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宋之问

薛崇秀浑然不在乎的道:“道理总是越辩越明,只要不翻脸,随便他们好了。倒是母亲可与府尹、金吾卫打过招呼了?下面的人来报,邀约的文士们到得越来越多了,这些读书人聚在一起,可不要闹出事端才好。”

说起这件事,太平公主脸上的笑容又欢快了几分,白女儿一眼,道:“这还用说?自然是打过招呼的,洛阳府尹与金吾卫那边可是对为娘的拍胸脯保证的,一定看好客栈的安全。不过,那些狂生吾儿可安排好了?”

薛崇秀一笑,笑容十分的贤良淑德,细声细气的道:“我手下有个叫阿倪的,办事还算得力,事先便打听好了这些文士儒生们的性情喜好,喜欢喝酒的安排在一个院子,性情细致文雅的安排在一个院子,物以类聚,皆大欢喜,目前来看,相处的还不错。”

喜欢喝酒的凑做一堆,基本就没清醒的时候了,大家一起醉;所谓性情细致文雅,不就是文青么?这样的人凑在一起,对月感怀,伤春悲秋,谁也不妨碍谁,果然是好办法。

太平公主吃吃笑道:“就是法子促狭了些。”

薛崇秀笑得斯文含蓄:“管用就行,旁地也无暇顾及了。”

母女俩儿自己说自己的,张昌宗与宋之问那边也是自己争论自己的,直到饭点,母女俩儿相亲相爱,亲密无间,两个男人之间则是谁也没说服谁,依旧各执一词,最后,只能罢战,先吃饭再说。

虽说谁也没说服谁,但是,两人俱都感觉盛名之下无虚士,都不是肚里没货的草包,倒是也认可和了解了彼此的水准,待文会时,俱都有一战之力。

也是这时,宋之问才发现薛崇秀的到来,刚才跟张昌宗争得口水飞扬的形象立即一收,斯文得仿佛刚才跟张昌宗争论的那个人不是他一般,彬彬有礼的向薛崇秀行礼:“下官宋之问拜见新安郡主,久闻郡主大名,神往已久,不知下官是否有幸能得郡主一卷曲谱?啊,便是残谱也无碍,只要是郡主的谱的便好。”

不用问了,这厮居然还是薛老师的粉丝,并且,还是铁粉。难怪能被太平公主拉来助拳。

中年文士长得身姿高大挺拔,相貌俊伟,便是已经是个中年人,也丝毫不减他的魅力,反而是个老帅老帅的帅大叔,仪表堂堂,气质过人。

“六郎来,我与你介绍。这是汾州宋之问宋延清,左奉宸供奉,乃是著名的饱学之士。之问,这就是本宫那不成器的义子张昌宗张世茂。”

张昌宗一进去,刚行过礼,太平公主便与他做介绍。不说名字张昌宗想不起来,说名字才想起这人是谁——

宋之问,与他的陈师等人合称仙宗十友,又与沈佺期并称沈宋,是文坛响当当的人物,特别是他的五言诗,冠绝一时,乃是实力与美貌并重的实力帅大叔。

张昌宗记得他,是因为这人的出身还有桩趣事,陈师某次喝酒喝大了,当逸闻讲给他听的。

宋之问祖上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而是普通乡间人士,他家起自他爹那一代。他爹叫宋令文,是高宗朝的骁卫郎将和东台详正学士,文武兼备,当年江湖人称宋三绝。

哪三绝呢?有勇力,据说可以单手举起柱子;善书,草隶是一绝;擅画善文,能写会画。这人设简直是杰克苏本苏了,就是张昌宗这种穿越人士伪天才儿童都不敢这么立人设。

更有趣的是,当爹的宋三绝,生了三个儿子,每个儿子都遗传到做爹的一绝。宋之问三兄弟,宋之问是老大,专工文词,文名享誉天下;他二弟宋之悌勇力过人,他三弟宋之逊精于草隶,书法乃是一绝。

宋之问看张昌宗脸上的笑容,便知道他肯定也听说过他们家的事情,和煦的笑道:“张郎无需多礼,说来我与令兄易之也有往来,在陛下宫里也曾打过照面,无奈一直不曾说上话,下官对张郎神交已久,今日总算识得了。”

张昌宗笑着还礼:“不瞒宋供奉,我曾从陈师处听闻过贵府的事,对贵府的三位的风采也是神交已久,托义母的福,今日终于识得宋供奉,久仰久仰。”

宋之问道:“若说久仰,合该是我对张郎说才是。六月季刊上的那两首出塞,看得下官热血沸腾,恨不与君同赴沙场,共抗外敌,以保家卫国。无奈下官不若劣弟,身具勇力,也无陈伯玉亲赴边疆的坚韧与刻苦,也只能在文会上助张郎一臂之力,聊表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