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天子巡边(第二更!)

振南明 一袖乾坤 2331 字 9个月前

天子是在告诉他其一切举动都被天子看在眼中,叫他恪守为人臣子的本份呐。

高杰心道还好他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陛下真是高深莫测,深不可测!

“贝勒爷,前面就是清河了。还请贝勒爷下令大军在清河稍作休整,补齐粮秣。”

石廷柱一手控着马缰,一手指着远处的一座城池朗声说道。

大军渡过泸水后,控制范围内最后一座大城便是清河了。

他建议在此补齐粮秣,毕竟再往前走就是明军控制范围了。

明军一定会奉行坚壁清野的策略,不给清军打粮的机会,

那么,清军必须得带够至少一个月的口粮。

勒克德浑统领的这支大军其实是支杂牌军。

其中既有蒙古八旗、汉军八旗,也有大部绿营军。

这种多方混合起来的军队往往会存在号令不一的情况。

尤其是勒克德浑本身并没有太多领兵经验,缺乏威望,若是一路顺风顺水还好。一旦出现问题,将会非常棘手。

这也是石廷柱建议勒克德浑在清河稍作休整的另一个原因。

孔有德、耿仲明等两个汉人藩王统领的天佑军攻取目标是乐陵、海丰,由于随军带着红衣大炮的缘故,行军速度会拖得很慢。

而多铎统领的满洲八旗精锐却全部都是骑兵,又没有太多辎重携带,行军速度只会比勒克德浑的这支杂牌军快。

石廷柱的意思是等多铎率领的精锐对德州发动攻势,勒克德浑再不紧不慢的率部攻打临清。

这样明军内部的驻防兵力肯定会向德州倾斜,勒克德浑打起临清来也会更为轻松一些。

在石廷柱看来清军拿下山东不过是早晚的事情。可利益分配就完全不好说了。

勒克德浑要想在山东战场分上一杯羹就必须耍一些小心眼,不能太实在了。

勒克德浑如何不明白石廷柱的意思,他微微颔首道:“那好便传令下去大军在清河稍作休整,待补齐粮草再向临清行军!”

朱慈烺对山东防线很有信心,一些明军将领却未必是这么想。

但天子御驾亲征后,山东便成了必守之地。毕竟天子行在就在济南府,他们总不能坐视东虏在齐鲁大地肆意烧杀劫掠吧?

朱慈烺要达到的就是这个效果。

只要有他这个皇帝坐镇,将士们就一定会效死力。

不过处理政务确实是一件麻烦的事情。

朱慈烺刚刚十六岁还没有皇嗣,自然不可能让太子监国。

所有重要的奏疏都必须从南京送到济南,呈递给天子御览。

好在南京距离济南并不算太远,一来一回不至于延误太长的时间。

除了即将在山东爆发的大战,朱慈烺最关注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湖广,一个是四川。

令他稍感欣慰的是这两个地方暂时都没有爆发大战的趋势。

张献忠的话还能用坐山观虎斗来解释,阿济格真是理解不能。

难道这厮和多尔衮之间起了什么矛盾摩擦?

总而言之,这对驻守在山东的明军来说是一件好事。他们只需要应付眼下的大战,不需要为其他事情分心。

如果从整个山东的地理位置来看,青州府是绝对意义上的地理中心,但济南府却是政治中心。

朱慈烺选择在此地驻跸,也是考虑到距离北线诸城较近。必要的话,他可以随时移驾至临清、甚至是德州。

朱慈烺不是那种只会躲在后方看将士们搏杀拼命的脓包皇帝,而是一个敢于来到前线鼓舞士气的圣明天子。

在济南府驻跸了三日后,朱慈烺决定先去临清巡视一番。

此地乃是高杰驻防,里里外外有数万精兵把守。

作为大运河上重要的枢纽,临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正是朱慈烺下旨命人切断临清以北运河漕运,使得江南的米粮无法运输至北直隶。

满清这么急着攻打山东,恐怕也是为了取得大运河的控制权从而运输粮食到北边。

高杰得知圣驾移至临清,提前做了悉心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