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驾临台湾岛

“对了,朕记得历史上的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候,就是用困城的办法对付岛上的荷兰红毛贼的城堡的,最困难的就是给养跟不上,听说,郑成功还有个一母同胞的日本弟弟,掌管着中日之间的贸易,他们兄弟情深,郑成功的日本兄弟帮他筹钱筹粮筹舰队,在他的帮助下,郑家军粮草,兵马,得以补充给养,最终,才赶跑了荷兰殖民侵略者,收回了宝岛台湾,不知道这些事情究竟是不是真的。”

“对付红毛贼的城堡,困成城虽然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是时间也太长了,难道要朕亲自出马吗?”

朱由崧想到这里,召集身边的文武重臣以及他的几个美妃,共同商议如何攻破这种城堡,但是,商量来商量去,谁也拿不出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这时李全带着郑成功等人的奏折,来到了南安州御营拜见朱由崧,朱由崧认真的看完这份奏折,当中的情报跟厂番提前送来的完全一致,郑成功等人,果然在奏折中郑成功他们打算用困城的办法,来对付这些红毛子,请旨定夺。

这个跟历史记载一样,朱由崧背着手,拿着奏折来回走了好几圈,最后果断地说:“困城虽然是个办法,却不是上策,这得等到什么时候朕才能收复台湾?”

小柳是画眉紧锁成了疙瘩,插话道:“陛下,硬攻拿不下来,损兵折将,困城陛下又嫌时间长,那如何是好?难道这堡垒就没法破了吗?”

朱由崧胸有成竹,在他看来,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只是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而已,因此朱由崧自信的说:“当然有办法,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朱由崧随口而出,后面的话令他眼睛一亮,一个计划已经在他脑中形成了,“有了!传朕的旨意,立即准备驾临台湾岛,两天后出发。”

两天之后,一切准备就绪,朱由崧统帅御营1万多名将士,李全和高桂英和朱由崧的几个美妃随行护驾,大太监李国辅也跟着伺候,其余的地方官留下候旨待命。乘坐大小战舰60余艘,劈波斩浪,往台湾岛而来。

郑成功的办法是困城。

既然不能速战速决,那就给他来个持久战。既然硬攻不下他们的棱堡,那就把他们困死在里面,让他们自生自灭。

也许他们的积蓄很多,但是,困他们个一年半载,甚至三年五年,让他们坐吃山空,再多的积蓄也得弹尽粮绝。

他们可能会等待荷兰的援兵,但是荷兰地处北欧,这是个弹丸之地的小国。他们的海上力量再强大,距离中国海疆何止万里?在中国的家门口,能打赢他们一次,就能打赢他们两次。只要能断绝了他们的水上来援,又不让他们出城,时间长了,他们不坐以待毙,只有乖乖出来投降。

至于说他们的军队远隔几百里的重洋,军队补给不成问题,困城的期间他们可以在岛内宣传大明政策,安抚人心,取得当地居民的支持,然后还可以垦荒种田,实现自给自足。

困城本来不是什么高明的策略,军队中常用。但是郑成功把自己的这种策略详细的说出来,无论是施琅,还是姚启圣,无论是兵部尚书刘肇基,还是水师指挥使贺兆雄,他们都觉得此计可行。

如果这样硬攻下去,别说7万人马,就是10万人马,都填进去,恐怕也难以拿下这两座城堡,这岂不是草菅人命?按照郑成功的策略,短则数月长则一两年之内,肯定能解决这批红毛贼,然后向陛下报捷。

但是兹事体大,任凭他们这几位位高权重的大人物也做不了主,还得奏报他们的陛下朱由崧拍板决断。

刘肇基,贺兆雄,郑成功,施琅几个人联名给朱由崧写了一封奏折,奏折中详细秉陈了登岛作战的经过,和郑成功的困城策略及可行性分析。

奏折写好之后,派出一艘大舰船,让水路两岸本事都过硬、又身居厂卫高层的李全夫妇带着奏折,200名水师军将随行听用,漂洋过海,到大陆来见朱由崧请旨。

“棱堡?”朱由崧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