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荥阳郑氏

张昌宗克制一下笑意,道:“小子即便年幼,也知荥阳郑之大名,世代清贵,豪门大族,若郑氏想报恩,想必随便丢一点儿资源、财富出来,也足够不止我张昌宗,便是我张家全族受用终生。可是,即便如此又如何?这些统统都不是我想要的,也非我目的所在。舅公可信这世间除了利益,还有真情在?”

郑苇被问得眼睛豁然睁大,没回答,只是望着张昌宗。张昌宗微微一笑,轻轻地却掷地有声的道:“我救郑太太只因为她是我郑太太,是我师父的母亲。恰巧我有机会便救了,并不是图你荥阳郑的什么报答。上次九叔叔来一再感谢……讲真,我心里便有些意见,如今二位舅公又来这么说,小子是忍不住了,便直言吧。若有不妥之处,还请舅公见谅,当然,若是冒犯了您二位……”

张昌宗扭头,讨好的朝郑氏笑笑,可怜巴巴的道:“太太罚的时候手下留情些。”

郑氏眉头抖了抖,手掌动了一下,正在用无上毅力控制着自己不要被这小子撩生气,那边郑苇已经“哈哈哈哈哈”的爆发出一阵大笑,还一边笑一边拍凭几,拍得茶碗都掉了,茶水撒了一地。

张昌宗脸上也笑嘻嘻地,丝毫没被郑苇突然的大笑吓住,反而脸上一片自得,看,他招人喜欢的功力又精进了。

郑氏不禁有些手痒,她就见不得他这种洋洋自得、死不正经的样子,干脆利落的伸手,捏住某人的耳朵——

张昌宗赶紧讨饶:“太太,好太太,有客人在呢,烦请留两分薄面,要罚也等会儿再说吧?弟子人虽小,也是要脸面的。”

郑氏扭得不疼,其实就是做做样子。闻言,白了他一眼,倒是松开了手。郑苇也笑够了,一双老眼目光灼灼的望望张昌宗,又望望郑氏,温声对郑氏道:“小妹为何愿意与小六郎一起生活,不愿回郑氏,愚兄懂了。也罢,旁地话愚兄便不再劝了,明日我遣人送几个人过来照料你生活起居。”

郑茵一急,正待劝解,旁边的三舅太拉了拉他,摇摇头。郑氏面上笑着温婉的笑,起身向郑苇、郑茵二人行礼,道:“大哥与三哥的心意,小妹心领,谢大兄理解,小妹又给您添乱了。”

“傻话,我们兄妹之间,何须说这些。小六郎。”

郑苇转向张昌宗,张昌宗连忙答应一声,恭敬地听着。郑苇道:“我这小阿妹受苦了,我等兄长无能,一直无法救她出来,如今托你之福出来了,又只愿受你奉养,你便当用心了。”

张昌宗郑重答应道:“请舅公放心,弟子省得,并会努力让郑太太过得舒心。”

郑苇点点头,没再多说什么,转而问起张昌宗的读书情况来,顺便还考校了他一番。一直待到傍晚,用过甫食后方才依依不舍的走了。实在是小院子住不下那么多人,不然,老头儿还不想走呢。

薛崇秀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三味书坊火了!还没正式开张就火了!不止是因为墙壁上的那些句子,还有那些因为犯宵禁被抓的书生。

他们的被抓和被放,让小小的三味书坊,在京城瞬间出名了,每日里,前来阅读墙壁上所写句子的人,几乎可用络绎不绝来形容。

不全都是书生,也有旁地纯粹是看热闹的普通人,都想来看看让书生们沉迷往返的好句子是什么样的,有人有所得,有人就是凑热闹。然甭管是有所得还是凑热闹,人气就起来了,三味书坊也在京里火了!

虽说开书坊也是一桩雅事,但终归还是牵扯到商贾之事,这年头,家里有产业涉及到商事的人家多的是,但是,除了商户,鲜少有亲自涉及的。即便某些店铺,大家都知道是哪家哪家的产业,但那只是私下里知道,并不会有人扯到明面上说。

张昌宗以后是想走仕途的人,薛崇秀为他着想,不想让他插手商事的事情暴露。读书人还是有个清白名声的好。薛崇秀的好意,张昌宗自然接受。

张昌宗第二天从公主府回家的时候,特意绕道去看了一下,书坊门口确实聚集了好多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皆在品读墙上的词句。

张昌宗藏在马车里摸后脑勺,真的玩大了。也没多停留,赶紧催安胜去族学。书坊再怎么出名,商事终究是小道,可以玩戏,却不能沉迷,不然,不用别个出手,义母太平公主首先就会看不下去。读书事情是不能耽搁的,不然,对不起武后的看重,也对不起婉儿师父和郑太太的教导,主次张昌宗心里是有数的。

去到族学,又是另一个天地,没人知道他在外面做的事情,也没人知道他在宫里如何受武氏看重,孩子们的世界终归比大人简单。张昌宗其实挺喜欢来族学的。

高高兴兴地在族学读书一早上,跟张易之和便宜侄儿们回家,心里想向郑太太汇报事情,一回家便急匆匆去小院子——

“太太,六郎回来了,您想我没?”

张昌宗心情好,忍不住就想逗逗老太太,知道老太太不喜欢看他嬉皮笑脸,他还就要笑嘻嘻地凑过去招老太太烦。这种兴趣,直接说叫贱,委婉说叫恶趣味。讲真,就算被老太太嗔骂两句,也好过看她古井不波的样子,生点儿气才更鲜活。

人还没到,声先到了。

张昌宗笑嘻嘻地快步进去,没用跑的,在郑太太的教育下,他的仪态进步很大,虽然还做不到像郑太太那样走的飞快但衣角丝毫不乱的样子,但该有的架子却立起来了——

郑氏这里有客人。

“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