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长女

太平公主出身皇家,自然更比旁人明白皇家的潜规则。有薛绍的事情在,即便是攀附上东宫,来日东宫登基得势,大郎的出身注定了他无法得到重用,最多,看在她的面子,东宫将来能给他一个爵位做做,想掌握实权基本是不可能的,不然,东宫如何堵天下悠悠众口?她冷眼看着,她那皇兄可不是有大勇气、大毅力的人。

当年,六郎被他的家人教训心不正的时候,她还不以为然,现在再看六郎对待亲人与大郎对待亲人的样子,不会教孩子的是她,而不是张家。

太平公主闭上双眼,轻声道:“罢了,既然都出去了,便让他好好地游学吧,你转告他,就说是为娘的说的,我期待着他归来的样子,为他骄傲。”

“喏。”

薛崇秀应了一声,想了想,补充道:“禀母亲,最后一句,女儿想还是等等再转告大哥为好。”

“你呀!”

太平公主轻轻嗔了一句,叹道:“叫你的人下手有分寸些,莫要太欺负崇胤。”

薛崇秀不依:“母亲说的哪里话?我派去的人手是保护大哥的,怎么会欺负他?”

太平公主哼了一声:“少装,莫非以为为娘看不出来?我公主府中好手众多,你旁地不派,就派六郎给你的人,不就是打着让他们多在你大哥面前说六郎好话的心思?”

薛崇秀被说破,也不着急,嫣然一笑道:“女儿也是为了大哥和六郎的情谊着想,大家一起长大,患难之交,若是因为大哥一时糊涂而坏了情谊,岂不是可惜?总要叫大哥晓得,这世间谁才是真的对他好,识得好歹,晓得是非,如此,才能懂做人做事的道理。”

“算你有理。”

太平公主白了女儿一眼,算是对女儿的小机心略过不提,默然应允。趁着六郎没回来,把人打发走也好,省得等六郎还朝,面对六郎得宠的盛况,怕大郎又利用六郎,恶了两人打小的情谊。只是——

少不得大郎的婚事就要延后了。左右她现在正当盛年,也不急着做祖母,且等等就是。又服了一次药,太平公主睡下,薛崇秀方才悄悄松了口气,轻手轻脚的退出去,稍待片刻后,才出去把候在隔壁院子的太医好好地打发走,没用上太医真是太好了。

“你说什么?”

太平公主头上绑着根布条,还在静养,不是很确定刚才有否听错,情不自禁地又问了长女一遍。

薛崇秀朝旁边的似云飞了个眼色,面不改色的复述一遍:“女儿用母亲的名义,派了手下护送大哥出去游学了!母亲放心,女儿选的是当初潜伏在房陵的阿松、阿柳,他们不禁通晓世俗人情,为人忠心耿耿,身手又好,不会让大哥出事的。”

太平公主只觉得额头一抽一抽的疼,这群熊孩子,她只不注意这么片刻的功夫,就闹出事情来了,不仅如此,还知道先斩后奏了,这群熊孩子是嫌她命太长,不肯让她好过吧?

太平公主从小看这个女儿长到大,知晓她的把戏,气得手抖了,还强忍着继续问话:“只有阿松、阿柳?旁地人呢?服侍的人呢?”

薛崇秀看似面色平静,其实一双利眼全盯着母亲看,不敢放过一丝一毫:“回母亲,没有,只有阿松、阿柳跟着,小厮、婢女一个都没带。并且,女儿只给了十贯现钱,九十贯可在我们柜房兑换的钱票,旁地除了几件普通的换洗衣裳,一概没有。”

“你……你这个混账!”

“母亲千万别生气,您还在静养,太医说了,让您别动气。”

臭女儿极有眼色地坐过来,又是抚背,又是顺气。太平公主气急:“知道为娘的病着,你还气我?你……你……你这个……”

转眼看到女儿低垂的头,想骂的话又骂不出口了,可又实在生气,还是忍不住抬手,恨恨地在她胳膊上打了一巴掌。天知道,她骂过长子、次子,对这个懂事的长女,她别说骂,连重话都舍不得说一句。

“母亲容禀,女儿也是没办法了,大哥现在的样子,若再不掰一掰,只怕要走上邪路。既然母亲不忍心,便只能由女儿来动手了,总不能等六郎回来让六郎来,那他们从小一起长大的情谊还要不要了?思来想去,唯有女儿合适,即便大哥将来恨我,我也不怕。”

薛崇秀说得坚决且毫不犹豫,直接说得太平公主满腔怒火瞬间一空,叹了口气道:“到底怎么回事?你且细细说来,不许隐瞒,说是隐瞒为娘,为娘不介意让你尝尝我的手段。”

说着,又斜了不听话的女儿一眼,顿觉心累。

薛崇秀本来就没想过隐瞒,不添油加醋就是她三观正,人品好,心不够黑了。当下,便把有关薛崇胤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包括那天她刺激薛崇胤那些话,一字不改,一字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