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看他不说,只是淡淡一笑,道:“我父高宗皇帝在时,于我十分疼爱,便是面见朝臣,有时也不避我。我曾见过的,父皇面见大臣,绝不像母亲和七郎。母亲囿于女子之身和性情,行事如此,然七郎……”
太平公主没继续往下说,只是摇了摇头,显然并不看好她的好兄长。胸有成竹的道:“这几年,我都不会叫大郎回来,二郎还小,又是幼子,继续在我身边,即便天真不知世事也无妨,只要他安稳。而你,六郎,你与秀儿,还是找机会到地方去吧,不要留在京里,即便无法成行,也不要再担任羽林卫大将军的职位。六郎,我从小在宫里长大,我知道的,这宫里怕是要进入多事之秋了。”
这是一个生自皇家的女人的本能直觉,她从小在宫里长大,历经了这么多的皇帝、太子,宫里的味道不对,让她说哪里不对,或许列不出足够的原因来,但是,本能的,她就是知道不对。一个平稳的宫廷,不该是这样的。
张昌宗笑看着太平公主,这就是太宗皇帝的孙女,高宗皇帝与则天女皇的爱女,千古唯一的太平公主。张昌宗是占了穿越的便利,而这位公主可全是靠着自己的观察做出的判断,这般敏锐的政治嗅觉,确实担得起镇国的封号。
看,杰出的女性真是太多了!女皇陛下自是不用说,他的婉儿师父,还有他的公主义母,在这个时代的男性面前,不仅毫不逊色,甚至某些地方,比男性们更杰出。
在这样杰出的人们面前,张昌宗如何敢懈怠,也如何舍得懈怠,更舍不得让她们受到伤害,所以,他要变强,护着所有他喜欢的人!
张昌宗站起身,笑着朝太平公主作揖,道:“多谢义母提点和关心,义母放心,此事我已有布局和谋划,目前时机未至,还得等一等。”
太平公主讶然看他一眼,旋即点头笑道:“是你说的,我自是放心的,如此,我便不问了,不过,最好趁着时局未变之前便出去,否则,母亲怕是不会放你出京。”
张昌宗点点头,笑着道:“禀义母,其实我也是这般想的。”
太平公主见他确实不像信口开河,而是心有成算的样子,遂点点头,不再追问,不过,不妨碍她于朝中慢慢布局,没错,只能慢慢来,不能急,御座之上的陛下,可还不到老糊涂的时候。
“六郎?”
太平公主应了一声,回头看是张昌宗来了,朝他招手:“来,与我喝几杯。”
张昌宗瞬间苦了脸,不过还是毫不犹豫的过去坐下,酒接过来却没喝,一脸头疼:“义母,恕我不能再喝了,再喝就醉了。”
太平公主瞥他一眼,笑了:“说来,从小到大,自你学会喝酒,就未见你醉过,这般自律刻苦,本宫也算见多识广,却仅有你一人,六郎,这般生活,可觉疲累?”
张昌宗嘿嘿笑着,笑容澄净,眼神清澈,摇头道:“有想那么做的动力和原因,便不觉得辛苦。义母知道吗?人不怕为目标奋斗的辛苦,就怕没有目标,空虚麻木的生活。所以,即便是辛苦,也觉得幸福。”
只要想到身后站着的人,所谓的辛苦便不觉得了。有人奋斗是为了自己,张昌宗奋斗却不止是为自己。
太平公主笑眯眯地看着他,看他双眼亮晶晶地否认辛苦,面上的笑容更盛,道:“自幼看着你那般辛苦却数年坚持如一日,我便知道这世间能比肩你的人或许有,但这天下若论来日,必有你一席之地。如今,你尚是少年之龄,成就却已经比许多人都杰出,我便知道不曾看错你。所以,秀儿托付与你,我是放心的。大郎被秀儿毫不犹豫的流放出去,我虽不舍,却并不难过。”
“义母……”
说到薛崇胤,张昌宗面上有些尴尬之色,毕竟,归根究底,薛崇胤被以游学的名义放出去不得归家皆是因为他的缘故。先前不知道还能理直气壮地在太平公主面前晃悠,后来知道了,不免就带出几分不自在来。
他那样子,逗得太平公主笑出来,笑得张昌宗的厚脸皮都顶不住了,赶紧拎起酒壶给人倒酒,缓和一下情绪。
太平公主笑了几声,坦然道:“说来,秀儿放大郎出去,我是同意的。如今朝政看似平稳,其实波云诡秘,暗藏凶险,并非好时机。大郎太过急切,行事着了痕迹,若是一个不好,恐会牵连所有人。为着大局,他还是出去的好。若是有时机,便是六郎你,若能出京镇守一方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