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克德浑已经迫不及待的要统兵出征了。
如果继续拖下去,很可能多铎的大军便会班师抵京,到时摄政王肯定会改用多铎出任主帅剿灭明军,勒克德浑就没有多少表现自己的机会了。
“伺候本贝勒更衣!本贝勒现在就要去军营点兵!”
“又要打仗了啊,这么多兵都往南城去了!”
“我听说明军杀到大名府了,这一路连克数城,直冲着京师来了!”
“这么说,摄政王是坐不住了,想要御敌于京师之外?”
“谁说不是呢,真要让明军打到京师脚下多丢面子啊。”
“这明军怎么突然变得如此厉害,以往明军不是见到清兵就跑的吗?”
“听说这次统兵的是高杰,他在河南打出了信心,便率军杀到北直隶了。”
“啊!难道说大明气数未尽?”
“嘘,你小点声,这话要是让清兵听到了,你的脑袋就得搬家。”
京师南城的一间茶馆里,几个商贾模样的人一边吃着瓜果一边闲聊着。
不到一年的时间,京师三易其手,从姓明变成姓顺,再到姓清。他们早就习惯了。
别管京师在谁的手中,都得需要商人贩货卖货不是?
只是因为大明近三百年的积威犹在,方才一人才会说出什么大明气数未尽的话。
“还是得再看看,毕竟清军大部分都去打闯王了。”
一名身材肥胖的商贾挪了挪屁股,呷了一口茶道:“得清军主力跟明军打一仗,才能看出孰强孰弱嘛。”
勒克德浑是萨哈璘的儿子,代善的亲孙子。自父亲萨哈璘死后,他便和哥哥阿达礼相依为命。皇太极病故后,阿达礼公然支持多尔衮继位,遭到八旗内部一致斥责后成为皇权斗争的牺牲品被处死。勒克德浑也因此受到牵连削爵贬为庶民。
后来多尔衮当上了摄政王,便想起了曾经支持他的勒克德浑,恢复了他的宗室身份,封为多罗贝勒,以示恩宠。
可以说,勒克德浑是苦尽甘来,最终在满清皇权争斗的站队中获益。
勒克德浑是毫无疑问的多尔衮嫡系,从效忠对象上来看没有任何的问题,又是正儿八经的爱新觉罗子孙,可谓是根正苗红。
他所属的正红旗虽然不公开支持多尔衮,属于中间派,但总好过倾向于皇太极子嗣的两黄旗和豪格的铁杆拥护正蓝旗。
不过勒克德浑今年只有二十五岁,年纪实在太轻了一些,让他统领大军多尔衮还是有些不放心。
“范先生举荐的多罗贝勒年纪太轻了些,本王怕他轻敌冒进,容易中明贼的奸计啊。”
正黄、镶黄两旗是拱卫京师的最后力量,万一有个什么闪失,恐怕京师都会随之有危险。
多尔衮有些赌不起。
“王爷过虑了。多罗贝勒乃是龙子龙孙,身体里流着大清皇族的血,又极为骁勇精于骑射,由他统领大军一定不会有问题的。”
范文程心道都什么时候了你还犹犹豫豫的,这种时候一定要在北直隶百姓和明军面前展示实力。尤其是前者,只有让他们彻底惧服清廷,才会老老实实的做顺民。
要是犹豫不决,由着那高杰攻城拔寨,即便最后京师无忧,多铎率大军赶回来驱逐走明军收复失地,对于清廷在北直隶的统治也是极为不利的。
北直隶百姓的内心深处会觉得传说之中战无不胜的八旗军也不过如此,面对明军大举进攻时只敢缩在城里。
满洲人的人口远远不如汉人多,故而只能靠这种宣传策略使更多的汉人惧怕清军从而投靠以做先锋驱驰。
如果汉人都觉得满洲八旗实力没有传言中的那么强,投靠的汉人就会越来越少。
范文程清楚的明白仅仅靠现有的军队是不足以鼎定天下的。
当然,范文程推荐勒克德浑也不是病急乱投医,而是真的很欣赏爱新觉罗家的这个贝勒。
比起豪格,勒克德浑的个人骑射技术一点不差。最关键的是,勒克德浑有着比豪格更为沉稳的性格。这种性格的人是十分适合出任一军主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