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兄弟

张昌仪认真应下,完了不免感叹一句:“其实,小弟这些年有时不免想,以老六的天资,若是能师从名士,而不是宫里的贵妃,或许……”

话没说完,只是长长一叹。张昌期愣了一下:“怎地突然说这些?”

张昌仪叹道:“老六自幼便长得出众,脾气又好,虽然有时候难免叫人头痛,可自幼便招女眷们喜欢,不瞒大哥,小弟其实一直担心他好好地天资被旁地事误了,其实我一直自责,若我们做兄长的再有能耐些,又何必他大好的天资,却只能周旋于宫中呢?”

张昌期不意张昌仪竟然在苦恼这个问题,沉默了一阵,道:“此事其实前些年我也想过,可是阿娘说,人的际遇岂是能事事随心的,若能事事遂心所愿,那世间也不会有那许多的烦恼,世事岂能十全十美?若无女皇与如今的贵妃,六郎焉能有今日?做人不能只想着得好处,完全避开坏处是不可能的,事物总是一体两面的。”

张昌仪失语,愣了一阵,惭愧道:“是小弟贪心不足,并非是对宫里的贵妃或是亲家公主有意见,不过是看六郎于其中尝尽悲欢离苦,不忍心罢了。”

张昌期笑着拍拍他,权当安慰:“知道你是心疼弟弟,只是,这是六郎分内之事,他既做了贵妃的弟子,公主的女婿,便该他担着的。愚兄乃是长兄,但生来愚笨,旁地事务想帮也帮不了他,唯有家事,若能让他无有后顾之忧,则闲赋在家也无妨,甘之如饴。”

“大哥!”

原来这才是长兄选择闲赋在家的原因。张昌仪不免有些激动。

张昌期笑着拍拍他,叮嘱道:“我们兄弟五个,论学识本事,自当老六第一;论做官,愚兄的水平实是倒数,不及你们几个。愚兄虽然做官水平一般,但自问做事还有几分勤恳,便想着留在祖籍,给大家看好家,伺候好九泉之下的父母,让你们在外无有后顾之忧,现在六郎又给愚兄找了这么一桩事务做,那更要好好做才是,六郎嘛,就让他放心去做别的事吧,不要用这些小事劳累他。”

“大哥您真是……对文阳都没见你这般。”

张昌仪忍不住吐槽,张昌期笑道:“不同的,文阳是长子,以后要承宗的,自该严厉些,六郎嘛,你看他需要人严厉吗?再没有人能像他一般自律自强了,如何还忍心对他严厉?”

想及幼弟那数十年如一日的作息及刻苦,张昌仪自问做不到,放眼世间,能做到者当是举世稀有的。这么一想,也不忍心再说弟弟什么,规矩的拿起计划书,跟老大讨论起来,务必把事情办得完美些。

“大哥,二哥,给!”

有郑太太这个老狐狸(划掉)……好老师在背后指点,张氏家学的建设自然是稳步进行的——

没错,是家学。来自郑太太的建议,她老人家说了,现在张家一没师资,二没基础,贸然就建立书院,只怕连学生都招收不够,莫若先从家学开始,一者可以积累办学经验;二者,培养出学生,有了成绩,扬了名,对外才有吸引力。

张昌宗自己理解,意思就是求着别人入学跟别人求着来读书相比,自然是被人求更爽。这话又被郑太太瞪了,怪他说得太直白,不知道修饰修饰。

手动滑稽。jpg

筹划好家学的事情,张昌宗便把策划书往兄长们面前一扔,干脆利索的准备走人,完全没有想管的意思。

张昌期一愣,张昌仪眼皮子跳了一下,手有些痒,连忙拉住幼弟,直接问:“你这是要去哪里?”

张昌宗笑眯眯地道:“计划出去走走逛逛,先去长安,然后从运河走,一路去海边逛逛。”

一边说,一边笑得眉目舒展,神采飞扬,显然,心里挺美、挺期盼的。但张昌期、张昌仪兄弟俩儿的心情就不怎么美妙了。

张昌仪咬牙瞪着幼弟:“所以,这些事务你便不管了?就这么丢开手了?事关家族前途也不闻不问?”

张昌宗一愣,连忙道:“没啊,哥,小弟不是写了计划书了吗?为这个还朝郑太太从荥阳郑偷师了,接下来,不是应该大哥这个将来主管的做了吗?难道还要小弟雀占鸠巢?这个……不大好吧?”

说着,还迟疑的看长兄一眼。

张昌仪被他一番话说得哑口无言,但心头又有股火儿发不出来,明明是很重要,他们兄弟都极为重视的事情,结果到了那小子手里,居然还惦记着出去玩……但是他说的又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