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饮茶的风俗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神农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周武王伐纣之时,巴蜀的茶叶便已经成为贡品。
不过三国时代的茶叶产于巴蜀,由于转运代价昂贵,除了蜀汉之外,茶叶一直是上流贵族社会的专享之物,尚未普及到民间。
而且三国时代的饮茶习惯,与后世也大不相同,与其说是泡茶,倒不如说是煮茶,将茶叶和水一起倒入锅里,加入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佐料烹煮,水开后,去沫喝汤。
曹亮显然是不习惯这样的饮茶方式,如果是在高陵侯府,他必定要求下人将茶叶拿来,自己拿开水来泡,自己泡出来的茶,自然是清香怡人。
不过在别人家里,曹亮只能是客随主便。
裴府的茶叶,勿庸置疑用的是最好的茶叶,产自益州的蒙顶茶,据说此茶与黄金等价,一两黄金一两茶叶,可谓是茶叶中的极品,一般人可买不起。
就算搁在后世,蒙顶甘露也号称是十大名茶之一,价格不菲。不过让曹亮可惜的是,这么好的茶叶,却被揉碎做成了茶饼,煮茶时更是添加了各种的佐料,画蛇添足,失去了茶叶原本的清香,可惜可惜。
曹亮勉强地喝了几口,满嘴的香料味,大煞风景,于是他弃杯不饮,和裴秀谈起了正事。
“前几日在洒楼,得知裴兄嗜服五石散,近日在下得了几服五石散,特意来送给裴秀品鉴一下。”
上次就是因为五石散,让裴秀和曹亮有些不欢而散,本来裴秀今天招待曹亮,难免还有些心结的,不过此时听曹亮说到五石散,顿时是精神一振,道:“曹兄是从何处得来的五石散,品相如何?”
曹亮冲着阿福示意了一下,侍立在一边的阿福立刻将一包五石散恭恭敬敬地放在裴秀面前的几案上。
五石散分为上品、中品和下品几个等级,分辨五石散的优劣,一般是观其色,闻其香,辨其形,品其味。
上品五石散色泽明亮,黄中带红,气味纯正,带有一种淡淡的清香,粉末细腻,颗粒均匀,味道苦而不涩。
而下品的五石散颜色赤红灰暗,气味呛鼻,粉末粗糙,颗粒大小不均匀,味道既苦且涩,难以下咽。
而鉴于上品和下品之间的五石散,可称之为中品。
这是五石散最简单的区分法,而真正的行家里手,则可以分辨出五石散各种药石的配比情况,上品的五石散,配比精准,药效明显,毒副作用小,而下品五石散,配比混乱,药效差不说,还会危及人的性命。
裴秀可谓是识货行家,一看到曹亮拿出来的五石散,便露出惊异的目光,这个五石散,无论是颜色、气味、细腻程度,都和一品居出售的上品五石散极为相似,同属一个等级的东西。
裴秀用小姆指的指尖挑了一点,放在口中,细细地品尝了一番,点头称赞道:“好散,好散,足以媲美一品居的五石散了,不知曹兄是从何处得来的此散,据在下所知,洛阳市面上恐怕不见此货?”
曹亮卖了关子,并没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道:“此散药效如何,需服用后才可知晓,裴秀不如试服一剂,看看效果如何?”
五石散生产出来之后,曹亮在田庄内部已经多次找人进行了试验,做到了百分之百的安全,这才投入的批量生产。
没有安全保证,那就是借曹亮一百个胆子,也不敢给裴秀服用。
裴秀自然也能识别出好赖来,当下倒没有什么顾虑,点头称好,取出一剂用量来,和水服下。
不过片刻光景,裴秀的胗色变得一片潮红,目光有些涣散,额头上也沁出密密麻麻的汗珠,浑身躁热无比,顿时便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裴秀大呼道:“爽!真爽!真乃好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