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太监和这对兄妹都在那里跪着,朱由崧的眼光直了,只是盯着马金花看,看得大姑娘的脸粉红似白的,出身将门的那芳颗心里也腾腾跳了起来。
贺宣娇受不了,因为她发现朱由崧的眼光有些不纯,但又不敢吱声打扰,只有撅着小嘴暗中生气。一直到朱由崧过足了眼瘾,觉得自己有些失态,才收敛了目光,让这三们平身。
安林和这兄妹二人谢恩。在马家兄妹的指引下,朱由崧又看了这三千白杆兵的风采,全是四川的壮年小伙,个头虽然不高,但个个精神抖擞,手里的武器跟马金花的白杆枪一般无二,这就是历史上令流贼和清鞑子闻风丧胆的白杆兵?
据历史记载,白杆兵是秦良玉自己招募并训练的一支特种兵,浑河血战,守卫京畿,屡创流贼,天下闻名,在明末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清鞑子视这支军队畏于关宁铁骑,并由衷感叹,这些手执超长锐矛的小个子太厉害了!
秦良玉的威名就是靠这支白杆打出来的,朱由崧不由得肃然起敬,这时三千精壮听了马金花的号令,全部执杆高呼,如山呼海啸般,“吾等参见陛下,誓死效忠陛下,唯陛下马首是瞻……”
这支传奇王牌之师自此也听任朕的驱使了?有了御营,再由白杆兵,何愁天下不定?朱由崧兴奋不已,让众将士平身,当场给白杆兵命名为忠贞营,马金花和马万年分别为指挥使和副指挥使,世袭罔替。
能让帝王命名番号和御封官职,这对军队和马氏兄妹无疑是无上的荣耀,马氏兄妹和三千忠贞营将士再次叩谢皇恩。
ps:又是周末了,但这一周太忙了,今天小草可能为大家加更不了,明天如果有时间一定为大家多更,感谢支持,祝大家周末愉快。
经过数月的努力打拼,军阀拥兵自重的问题已经解决,内部朝堂也整肃一新,结党营私,朋比为奸,东林乱政等现象也基本上消失,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自宜昌以东、江淮以南的大片地盘,仍然是大明的朱姓江山,尽管北有鞑子坐帝,西有张献忠和李自成称王,但在中国这块版图上,南明仍然占主导地位。
现在忠于大明忠于皇上的大的明军队达四五十万,步骑劲旅、水陆骁将车拉船载,这再也不是当初朱由崧刚穿越过来的风雨飘摇、危机四伏的南明朝廷了。
按说朱由崧该好好静下心来,好好享受享受帝王的日子了,于情于理都天经地义,这是他自己打拼出来的,不是任何人的施舍,也不依赖于先人衣钵传承,独立王朝完全他这个帝王说了算,不依赖任何势力,跟他自己打下来的江山也差不多。
可是在宜昌仅停留了十天,朱由崧又开始御驾亲征了。
不是朱由崧事必躬亲,要成心显摆自己的能耐和武功,也不是他养成了武者嗜血好战的习惯,更不是他不会享受,当享受皇帝谁不想啊,谁不会呀,躲在深宫大内吃喝玩乐,三千佳丽伴其左右,歌舞声平中琼浆御液任饮,山珍海味任品,连放个屁都让人侍候着,接受文武朝拜,决定芸芸众生生杀予夺,这是何等滋润和威风!
但是这样的结果便是历史朝代的更迭规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该短命的必然短命,像南唐的李后主,历史上真实的朱由崧,莫不是如此。作为一个懂历史的穿越者,朱由崧决不能重蹈历史帝王的覆辙。
而且他若呆在京师,把讨贼驱虏的大业交给文武臣僚他始终不放心,因为明末的军队与清初的军队pk,是胜是负早已盖棺定论,这是真实历史大浪淘沙给出的答案,一个是腐朽王朝末代的旧军队,一个是更替朝代的新生力量,这样两支军队开战,朱由崧岂能放心?因此他必须得御驾亲征。
朱由崧的队伍刚离开宜昌不远,一支特殊的队伍加入了他们。朱由崧高兴坏了,因为来的是四川石柱的马家兄妹。
三个月前,朱由崧给他们兄妹一道旨意,先回家报喜,两个月后到京听用,并派出太监安林带一千兵将沿途护送,安林作为钦差大臣代表皇上到忠贞侯府以示皇恩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