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发现这只清军骑兵甲胄精良,训练有素,完全不比他的三堵墙差。
可他草草扫了一眼发现这只骑兵明显不属于八旗军,那么便只有一个可能了,这只骑兵是关宁军!
所谓的关宁军,是指当初袁承宗主辽镇事时训练的一只军队。这只军队不但有步兵、炮兵,还有全大明最缺的骑兵。
崇祯皇帝为了对抗东虏每年专门征收几百万两辽饷,好吃好喝的供养着这只关宁军。
可关宁军在让人失望这件事上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
蓟辽总督换了不知多少任,可关宁军在对八旗军野战几乎没赢过,基本见到八旗军杀来掉头就跑,也就是敢凭借坚城龟缩防守。
这样的关宁军不知道坑死了多少人,崇祯皇帝却仍然捧在手心里怕化了。
李自成对关宁军本是极为不屑的。但今日关宁军却改变了他的这一看法。
从方才的对决来看,关宁军在气势上并没有输给三堵墙多少,反而在狠辣上更胜一筹。
这是怎么回事?
李自成却不知道吴三桂统领的关宁铁骑在降清后一直被驱作先锋攻城略地,即便是怂包一群这么多场胜仗打下来也打出来信心了。
加上剃发留了辫子之后下意识的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旗人,那种加持的信心更是驱动他们冲锋的动力。
骑兵对冲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波冲阵。十次对冲有九次都是一方将另一方的阵型直接冲散。
而现在的情况是双方旗鼓相当,关宁军和三堵墙对冲了一个五五开。
这是极为罕见的。
但李自成却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并据此去想应对之法。
如今双方骑兵缠在一起,就如同陷入泥塘的牲口一般根本发挥不出实力。大多数的情况是你朝我砍一刀,我朝你刺一矛。
失去了速度,骑兵的威力大减,甚至还不如步兵在白刃战中的作用。
“玉峰,你带一队人马尽量挤出一条路来,往鞑子帅旗的方向!”
这种时候主动求变是最好的选择。李自成双眼眯起,沉声冲不远处的田见秀吩咐道。
只要田见秀能够吸引走一部分关宁军,李自成便有空档可以利用了。
大军转移是艰难的,尤其是在山区。
过一线天后,顺军沿着崎岖的山路走了几十里,天色已经彻底黑了下来。
别看他们走了几十里,实则都是九曲十八弯的山路,距离下山还远的很。
李自成下令就地扎营。他们扎营的地方在一处矮原,相对来说地势比较平坦,足够大军驻扎。
但因为舍弃了绝大部分的粮草辎重,大部分顺军士兵是没有营帐去搭的。
他们只能生起篝火凑在旁边取暖。
漫漫长夜,天气又这么冷。若是再不生火,真有可能冻死人。
顺军士兵们都很疲惫,相互靠在一起,闭上眼睛没多久就都睡着了。
对他们来说休息的是时间是极为难得的,能多休息一刻是一刻。
翌日一早,还得继续赶路。
夜晚是静谧的,除了火焰烧的干树枝噼噼啪啪的声响再听不到什么。
李自成合上了眼睛,准备小憩一觉。
这些日子来他没有一天睡的超过两个时辰,眼睛早已熬的通红布满血丝。
可他闭上眼睛刚没多久,便听到震耳欲聋的马蹄声。
李自成下意识的睁开眼睛弹身而起,借着火光定睛去瞧,只见一只骑兵朝营地气势汹汹冲杀而来。
那只骑兵每人手中都攥着一只火把,远远看去犹如一条火龙。
李自成大骇,他当然明白在这种时候杀出的骑兵只可能是清军。
可是清军是怎么寻到他的踪迹的?
李自成顾不得去想这些,连忙吩咐麾下大将准备应战。
田见秀等人反应也足够快,须臾的工夫便完成了动员工作。
顺军士兵们都明白事到如今他们已经没了退路,只有杀出重围才能活命。
由于实在天色太黑,李自成看不清来人属于清军的那一部分,但下意识的感觉应该不是八旗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