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献俘阕下(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振南明 一袖乾坤 2386 字 9个月前

“杀的好!”

“杀光这些叛将!”

“朝廷威武,圣上威武!”

杀戮带来的冲击让这些平头百姓们常年积压的情绪得到了释放,他们纷纷高举着拳头,十分兴奋。

又一批叛将被带了上来,刽子手高效的收割着人命。

百姓们兴奋的呐喊着,不知不觉间大多数人的嗓子已经喊哑了。

李国英属于最后一批被处斩的叛将。

当他被押上断头台时百姓们纷纷朝他丢掷烂菜叶。

李国英被捆绑着双手无法去把菜叶拨掉,便索性闭上眼睛任由百姓朝他投掷。

他在脑海中飞速回忆着自己这一生。

从一个小兵做起,被左良玉看重,升为亲兵,之后一路立功成为左良玉的心腹大将。

左良玉起兵‘清君侧’时他毫不犹豫的响应支持。

他当然明白所谓的‘清君侧’不过就是一个幌子。左良玉起兵的那一刻就意味着造反了。

但他还是会选择跟从左良玉造反。

因为他的效忠对象只有左良玉,没有朝廷。

他的荣华富贵都是左良玉给的,而不是朝廷,所以他和左良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别说左良玉要做的是‘清君侧’,便是左良玉想要改朝换代自己做皇帝,李国英也不会有丝毫的犹豫,一定会第一时间劝进。

可惜左良玉败了,所以他们这些支持左良玉的将领都该死。

若是左良玉胜了,他们不就都是开国功臣了吗?

至于内乱可能让清军趁虚而入,在李国英看来根本就不算什么。

真要是左良玉夺了江山,大不了割让几省之地给满清,弄一个划江而治。

可惜现在一切都结束了。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败者没有资格活在这个世上。

刀起人头落,李国英的生命终止在了崇祯十七年十一月十日。

至于堵胤锡和袁继咸怎么安排,朱慈烺颇是费了一番心思。

堵胤锡善于处理内政,袁继咸善于练兵,尤其是水师。

朱慈烺要做的就是根据他们的特点因才施用。

何腾蛟、左良玉伏诛后湖广缺少一个主事的人。

黄德功、金声桓、马进忠都是武将,显然不能承担这个角色。加之三人谁都不服谁,朱慈烺要是任命其中一人统领其余两人,非得炸开锅。

是以朱慈烺决定任命堵胤锡为湖广巡抚,等于是让他接替了何腾蛟的位置。

而袁继咸除了继续担任“四省总督”外,还兼任了提督操江一职,负责从荆州到长江口的全部江防事宜。

这等于朱慈烺变相授予了袁继咸全面编练水师的权力。

至于原先的提督操江侯恂则调回都察院听堪。

对朱慈烺来说,眼下的形势已经十分危急。

湖广和山东都必须守,只要一处没守住,都难免重蹈历史上南明的覆辙。

当然,比原本历史好的地方是,他已经基本扫除了左良玉、刘良佐、刘泽清等势力,大明内部相对来说比较团结稳定。

现在大明最需要的就是接连获得胜利,通过胜利给将士、百姓信心。

唯有如此,才能在与满清的漫长对决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崇祯十七年十一月十日一早,南京紫禁城午门外举行了盛大的献俘仪式。

朱慈烺身着大红色十二章衮服,乘舆一路从内宫来到午门。

在内侍、大汉将军的簇拥下朱慈烺登上午门城楼,俯瞰着午门下的芸芸众生。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如上朝一般庄肃。

只是与以往不同,有数百名叛军俘虏被大汉将军押解到午门外跪倒。

兵部尚书路振飞朗声道:“献俘!”

之后协律郎执麾引乐工就位,司乐跪请奏凯乐。协律郎举麾,鼓吹振作,编奏乐曲。

一时金鼓齐鸣,乐声震天。

乐止,兵部尚书路振飞接道:“奉旨平定何腾蛟、左良玉叛乱,所获俘囚,谨献阙下,合赴市曹行刑,请旨。”

路振飞这句话说完,接下来就该朱慈烺发声了。

他有两个选择,一是将战俘恩赦释放以彰显皇恩浩荡,二是下旨命把战俘拿去交由刑部依照律法处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