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天下俊杰

赵冬曦连忙道:“谢先生慰勉,学生定会努力。”

东正先生这是来自长辈的期许和勉励了。待许多年后,这一届文会七夕诗的这十位入选者,除了早早出仕的张昌宗未再参加科举外,其余诸人皆高中进士,一时传为美谈。特别是赵冬曦一家,鼓城赵氏父子兄弟一门八进士,更是名传千古。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这些人里,张昌宗把眼神投向了张九龄,这位未来的大唐宰相,现在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儿,一双眼睛明亮有神,顾盼间神采飞扬,就像一个好奇心旺盛的小朋友。

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天才,而张昌宗就是仗着心智早熟和穿越的便宜,假冒的天才。是以,张昌宗虽然年少居高位,文名又盛,对上这些人,却也是真心实意的敬佩,态度很是诚恳谦谨。

大佬们一看,这小子名声大、官位高,又得帝宠,竟全无倨傲之态,反而一副谦虚的样子,看来品行不错。于是,张昌宗意外的刷了一波好感。

刚宣布完,那边已经有人把十人的诗用大字抄写好,张贴于屏风之上,仍由大家品评。曹参被推出来点评道:“经过老夫等的商讨,选了这十首。这几年,诗坛关于诗风的争论很多,有文字华美,行文绮靡婉丽者,也有如陈子昂那般以慷慨刚健为长者,可谓百家争鸣,各擅胜场。今日入选的这十首诗,或格律严谨,行文清丽,例如张若虚;或以诗抒怀,文字华美,当以王择从为佳;又或用字朴素自然,以情致动人,例如张昌宗的诗,可谓各有特色,各有所长。若要老夫等评个高下,怕是探讨到明日也不成,毕竟,各有所爱,各有所好。还好,冷主编也未曾让老夫等评选先后,甚好,善哉。”

最后这个善哉一出,逗得在场之人皆露出笑容来,气氛热烈而又愉快,大家都挺开心,沉浸在探讨诗词之美的气氛中。

点评完七夕诗,接下来就是悼亡诗。冷子畅宣读了入选者,张昌宗又位列其中。

-----------------

卡文!

“这位张昌宗可是忠武将军?”

台上的大佬中,有个须发皆白的老头儿突然朗声问道。陈子昂怕他不认识人,在他身旁低声提醒道:“这位是广陵先生。”

广陵先生的名号,张昌宗作为读书人,自然是听过的。广陵先生曹参,前朝大儒文选公曹宪的后人,天下有名的名士、大儒。而忠武将军则是这次出征归来女皇给张昌宗敕封的散职,本朝官员以散职定俸禄、品级,所以,外间多以散职称之。

张昌宗连忙站起来,躬身行礼:“广陵先生好,晚生不才正是张昌宗,见过广陵先生。”

曹参虽已年老,但还精神矍铄,耳清目明,见张昌宗站起来,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的打量他,神情和蔼的道:“听说你已有表字?”

张昌宗连忙道:“好叫先生知晓,晚生字世茂。”

“好,老夫痴长你几岁,便托大叫你一声表字。”

“不敢,先生为长,晚生为幼,自可以表字唤之。”

张昌宗素来是谦虚的好孩子,面对这样的师长,自然姿态做得十足,谦虚诚恳。曹参道:“世茂你先前刊载在六月季刊上的两首出塞诗,老夫也读了,慷慨激昂,热血沸腾。如此俊彦却未曾有幸识得,今日观你所作之《七夕》诗与悼亡诗,果然是少年俊彦,名不虚传。”

张昌宗这才发现,他居然是第一个教稿的,赶紧谦虚道:“不敢当先生如此夸奖。”

曹参和蔼的道:“稍后大家都写好后,老夫想听世茂说说边疆之事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