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骑墙的郑芝龙(第二更!)

振南明 一袖乾坤 2323 字 9个月前

多尔衮见多铎一副得意忘形的样子就来气,狠狠瞪了他一眼道:“你这是运气好,若没有郑芝龙你怎么办?去朝鲜、漠北刮地皮吗?你就是掘地三尺又能掘出多少来?”

“十四哥,你干嘛总说丧气话啊。我好歹领兵去打了,要不是勒克德浑这个废物拖后腿山东早就拿下来了。阿济格倒好,连出兵都没出兵,跑到草原去抢马。你不说他倒是说起我来了。”

见多铎仍在顶嘴,多尔衮差点气得背过气去。

深吸了好几口气他才平复下来心情,沉然说道:“本王不想和你吵。这件事便交给你去办了,办不好两罪并罚!”

“十四哥,我办事,你放心!”

多铎拍着胸脯保证道:“不过,能不能叫郑芝龙这厮送些造船的工匠过来?听说这一次我去打德州时,登莱的军队都被抽调空了,若是有一支水师能够奇袭登州,说不准可以直接拿下山东了。”

多尔衮微微眯着眼睛,细细品着多铎的一番话。

多铎的建议不是没有道理,水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初在辽东时八旗军就是吃了毛文龙的亏。

毛文龙占据了皮岛等岛屿,对八旗军采取了游击战术,让八旗军疲于奔命。

往往是八旗军刚刚赶到毛文龙作乱的地方,提前得到消息的毛文龙便坐上船跑路了。

八旗军只能望洋兴叹,一次又一次的被耍。

若不是袁崇焕斩了毛文龙,东江镇分崩离析清军在辽东的形势绝不会像后来的那么好。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

多尔衮自然不想在水战中全面落败。

他已经意识到与明军的对决不是一两个月能分出胜负的,那么发展水师便显得十分重要了。

“问题是郑芝龙愿意吗?”

毫无疑问郑芝龙现在是在骑墙,他既不公开的叛明也不与大清撕破脸,之所以愿意卖粮食给大清是因为有利可图。

可送船匠给大清他图的是什么?

“陛下,臣建议派四川白杆兵前去平叛。”

路振飞一字一顿的说道。

朱慈烺身躯微微一震,深吸了一口气道:“说下去。”

“陛下,重庆原本的官军和文巡抚带去的袁宗第、刘芳亮等部需要对抗献贼不宜轻动,四川可堪一用的只有白杆兵,陛下不妨给秦夫人下一道诏书,命其号召子弟积极参军。”

路振飞一口气说完,双手束立恭敬的等着朱慈烺做出决断。

朱慈烺却是陷入了沉默。

他不是没有想过用白杆兵,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征伐,秦、马两家还能拉出多少子弟来?

所谓的四川白杆兵指的就是石砫兵。

秦良玉的是四川忠州人,而他的丈夫马千乘是世袭的石砫宣慰使,也就是土司。

虽说同样是土司,可秦、马两家对大明可谓是忠心耿耿,但凡朝廷有需要,秦良玉都会令兄弟、子侄积极响应。

播州之乱、奢安之乱时秦、马两家的子弟兵都曾追随朝廷平剿叛乱。

浑河血战、抗击张献忠、进京勤王抗击清军的各项大战中也都有白杆兵的身影。

一次次的大战令秦、马两家的子侄损失惨重,以至于秦拱明去山东德州时身边只能拉出五百个白杆兵。

朱慈烺当时实在是不忍心再看到如此忠义臣民战死沙场,便也没有对秦拱明下什么严令,准许其在德州自行募兵。

后来秦良玉来到南京,朱慈烺也是大力宣传她对朝廷的忠贞,甚至命其去皇明军校讲学,培育皇明有为青年的拳拳爱国之心。

但朱慈烺却是从未想过让秦家、马家人为大明再次流血啊。

毕竟他们为大明流的血已经太多了。

可路振飞的一番话让他动摇了。

虽说明军刚刚在山东获得了一场大胜,逼得多铎退兵,但形势却远没有好到可以庆祝的地步。

四川有个张献忠虎视眈眈,云南又频出叛乱,一个处理不好就很可能出现大火燎原的情况。

朱慈烺天人交战了好一番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