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流露出思念:“不知加福今天在吃什么?姐姐过生日,有没有给她吃点儿好的?”
……
这片营地上不是练兵的喧闹,也不是争斗的热烈,却热火朝天,人声鼎沸。
四面无挡的篷子把日光拦在树下,树林的木叶又把这可以晒化一切的日光遮上一层。阴凉的风也由此而来。
但战哥还是不满意,手里端着面碗,和周围的人一起吃得吸溜溜痛快的他不时看着篷子下面的加福。
他们手中的面,是加福带着奶妈丫头,及会做饭的女兵做成。
这么热的天福姐儿亲自做面,因为今天是大姐加寿生日。执瑜执璞邀请军中常往来的少年,必不可少的京中贵公子,还有长辈亲戚们为加寿庆贺。以面挑寿,给加寿送去一份儿祝福。
没有坐得下的椅子,大家不是站着吃,就是蹲着吃。放眼这一片吸溜吸溜的,精白的面跟片小瀑布似的从碗里起来挂到嘴边。
战哥的不满意就由此而来,先是自己边吃边嘀咕:“你们都来吃,加福都擀了半天,你们要吃自己怎么不擀?”
他的老子却满意之极,边吃边赞:“嗬,当年我慧眼识儿媳妇儿,嗬,当年亲家母说有了,我搭眼一看,天边有金光呐,我说不对,这是个好孩子,又会练兵,又会做饭,老子一把子好眼力。”
大家忍俊不禁,霍德宝借机道:“那我再来一碗!”
每天操练、念书饭量大,这里的个个都添过不止一碗。萧战心疼的压抑不住,怒道:“你都吃了三碗了?你是饭桶吗?”
“挑寿呢,越多越好,笨蛋!”
霍德宝从来没有这么猖狂过,萧战倒一时愣在原地。宝倌得意洋洋去篷子下面添过面回来,还一定要加福姐姐亲手给浇头,把萧战从怔忡中再次惹恼。
宽身板儿站到宝倌面前,战哥想要骂他,今天这日子不适合骂人。而宝倌说的也没有错,今天是挑寿的日子,越多越好。
拦人吃饭也是最大的屈辱,所以萧战还是个面上功夫。鼻子里出气,眼睛瞪大:“哼!”
“哼哼!吸溜。”宝倌回他以瞪眼,不忘记吃上一口。把面挑得高高的,刚才是为挑寿好看,现在是为气一气小王爷。
萧战没辙,继续:“哼哼哼哼!”
“吸溜,吸溜,吸溜。”宝倌学聪明了,对着他大吃特吃。
风把浇头的香味往萧战鼻子里钻,他馋涎上来。加福恰好叫他:“战哥,新配的浇头刚出锅。”
“我来了。”萧战走了。
宝倌得胜,贵公子们为他道声好。而萧战也不再回来闹事,加福唤他过去,不劝一个字,也是让他吃饭而不要吵闹。加福亲手为战哥浇上浇头,还亲手拿筷子调了调,战哥就喜欢了,没脾气了,端起这碗,加福又指荫凉地方让他去,战哥乖乖的走到那里,吃得心满意足。
他在加寿面前从来要争,但为加寿挑寿,也是挑得高高的。
梁山王见到叹上一声,王爷这粗鲁性子也有了哀怨:“他们两个多么的好啊,”
胖妞儿悄无声息来到王爷身边。
梁山王懊恼,胖妞儿也会看兵书,自己要是开口,胖妞儿也会陪自己,而自己当年竟然没想到夫妻相陪,这是件美事儿不是?
恼上来,一碗面吸溜几下就没了。面是儿媳妇亲手所制,虽不是加福全程的和面、一遍遍擀下来。但不管是添水,还是擀上一道,最后切面,以至浇头出锅,都有加福的身影。或者说福姐儿是学过名菜吃过好些名菜的,她在全程监视和指点。梁山王为表重视,自己端着碗过去。
阮瑛等人见到,悄悄的对笑:“他一定说,加福,也给我调一碗。”
果然,梁山王笑声如雷:“加福,给父帅调一碗跟战哥一模一样的。”
连陈留郡王和龙氏兄弟都对着他好笑,何况是少年们。
大家挤眉弄眼中,梁山王下巴昂得高高的,端着面碗跟得到敌人上将首级似的,也是凯旋而归。
萧战同样心疼加福,因为是他的爹,小小声地道:“福姐儿会累到的,爹你吃五碗了!”
说话太小,除去他自己没有人听到。而霍德宝哪能服气,借着加寿姐姐的生日不占上风,宝倌算军中白走一回。宝倌的尖声和战哥抱怨老爹同时出来:“不能厚此薄彼!”
少年们哈哈大笑声中,梁山王一瞪眼:“小子,你吃饱了一边儿去!”
萧战一瞪眼:“吃撑到了一边去打滚,这里没有人系你笼头!”
这是拿霍德宝当骡马比喻,不由得霍德宝冷笑两声。萧战蔑视的回他:“你想怎么样!”
“加福姐姐,我还要一碗!”宝倌扭扭身子,端着空碗又过去。
萧战倒吸一口凉气:“上他当了,吵架费粮食!”眼睛放回面碗里,是个专心致志吃自己的神情。
看他这样,阮瑛笑道:“军中我算来着了,能看到战哥服软就值得跑这一回。”
执瑜执璞也在这里,瑛哥对他们道:“这一回我追上你们了,要知道出游的那年,入藏前二叔把我和二弟接回京,后来让祖父和父亲好一顿埋怨。”
执瑜执璞回以一笑,但别的人怎么听怎么不舒服。凌离打岔:“哎哎,我们都没去,以后别提!就说现在吧,”凌离环视周围的十里连营:“这是军营,只有一件事情是咱们没白来,怎么打一场仗才好?我也想有个功劳报回京去,让我父亲母亲喜欢喜欢。”
长陵侯世子方鸿的儿子方澜道:“我看打仗是极容易的事情,倒是吃福姐儿一碗面不容易。”
他手里的面碗还有半碗,加福也还在忙碌中。但方澜拿筷子的手舞动着盘算起来:“加寿姐姐过了生日,就是太子哥哥生日,福姐儿不知道还肯不肯做面?太子哥哥生日过后,是小古怪、柳云若,称心如意…。”
萧战尖耳朵听着,却听到方澜叫一声:“褚大路,你和小古怪一天的生日是不是?”
褚大路达成他的心愿,在胖兄弟头一回走的那年,他的父亲离京去军中,他说下回跟上,他也在这里,和父亲褚大在一处吃面。
闻言,褚大路笑回:“是啊,还有我呢!”
萧战火了:“姓方的坏蛋!跟小古怪一天生日的是我,这小子晚两天。”
褚大路大笑:“从不知道你跟我这样的好,倒记得我生日。”
方澜等大笑:“原来你也生日,好喽好喽,下个月又有福姐儿面吃了,战哥你自己说出来,到那一天想来不会不承认,跟加福偷跑去玩乐。”
萧战好生瞧不起:“就知道你们骗我福姐儿亲手做饭吃,”忽然觉得这里一帮子饭桶,浑然不见京中贵公子在哪里。要说有,也只有自己是。再就舅哥们…。胖舅哥们不陪妹婿,和饭桶说得火热,也暂时的当个饭桶吧。
小王爷嘴头子上没占便宜,暗暗却有一个上风在心里,耸耸肩头感觉不错,又把耳朵支得高高的,听听他们还要说些啥。
……
“要说打仗很容易,这话也不假。”凌离接上话,对着执瑜执璞点点头:“一只鱼一只兔子,战哥说有个人很不和气,要寻你们报仇,这事儿带上我们。”
阮瑛称是:“双拳难敌四手,饿虎还怕群狼,”
一圈儿的人让他不要再说:“我们才是饿虎,我们群虎不怕弱狼。还没遇上呢,别先助长别人威风。”
“那我说错了,我是说打仗得带上我,别又跟入藏那会儿……”阮瑛知错就改的话说到一半,少年们又拦下他,大家笑话他:“你就不能把入藏这事儿给忘记?”
阮瑛嘻嘻:“听我说,牢记在心里的真不是我,也不是我二弟琬倌。二叔去几回书社也就记不得了,他只记得对诗有没有赢。祖父有了年纪,虽然闲也不是天天放心上。竟然是我父亲。他公事最烦,回到家要拜会他的人也多,还三天两天提一回我和二弟没入藏,我和二弟没长见识。我说跟来从军,父亲快要哭出来,眼睛是湿的,我看得真真的。”
“快别说这话,”凌离、方澜等也让勾起心事。
凌离苦瓜脸儿:“我父亲和上官叔父协助去办的江强,大胖二胖你们把衙门砸坏半边,皇上不高兴,我父亲留在半拉子衙门直到江强的人根除的差不多才回京。到家那天对着我就不高兴,我心想几年不见儿子,这是什么表情?”
“哈哈,你倒敢这样想吗?”
凌离装个硬气出来:“怎么不敢?他理亏的模样我还是看得出来。巧了,我相中一个笔架要买,出我私房我又舍不得,我就上前去,”
一帮子人凑着他笑,准备等他怎么说。
“我说父亲,您有什么地方对不住我,再或者对不住我娘,倒也简单,把这一件东西的银子给我就行了。”
“吹大牛。”站开几步的萧战头一个反驳。
“我就是这样说的,笔架我也到手了,在京里呢,不信你去看看。”凌离火冒三丈:“我没有吹牛!”
萧战握个空心拳,放到嘴边:“呜呜…。你就是表弟在海边爱吹的法螺!你想说你爹对你内疚的很,所以你从军,你全家欢呼雀跃,恨不能一棒子把你打出来!”
凌离嘀咕:“事实就是这样,我们都盯着大胖二胖,去年他们来没赶上,今年赶上了。”胸膛一挺怒上来:“横竖,为你不来!”
萧战摇头晃脑:“好啊好啊,赶紧走吧你。跑来骗我家加福做饭给你们吃,还想把自己标榜成全家欢送的小英雄!”
往地上重重一啐:“我呸!别跟我和加福比!”
阮瑛小声道:“吃一碗面,别指望他这几天里能消停。”大家都懂萧战,不容他单独欺负一个人,齐声回他:“咄!没跟你比,冲着你,我们走远远的。”
话音刚落,战鼓声响了起来。
梁山王、陈留郡王霍地起身,听出是中军的鼓声,往那个方向看,见当值军官快马到来:“回王爷,苏赫之子布和营门外索爹!”
“索爹?这里没有他爹。”陈留郡王微笑。
“只有他祖宗!”梁山王回的更淋漓。
命人:“带马来,看看去!”
马还没有带到,欢呼声出来。少年们兴奋的举起双臂:“有仗打了,哈哈,”
不知谁想起来的:“为加寿姐姐添寿!”
放下碗,笑容满面寻马整兵器,又把萧战堵在马下面。
萧战翻脸:“你们打仗,偏不让我出去?”
一堆手伸出来把他肩膀拍拍,手臂拍拍,后背拍拍。萧战怒目:“小爷我会揍人的!”
“战哥,呵呵,你有许多仗打,我们可在这里呆不久。家里答应的,只呆一年明年回去下科场。这一年里有仗,你让给我们。”一堆儿笑脸儿乱晃。
萧战大声嘲笑:“你们倒能伸能屈,不过,有人见天儿说不是为我来的,我耳朵里听出茧子来,怎么办?”
一堆儿笑脸变成正色:“为你战哥,是不来的。但打仗这事儿另当别论!”
直到他们离开,萧战还在原地纳闷:“这话通吗?亏这些也是上好先生教着念书,这话是怎么想出来的?”
为小王爷不来,打仗小王爷就要让?萧战到营门前还百思不得其解,这是哪个南山北村里来的先生有如此见解?
------题外话------
这里的寿字是繁体字。
近来脑袋还是晕晕,每天人在情节里,出门好几回忘记锁里面的门,好在仔有不大的强迫症,哈,习惯性把门拉了又拉,外面的门无事。而仔晚上也不大出门。白天楼道里又有楼上婆婆抱着小孙子走来走去。
感谢亲爱的们帮忙起名字,帮忙检视。鞠躬感谢。
{}无弹窗元皓等人夜巡离去的钟点,太子和加寿带着皇太孙慢悠悠回家。
她的爹爹母亲都让她自己带孩子,加寿见惯家里的热闹,也愿意自己带孩子。把儿子的小木床摆在正房,太子晚上要是不去书房,夫妻守着儿子的小木床说话。
皇太孙生得像父亲,太子看他总是越看越爱。
……
太子妃加寿十七周岁的生日不算整生日,但她诞下麟儿,太上皇太后喜欢,皇帝皇后也满意,这个生日为她大办。
一般的百姓在太子府和外宫门上专门有块地方吃流水席面,官员们进宫,在寿姐儿小镇上度过这个炎炎夏日。
据说办的不错,有好些好玩的杂耍,也有文雅的对诗——夏日草长花暖,正是对诗时。都说皇帝这天也偷半日闲前往,能进宫的人听到后,面上光辉一里一里的长起来。
一早,好孩子家里先是忙乱的。元皓说岳家祖父主张出的好,兄弟姐妹们也忙着出了好些,就是她们不能进宫,元皓也作主邀请。衣裳,常夫人早早的备下。此时穿好走来给祖父母看,又自己们互相看。叫喳喳小鸟儿似的,把房里涨得满满的。
“祖母,我这件黄衣裳跟好孩子的那件相不相似,多谢祖母给我好衣裳。”
“祖母,我配碧玉簪子好,还是戴步摇去?”
常夫人两个耳朵一刹时要接七、八句话,前话叠后话,后话撞前话,她左一句右一句的回,上一句下一句的叮咛,幸好倒不出错。
忽然见到出嫁的孙女儿来了,为她们检视过衣裳,打发她们去见常大人:“祖父想你们呢。”
常大人和儿子们在一起,也在比划衣裳。常大人有白发,夹在依然如缎的黑发里,平白还有不老的傲气,又着新官袍,新簪子,新靴子,笑容灿灿,怎么看也不输少年。
他的儿子们也是各有打扮,装饰的精洁。要是有人误会,还以为常家的爷们过生日。
出嫁的女孩儿进来,不由得怔上一怔,行过礼后笑问:“祖父今天收拾的好,父亲伯父叔父们也好。”
常氏父子们心照不宣的相对一笑,不懂的人不用解释,常大人对孙女儿嘘寒问暖:“公婆对你们还好?”
这是那两个生下姑娘不受待见,和不受婆婆喜欢的。家里有好孩子做个对比,常大人对她们很是上心。
两个姑奶奶争着回:“比原来好。”
常大人暗暗冷笑,亲家府上倒是敢不好。好孩子定过亲后,亲家以前是针对袁家的殷勤,迅速改回对自家的殷勤。好孩子今年学管家,料想亲家们也有耳报神,应该知道过了。
把她们抚慰几句,当祖父的亲自看过她们衣裳,又看首饰,打发她们见祖母另讨件好的。姑奶奶们笑道:“首饰不急,只是好孩子不在祖母面前,竟然也不在这里?想来在房里,我们见一见她再说别的。”
常伏霖含笑:“宫里再见吧,好孩子已去镇南王府,长公主和镇南王带着胖队长和她进宫。”
胖队长这个名字真是好,当岳父的直呼其名不习惯的时候,就拿这称呼胖女婿。
姑奶奶们听到,也笑了起来,都说这个名字响亮,告辞回到祖母房里,把疑惑请教她:“祖母,祖父以诗书持家,以前从不是靡费于装扮的人,是什么时候变的爱华丽?”
常夫人也不说破,故意嗔怪:“祖父只带个新头簪新玉佩,称不上爱华丽。”
姑奶奶不再问,常夫人点点家里人齐全,一家人出门上车上马,前往宫中。
……
小十在铜镜前照来照去,杏色团花夏衣,显出头脸儿雪白,满意的来给袁夫人看:“姑母,你给我的这件衣裳跟以前给的一样,件件好。”
“是吗?那你今天到了宫里可要好好露脸面。”袁夫人打趣着他,一面把一块缠枝宝瓶玉佩给他系上。
这里坐的还有老国公夫妻,见到儿子俨然贵公子的派头,连连地点头。老国公夫人道谢,老国公和妹妹玩笑:“你的私房给完了没有?瑜哥璞哥回来会怪你。”
家人来请他们:“侯爷、侯夫人说可以动身了。”
大家出去,二门上龙显邦的妻子、谢氏石氏接住,大门上,龙显邦、龙显靖、龙显宁候在这里,侍候一回上马上车。
方氏母女跟着安老太太已上车,老太太问大花在哪里,方明珠凑到耳边:“在小红车上。”安老太太不再言语。
马车开动,袁训带着侄子和沈沐麟跟车,也往宫中。
……
宫门上,文章侯府韩家恰好也走到,见常家到了,袁家也到了,三家打量。见有冠服的着冠服,没有的穿官袍,没官袍穿的人新衣流彩,大家都跟来比试的没区别。
彼此心知,轻轻一笑。并肩进去,见不远处走着柳家的人。袁训唤一声,柳至回身,日光在他面上镀下一段流金,雪也似的肌肤在金色中熠熠放光,也把他手中新添的扳指映出宝光。
常夫人带着媳妇们就往四下里看,宫门宽大,进来的不止他们几家。大姑娘小媳妇们捕捉的眸光,让常氏婆媳捕捉到眸中。
原来,今天又有可能出现一场攀附权贵。
这中间最招人眼睛的,自然是新婚年余,新得幼子的太子殿下。
身后有人说话,连家走来,尚家走来,苏先也走来。方鸿等也在路上陆续遇到。他们无一不是在能修饰的地方下足功夫,带上好珠宝,展露好笑容,也展露出你知我知,却不可言传的一段心事。
聚会本应该女眷们花枝招展,但这些家的女眷乐于让给他们,并且也能欣赏一回自家的贵公子,和别的贵公子风采。
觇视的神色如堆云聚雾,随着遇到的人多出来也多出来时,女眷们知趣都装没看到。
只在太子和太子妃到来的时候,往四面又打量了下。
正当青春,又握实权的太子,对有些人来说,是不能抵抗的诱惑。如致命却美丽的花朵,有前仆后继的蜂蝶。
太子好似没有见到,在他后面抬着皇太孙的小木床,纱罩挡风也挡蚊虫。殿下亲手打开纱罩,把皇太孙抱了抱,还给加寿,命母子们去见太后,他带着岳父等人去见皇帝。
大摇大摆的这一群美男子,不管是年长的文章老侯、沈老大人、连老大人、尚老大人等,还是年富力强的国舅等人,再到年青的殿下,看得经过的人足以流下口水。
内宫中的期待就多了起来。
……
皇帝已经换好衣裳,准备理理上午的公事就去享乐。今天不仅是加寿的生日,也是皇帝借机偷闲的好时光。但宣进这些人一看,皇帝不是滋味儿。
清一色的官袍,清一色的冠服,并不是时新衣裳。但昂扬的气势撑起官袍的新姿彩,不由得皇帝低头在自己龙袍上瞄一眼。
龙袍不管哪一件没有不好的,但皇帝不管不顾的多了心,认为自己让压下去。
从衣裳上收回眼光,对贴身的太监一瞥,太监会意退出,不一会儿回来:“请皇上更衣前往。”
皇帝毫不客气的重新又换过——反正新进来的这些人不知道他刚换过衣裳,见阮英明袖子里露出折扇一角,是个象牙的,一点儿圆润看上去好精致,皇帝也取一柄象牙的,进贡而来的,雕刻精美,拿到宫外没有人可以比下去,在手中握着满意了,曳曳出来。
太子微微地笑,袁训微微地笑,柳至也不会提醒皇帝他应该上了当。这当,本没有人想给皇帝上。
这就皇帝为首来到寿姐儿小镇上,无数倾慕爱慕及非分之想的火辣辣眼光有如杏云桃海般喷发。
在皇后身边的两个贵夫人也看得呆住,反而让皇后腹诽。她们好不容易挤到皇后身边,夸耀自己的女儿品德贤淑,可以侍奉贵人。皇后还以去太子府的呢,此时算看明白,原来她们要侍奉的是自己的丈夫。
或者说本来是想打太子主意,见到皇帝后沉浸似的有了流连。
一抹冷笑在皇后唇角微微噙住。
帝后是分开坐,等到皇帝带着群臣坐下来,女眷们还是来侍奉皇后,两位贵夫人及所有见到皇帝失态的贵夫人接下来看的,全是皇后冷冷淡淡的面庞。
和柳家的人及袁家等人说话时,皇后才有笑容。
太上皇太后带着孩子们单独在一起,这边最吵。
他们坐在小镇临水的一面,最近的木楼环三面,太上皇太后占据左边,皇帝占据正中,皇后在右边。
等大家全入座,只有站位的人也上了楼,一个太监前来回话:“太子妃回皇上,准备的有些玩的,奏请这就开始。”
皇帝先往左右看一看,见他有名的旧近臣,苏先、袁训和柳至一个也不见,连渊等人也不知去向。皇帝纳闷,就要开始了,他们去了哪里?别的人分心不在这里倒也罢了,忠毅侯竟然也不管女儿了吗?
说声开始吧,眼睛还到处找了找。直到大家对着水面有喧哗声,说有热闹看,皇帝也去看水面。
……
加寿的小镇选址不错,夏可赏荷花,冬可赏梅,建成以后又年年添置无数花草。在这夏日里小风轻轻一吹,水面上荷香阵阵外,又有无数周边的花草香,水面上似也沾染香气,又有景致倒影无数,只一汪碧水也可以赏玩。
碧水上开出几条水线,直直的从远处过来。近了,可以看到四个…。哪吒似的仙童,盘腿坐在水面飞鸟般的速度过来。
惊呼声此起彼伏:“天呐,下面有船吗?”
“有船也要有人划才对?”
“没有船,是……人!”
这一句叫出来以后,纷纷看到四个哪吒小胖腿的下面是雪白的脊背,在碧幽的水面上好似翡翠镶白玉。
露出背脊的只能是男子,年青的女眷涨红脸儿的、拿扇子遮面的动作起来,但转过身子,端庄到不看的却极少。
难为情不可能不在,女眷们就装着看四个哪吒。
四个胖孩子,脑袋上扎双丫髻,胖嘟嘟的脸上带着甜甜的笑。皇帝哈哈大笑起来,离座走近楼的栏杆。
中间有一个是元皓。
胖脑袋雪白面庞上笑眯眯的,活似一个真哪吒。
皇帝笑了,群臣也跟着笑。太上皇太后也喜欢的坐不住,走近了去看他们。
韩家的人喜笑颜开,在最边上有一个是韩正经。老国公夫人吃惊不已,还有一个是小十。中间的另外一个,是小六。
他们按民间对哪吒的传闻做的打扮,穿着荷花和荷叶的衣裳。手臂和胖腿都露出来,白生生的透着福相。
而在他们屁股下面的,确实是四个人。这四个人在水上划过来,露出半张面庞可以吸气就行。皇帝认出来大乐。
一个是忠毅侯,一个是苏先,一个是水性仅次苏先的尚栋,另一个是连渊。
元皓最喜欢坏蛋舅舅,但他身份不同,水性最好的苏先背着他。袁训应该带自己的儿子,但他的背上是小十。小六在尚栋背上,连渊背着韩正经。
四个小哪吒到了近前,双手往前一扶,按在下面人的肩膀上,借一借力,由盘膝坐而变成跪拜。
四个小嗓音清脆若新藕,跪稳了,双手合十大声道:“祝太上皇寿!祝太后寿!”
太上皇和太后乐滋滋。
袁训四个人换个方向对着正中,四个小嗓音响亮若鹤鸣,大声道:“祝皇上寿。”
皇上摇摇他的象牙折扇喝了声彩。
再换方向对着皇后:“祝皇后寿。”皇后也稀罕的不行:“亏下面的人托得住他们。”
加寿和太后在一起,最后祝:“加寿姐姐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