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不完全是因为他看好土豆,而是看上了第一年种植土豆免缴赋税的政策。
这里面其实是有不少的漏洞的。
官府说第一年允许芫化村的村民进行混种,只要种植了土豆就不用缴纳赋税。
从第二年起必须全部种植土豆才能继续免税。
但其中并没有说第一年混种中土豆种植的比重啊。
如果只用一成地来种植土豆,其余的都种高粱或者麦子,岂不是占了大便宜。
要知道哪怕是这一成地种出来的土豆都不能吃,光是那九成地免缴的赋税都赚回来了。
何况万一那土豆真的像里长说的那么好呢?
那不就是大赚特赚了吗?
那可是连续三年免缴赋税啊。
省下的钱存起来都够给儿子讨个媳妇了。
何老汉思量了再三,还是觉得自己有远见卓识,不像自家婆娘和儿子只盯着眼前那点利益。
“俺决定了,头一年只拿出一成的地种植土豆,这样即便是亏也亏不了多少。但是却可以免缴一成的赋税。如果土豆不适合吃俺们大不了来年不种了就是。”
何老汉在家里一言九鼎,他一出口何刘氏跟何大牛都不支声了。
过了良久何刘氏才怯生生的说道:“孩子他爹,那别家怎么个说法你不去打听打听?”
何老汉嘴一撇道:“瞎咧咧个啥呢,别家怎么样和咱家有啥关系。再说了,里长说了三日后在村口集合商议,到时候就都知道了。”
何刘氏这下不敢再说了,却是捅了捅儿子。
这小动作自然被何老汉看在眼里。
他没好气的斥责道:“有啥说啥,你让孩子顶缸算啥。”
何刘氏叹声道:“孩子他爹,俺总觉得这件事有点蹊跷,要不咱们别出头了,先看看再说?”
何老汉却是哼了一声道:“看?看什么看?这么好的机会,你一看看机会就从身边溜走了。这件事俺决定了,这土豆俺种定了!”
青州府,昌乐县。
芫化村的村民何老汉总觉得今天过得晕晕乎乎的。
打一清早,村里的里长就把全村人叫到村口,说是官府将会推行新的赋税征收方式,要给大伙儿宣贯。
这倒也没啥,别管是谁当皇帝,这赋税肯定是少不了的。
谁要是敢逃缴皇粮,肯定被官府派人拿去衙门狠狠打一顿板子,打的皮开肉绽屁股开花。
李闯王当初倒是宣称不纳粮,只抢地主官绅的银子,可到头来也是一场空,连自己都丢掉了性命。
所以啊老百姓也不要想那些虚头巴脑不着边际的事情了。该纳粮就纳粮,该缴赋税就缴赋税。
但凡是有一口吃的,这日子就能过得下去。
大明朝最早是收粮交税,万历一条鞭法之后改成交银子。唯一的区别就是要把粮食先卖掉换成银子再缴纳,就是有时候会被奸商加价贱卖粮食,吃了哑巴亏。
里长卖力的宣贯,何老汉和其他村民一样十分耐心的听着。
这改来改去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官府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呗。
谁曾想里长说了一大段之后语出惊人。
官府竟然允许芫化村免交赋税三年。
当然,这是有条件的,芫化村的村民必须种植一种叫做土豆的东西。
尽管里长给村民们展示了土豆的实物,可一众村民们还是窃窃私语,觉得这事情不太靠谱。
这土豆看起来脏兮兮的,就跟个石头似的真的能吃吗?
而且为什么从前从没有听说过?
麦子,小米,高粱,都是芫化村村民们经常种的,可这土豆便是村里最有见识的老人也没见过。
里长苦口婆心的说了一通见众人态度冷淡,遂咬了咬牙命人取来一口大锅,在村口架锅生火亲自做起菜来。
他把土豆切成了丝,又准备好了油、醋、蒜,一股脑儿倒进锅中,最后又把土豆丝倒了进去翻炒起来。
一众村民皆是瞪圆了眼睛,紧紧盯着里长的一举一动。
这玩意竟然能炒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