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郑芝龙的台湾之行(上)

朱由崧传旨,出榜安民,严肃军纪。不但对老百姓秋毫无犯,对的确有困难的民户还进行赈灾救急,并把郑芝龙的家族老小保护起来,免得有人从中作梗,私闯民宅,骚扰百姓者,杀无赦。

朱由崧知道李自成至少有一半是败在了军纪上,他因此才失去了天下,自己不能重蹈覆辙,历史是一面镜子。

然后对施家父子手下的2万人马进行整编,还专门安排御医给施显治伤。

数日之后,捷报接连传来,李定国的人马打败了侯恂的人马,侯恂兵败自杀,清除了侧翼的干扰力量,张献忠的大军直插福州。

另一方面,海上的战事也比较顺利,郑成功,郑鸿逵,刘文秀率领几万水师,沿海之战一路势如破竹,郑芝龙的水军节节败退,明军水师已经拿下了晋江。

这表明泉州已成了孤城一座,朱由崧立即传令兵进泉州,留下施大宣和施显父子率五千人马驻守安溪等镇县,朱由崧带着几个美妃和兵部尚书刘肇基统率御营兵将坐镇南安州,仍然让李自成为大帅,让施琅和姚启圣为副将,随军听用的大将有李过,刘芳亮,袁宗第,田见秀,刘国轩等,让已经痊愈的小将张环为先锋,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离开南安州,直扑泉州。

泉州的郑芝豹现在是两面受敌,南安州丢失,施家父子投降,令他雪上加霜。

他赶紧向隆武帝和大哥郑芝龙求援。

现在隆武帝的京师福州府也乱成了一锅粥,北面有张献忠的10万大军压境,侯恂兵败将亡,鲁王朱以海已经无能为力,郑芝龙只有亲自出马来对付张献忠的人马。

但是现在西边又丢了漳州和南安州等十多座县城州府,明军势不可挡,水陆两线连吃败仗,泉州告急。

哪里有援兵可派?隆武帝一筹末展,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自己当唐王悠哉乐哉,有何不可?可是现在时局由不得自己说了算,奈何,奈何?

内阁次辅黄宗羲,现在也江郎才尽,隆武帝问计于他,黄宗羲思忖了半天,终于又想出了一条计策,实在不行就放弃了福州和泉州,郑家军的实力在海上,他们可暂时退守澎湖,凭大海之险站稳脚跟,然后寻求外援,让郑芝龙与荷兰的红毛子取得联系,对朱由崧施压,可解燃眉之急。

隆武帝一看也只有如此了,立即下旨,将郑芝龙从前敌调回。

即使朱聿键不下这道旨意,郑芝龙在前敌也呆不住了。因为此时他也接到了四弟郑芝豹的求援信,信中说得明白,郑鸿逵和郑成功已经获得了自由,他们仍然誓死效忠大明陛下朱由崧,大小金门都丢了,郑芝莞也投降了,施家父子也投降了,南安州丢了,泉州危在旦夕。

郑芝龙闻言犹如晴天霹雳,其他城池丢了,他不心疼,唯有南安州,那是他的老家,祖宗祠庙所在。他恨透了施家父子,大骂他们不仁不义,如果要把他们抓住,一定要挫骨扬灰,扒皮抽筋,五马分尸,点天灯,凌迟,这些通通都难消他心头之恨。

但是不管怎么样,形式现在已经相当危急了。

现在他们控制的地盘只剩下福州和泉州等沿海的像狗尾巴一样的一小快,张献忠的人马他也抵挡不住,不说别人,只一个李定国,他就对付不了。

因此他留下副将钟斌,带兵在这里撑着,打算悄悄的回京师,正这个时候,他的陛下朱聿键的旨意到了,接旨之后,他一天也没敢耽误,立即回了福州府。

隆武帝和黄宗羲正在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望着他回来,君臣见面之后,隆武帝把黄宗羲的对策郑芝龙讲了,郑芝龙觉得此计可行。

澎湖岛现在在他们的控制之下,郑芝龙决定要亲自去一趟台湾,见见荷兰红毛子。

这当然不能空着手去,隆武帝为他准备了一份厚礼,有上好的东珠,还有几名美女,金银珠宝自不必说。

装了整整一大船,派出两艘战船护航,郑芝龙一行500多人,开赴台湾岛,见荷兰红毛子共商大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