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高桂英的选择(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振南明 一袖乾坤 2346 字 9个月前

阿济格猛攻陕北时高一功和李过率部驻防在榆林。

后来李自成作出放弃陕西的决策,带领一支军队辗转河南来到湖广。

这支军队里却没有陕北的李过、高一功。

不过后来高桂英得到消息,李过,高一功也率部撤离,走汉中进入了四川。

四川如今的局势也十分复杂,明军,西军,当地的大小土司。

李过、高一功这么贸然的进入四川,处境十分凶险。

在高桂英看来,李过、高一功最好的选择就是尽快离开四川这个是非之地。哪怕是沿江而下来到湖广都比夹在明军、西军、土司兵中间的好。

“皇后,我们等不了他们了,他们要来湖广早就来了。”

刘体纯一句话把高桂英拉回了现实。

是啊,他们如果能来湖广早就来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把顺军的这点香火保存下去。

“好吧,我们去长沙!”

高桂英最终下定了决心。

“不过我与诸位约法三章,咱们去到长沙后不能再像以往那样烧杀劫掠,不然将来怕是无法与明廷商谈归附之事。”

这是高桂英最担心的地方。

顺军毕竟是流寇出身,有地盘的时候还好,恢复了流动身份后怕是又把那些积弊暴露出来。

今日不同往日了,往日有李自成在,便是再难也能把大旗重新竖起来。可现在李自成已经不在了,顺军必须夹起尾巴做人。

“皇后,你就放心吧,弟兄们心里有数。”

一直默不作声的袁宗第终于说话了。

他在这次清军围剿之中损失惨重,麾下只剩下了两千多人,即便是想像以前那样大肆劫掠也做不到了。

“咱们不抢府县,黑吃黑好了!”

综合考量了一番,朱慈烺还是觉得湖广的局势更复杂,更严峻。

派系林立的问题如果不解决,湖广随时都是一个炸药桶。

朱慈烺要做的就是使朝廷在湖广拥有绝对的权威。督抚重臣代表朝廷,代表天子,必须具有说一不二的威势,而这需要军队撑腰。

思来想去朱慈烺还是觉得应该把黄得功派往湖广。

此人对于朝廷的忠心没有任何问题,又有能力和威望可以压服众将,对金声桓、马进忠也是一个牵制。

至于留守南京的五万神策军朱慈烺准备用作机动兵力,针对局势随时调往各处救火。

山东方面嘛朱慈烺暂时也拨不出更多的人手。

不过他打算下一道圣旨给登莱巡抚张肯堂,命他随时保持与高杰、秦拱明等总兵的沟通。若是东虏南下,则必须第一时间率兵救援。

因为历史原因,整个山东半岛被朝廷人为的划分成了山东镇、登莱镇两个镇。

这种情况下通常会出现扯皮。

朱慈烺下这道圣旨就是为了告诉张肯堂,抗虏无小事,必须团结所有可以团结的力量。如果张肯堂推诿不去救援山东镇,朱慈烺绝对不会轻饶。

算上登莱镇的兵力,山东的军队也有近十五万了,勉强达到了高杰的要求。

朱慈烺之所以没有将手中的五万神策军派出就是因为顾及到将来可能不止一个窟窿要填,手中有兵才能更好的救火,不然只能望火兴叹,甚至葬身火海了。

至于这仗究竟要怎么打,还得打起来再看。

朱慈烺现在能做的也只是未雨绸缪。

只希望堵胤锡那里不要让他失望,尽早招降顺军余部吧。

得知李自成的死讯后,刘芳亮、刘体纯、左光先、袁宗第等人悲痛不已。

他们几经辗转最终和田见秀、高桂英汇合。

摆在他们面前首要问题便是何去何从。

清军虽然已经退兵短时间内不会威胁到众人的安全,可顺军早已不是当年的顺军,几十次败仗打下来兵员折损严重。屋漏偏逢连夜雨,又赶上李自成暴毙,整个顺军内部群龙无首,每个人都很茫然。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高桂英。

她毕竟是李自成的妻子,是大顺朝的皇后。听她的意见总没有错。

高桂英也确实是个做大事的人,强忍着丧夫的悲痛召集众将商讨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