什么事情,能自我平衡就是好事,不过平衡的要是错误掉,也挺麻烦。

……

方姨妈在房里都着了急,坐在椅子上左一磨右一转的有些不安稳。她答应为宝珠筹划不去侯府,因此有些话必须等到宝珠在,老太太在,还有智通院主在才能办得圆满。

她女儿的一番“殷勤”,把姑娘们先吓跑,然后,太太奶奶们难得见面,彼此攀谈起来,而智通院主今天事多,还在外面没有进来。

若是平时人不多,智通总会进来陪老太太说说话。智通的亲友在京中的不少,安老太太的娘家旧友也在京里,都有熟人相识,由此也算是熟人,有相熟的话题。

她频频往外面看,一会儿挂念宝珠姑娘几时回来,这操办的是她的事,她倒忘记了不成?

方姨妈满心里都认为这是宝珠姑娘的一件大事,就没有想过这件大事对她有利。

而当宝珠迟迟不见人影,方姨妈又抓心搔肺的,在这种时候,才后怕上来。要是四姑娘变卦,那明珠进京的事也有些高悬。

宝珠姑娘是必须在场的。

一会儿,方姨妈又盼着智通院主赶快进来,对老太太说些佛法。四姑娘说得没有错,从佛法上劝老太太,老太太是没有不答应的。

她望眼欲穿,话少了许多。弄得邵氏以为奇怪,看了自家姐姐好几眼,见她不理会,也就作罢。

而方姨妈千盼万挂念的,唯独没有她的宝贝女儿方明珠。

在方姨妈心中,巴不得更多的人见到方明珠的美貌。她平时让女儿学大家闺秀低头走路,害羞回避,全是假装的。就像是衣服架子,不过是个摆设。

以明珠的美貌,见到她的人没有不惊艳的。此时在观音院的内院中,又全是本城里有头脸的人物,撞见小爷也好,撞见姑娘们也好,在方姨妈心里,是宣扬女儿美貌的最佳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