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料到京营将领会吃空饷,喝兵血,却不曾想会严重缺额到这个地步。即便是剩下来的这一千多士兵,也都是羸弱的如柴火一般。京营本该是大明最精锐的军队,如今却是这般景象,怎能不叫人痛心?
好在陛下高瞻远瞩,叫他主持编练新军一事。不然仅靠这些京营士兵肯定是一场硬仗也打不了的。
在校场的另一边,排起长队的应征新兵一个个的接受登记。
按照皇帝陛下的要求,并非所有报名者都会被录用,路振飞他们要做的就是甄别挑选合适的苗子。
天子有严令,所募新兵必须是身世清白吃苦耐劳的良家子弟。那些地痞无赖,街头混混是绝不能进入新军的。
这些新兵登记后并不会立即获得正式编制,而是会进行一轮集训。只有通过集训的才能留下来成为神策军的一员。
“你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为什么要应征营兵?”
征募士兵的小吏熟练的问起问题。
“我叫刘三水,应天府人。爹和娘都饿死了,便想投军混口饭吃。”
桌案后面,一个十五六岁,面黄肌瘦的少年怯怯的说道。
他衣衫褴褛,头发污垢不堪,但眼神却十分有神,让这征募士兵的小吏眼前一亮。
“你可知这次征募编练的新军名为神策军,是要由天子亲领的。若是有士兵表现不佳,定会受到严惩。”
“我不怕吃苦,我愿意报效朝廷。一切为了大明,为了圣上。”
刘三水鼓起勇气把准备好的话一股脑儿的抛了出来,用恳切的眼神望着这小吏道:“求求您,就让我报名参军吧。”
那小吏点了点头,把刘三水的名字登记在了名册上,沉声说道:“你通过初选了,领一套训练服,去校场东边集合,会有人安排你的住处。现在你还不是神策军的一员,只有通过了一个月的集训,你才能留下来。”
刘三水咬了咬嘴唇,点头道:“谢谢大人提醒。”
那小吏心头一暖,嘴角勾起一抹微笑:“下一个,继续!”
高杰虽然有些震惊,但还是努力使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
“此事陛下当乾纲独断,臣岂敢妄言?”
朱慈烺微微颔首道:“朕想让高卿率军前往山东。”
不待高杰回应,朱慈烺继续说道:“山东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进可攻退可守,乃兵家必争之地。朕思前想后,觉得唯有高卿有能力统帅大军驻守此地。”
高杰连忙谢恩道:“臣多谢陛下信任,一定收复山东,不辜负陛下重托。”
朱慈烺又给高杰允诺,表示只要他能守住山东,朝廷便会给他赐爵,封伯甚至封侯都不是问题。
朱慈烺之所以选择高杰出师山东,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首先,高杰这个人还是颇有骨气的,历史上就是因为北伐死在了睢州许定国手上。后者杀掉高杰后立即投了满清。
所以,朱慈烺完全不必担心高杰会投靠满清。
至于高杰投靠李自成,就更不可能了。高杰拐走了李自成的小妾邢夫人,给李自成带了一顶大大的绿帽子,这一点只要是个男人就不能忍吧?
现在天下呈三足鼎立之势,排除了其他两种可能,高杰也就只能依附明朝。
当然,用高杰接管山东也只是权宜之计。等到朱慈烺训练好新军,肯定是会慢慢替换这些旧式军阀的。但在此之前,他也只能倚靠这些军阀。
说到底,还是苦于手中无兵啊。
作为君王朱慈烺不可能对高杰完全信任,选择一人对其制衡是必不可少的。
朱慈烺心中已经有了人选。
“朕决议调淮安团练总兵秦拱明与高卿同行,这样高卿在山东布防起来也游刃有余一些。”
如果说这天下还有谁绝对忠于明室的话,那么非秦家莫属。秦拱明手下的老川军白杆兵虽然只剩下五百人,但却是绝对的精锐。至于路振飞巡抚标营的一千人,朱慈烺也准备让秦拱明一并统领。
剩下的那两万名乡兵,虽然战斗力肯定不如营兵,但朱慈烺还是准备叫他们开赴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