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卫家韶勔

所有的浮华与迷醉,所有的与追求,都不过归结为风轻云淡,幻化成过眼尘埃罢了。

风啸,雨落,电闪,雷鸣。这是一年中极为罕见的雷雨天气。划过长空的闪电,与振聋发聩的雷声,即使一个精壮的男子遇了,也会胆战心惊。

月华城中的一间宅院,一面色素净,尚有些书卷气的男子站于檐下,似乎在观望着些什么。而在内屋却听得女人痛苦的呻吟声,与“用力”的喊声。此时一道闪电落下,随后便见得两只黑影。男子不敢靠近去看,远观,依稀是两只鸟。他沉吟:“难道吾儿的命运……”“哇……”婴儿的哭声传来,紧接着是接生婆的贺喜声。他无奈摇头,刚要转身,却见那黑影倏忽地变为金色,光泽褪去,似一只雄鹰展翅于高空。而风也渐渐地柔了,黑云也渐渐的退了。

月华城卫府,门庭若市,贺喜声接连不断。“卫公子,弄璋之喜呀,祝贺祝贺!”他应酬不开,只得叫下人帮忙伺候着来宾享用喜宴。

回到房中,妻子正抱着孩子,孩子天门很高,皮肤也白净,只不过很不安分。妻子问:“给孩子取个什么名字好呢?我虽随你读了几年书,但才识仍浅。”他陷入沉思,想到诞生那日的景象,片刻,他吐出了两个字:“韶勔。”

及时当勤勔,不负好韶光

妻子一听这个名字也觉着甚好,也便就这样定下了。

小韶勔的成长倒是风平浪静,没什么病痛,也没什么灾害。望着小韶勔活泼欢快的背影,卫家夫妻的脸上也是笑影。

一晃眼,韶勔长到孩提时候,卫夫子想测测他的志向,便摆了书本与刀棍在韶勔面前由他自行挑选。卫夫子只希望韶勔习字学文,长大后成为独领风骚的文人墨客。而卫妻却主张韶勔习武,成为剑胆琴心的豪侠义士。但光是长辈争,终归是没有用的,关键看孩子自己的意愿。只见小韶勔走向书本,用小手拿起一本。这时,卫夫子的眼放了光,但小韶勔翻了几页,便用手甚至用嘴,撕扯起来,觉着没味撇到一边。一本古籍已是面目全非。小韶勔走向兵器,拿起一根棍子,边舞边跳,嘴上浮起了笑影。奇怪的是,他舞了这么久,竟没有弄伤自己。于是卫妻笑着对卫夫子说:“相公,你看孩子果然喜欢舞枪弄棒,那么这就交给我了!”卫夫子无奈,只得点点头,默允了。从此,卫夫人就开始教韶勔习武。

月华城卫家,也算不上城中显赫,但也算小有名气。卫家家主卫审自小酷爱读书,通六艺经传,年纪轻轻,考中进士入朝为官。官职虽不算大,但俸禄可以保证年有盈余。卫家主夫人楚珏,出身于武术世家,自小习武,虽为女儿身,八尺大汉到她面前也未必是她的对手。其家传剑法《舞蝶》,《紫芒万道》,《元神归灵》更是一绝。如今正为月华城培养精兵。卫审初见楚珏,是在月华城内闲游。无意瞥见比武招亲,就围过去观个热闹。台上正是楚珏与一手抡板斧,身强体壮的大汉搏斗。大汉一斧砸下,楚珏不慌不忙用细剑接住,挑开后,楚珏暴雨般的剑气便直逼大汉,大汉捉襟见肘,抵挡不住。随后,百道剑气便归为一道紫气,将大汉轰下了台。楚珏收剑,转身。

紫气氤氲中,何知美人隐?

台下的卫审看呆了,收剑时,他方看清楚珏的绝美容颜。心中便也悔恨自己没有上去挑战的机会了。

而楚珏对卫审倾心则是在卫审的一次讲演。卫审本就是好为人师者,除在朝中做官,最大的兴趣便是闲暇时云游各地,立讲台传授知识。卫审在月华城内开设讲堂,准备出门闲逛的楚珏撞见。楚珏见热闹,便去而观之。见台上一个面色素净,貌如冠玉的男子,正从容地讲着诗经。楚珏本是对文学不感兴趣之人。,但卫审讲得引人入胜,生动精彩,便不觉听完了。讲演完毕,人群散去。楚珏仍站在原地回味,看这公子有似曾相识之感。卫审收好书简,正要走,却见一女子站在台下,若有所思。走近细看,这不正是在比武招亲上叱诧风云的楚珏吗?卫审便上前问道:“这位姑娘讲演结束了,为何还不离去?”楚珏转头一看,竟是那在讲台上口若悬河的卫审,心中不禁泛起涟漪。楚珏本就不是那种害羞的女子,便直言道:“公子好,小女子楚珏,出生习武世家,方听完公子讲演,真乃快意淋漓,回味无穷,于是不觉陷入沉思。”卫审见楚珏如此大方,便也开了口:“小生姓卫名审,如今在朝为官,闲暇时间,便在各地讲演古今文艺。”楚珏云:“小女子看公子面善,不知在何处见过一般,心里算是旧相识,愿与公子交个朋友,不知公子意下如何?”卫审答:“姑娘我应是见过的。前几日比武招亲,姑娘不费吹灰之力撂倒数壮汉,武功之高,令人咋舌。”又言:“既然姑娘愿相交友,那自然是荣幸之至。”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于是,卫审与楚珏的交往也渐渐地多了,关系也渐渐的密了,双方家长也渐渐地许了,婚期眼看就要到了。两人耳鬓厮磨,花前月下,载笑载言,好不快活。

新婚那日吹吹打打,楚珏被送到了卫府。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礼成,送入洞房!”两人脸上尽是幸福的笑容。

微笑熄灯双得意,含羞解带两痴情。

第二年,楚珏便诞下一子,他便是卫韶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