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竹篓子缒到平地上时孙可望悬着的一颗心才算是落地,长出了一口气。
他从竹篓子中跳出,缓步朝西军阵营走去。
“我是孙可望,不要放箭!”
他连声高呼,生怕西军动手。
“孙可望?”
张定国默念了几句,觉得这个名字十分熟悉
等等这不就是义兄的名字吗!
只是因为这些年来义兄一直用张姓,孙可望这个名字再没有用过,才会使张定国一时觉得有些陌生。
义兄竟然真的活着!
张定国心中一阵狂喜,可没过多久他心中的狂喜便一扫而空。
义兄如果还活着那么只能证明一件事,那就是他投降鞑子了!
难道他这是替鞑子来做说客的?
张定国只觉得心中憋闷不已,就要上前问个究竟。
“将军,小心有诈啊!”
亲兵在一旁提醒道。
“无妨,我走到安全的距离停下就是。”
张定国振了振甲胄,迈开步子朝孙可望走去。
他走到距离城墙两百步的位置停了下来。
在这个位置弓箭无法对他造成威胁,再往里走可就说不好了。
他停下来等孙可望,孙可望也十分自觉的往前走。
此刻他是有求于张定国,自然是不敢托大。
孙可望越走越近,渐渐的能够看清张定国那张熟悉的脸。
只是那张脸上满是不解、困惑、愤怒,让孙可望都不敢抬起头来。
孙可望走到距离张定国十步的地方停了下来,长叹一声道:“定国啊,为兄没能守住成都让你失望了。”
张定国摇了摇头道:“义兄难道真的投降鞑子了?”
“我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当时城中已经失控,清军又控制了城门。我若再行抵抗,怕是会引得清军屠城啊。为了保全城中百姓,我只能选择投降。”
孙可望的这番话若是骗骗一般人或许还行,但要想骗过张定国是不可能的。
朝夕相处这么多年,他太了解自己这个义兄了。
孙可望是那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的人,怎么可能顾及城中百姓的死活?
孙可望出现在了成都城头上。
他扯着嗓子大声喊道:“定国,不要打了。为兄没有死!大清是天命所归,你还是尽早投降吧!”
战场之上十分嘈杂,张定国根本听不到孙可望的呼喊。
孙可望见状直是急得满头大汗。
贝勒爷可是把招降张定国的任务交给了他,如果他不能把事情办妥,在博洛心目中的形象肯定会大打折扣。
这可是他降清之后办的第一件要紧事,一定不能办砸!
孙可望咬了咬牙,命令一百名士兵齐声高喊方才他说过的话。
这些都是他的亲兵,自然遵命执行。
上百人齐声高呼声音自然很大,张定国也听到了。
只是他的第一反应是这一定是清军的阴谋。
义兄肯定会死战到底怎么可能投降?
鞑子想要扰乱军心,当真是可恶至极。
张定国怒吼道:“继续进攻!”
大西军士兵如潮水般压了上去,孙可望见状直是要气晕了。
这个张定国怎么就那么死心眼呢?
难道要让他亲自出城才肯相信?
当然孙可望很清楚如今这个局势,博洛是不可能同意他打开城门的。
毕竟他刚刚降清,还没有经过什么考验。
而他和张定国又是义兄弟的关系,可谓是同气连枝。
万一他只是在演戏骗开城门,然后和张定国里应外合再次夺回成都,清军可是连哭都没地方哭去。
站在清军的角度有此顾虑是理所当然的。
可问题是孙可望连一丝一毫这样的想法都没有啊。
自打他见识了清军强大的战斗力后,内心深处便是自卑的。
即便骗开城门,放张定国大军进城又能如何?巷战就能打得过清军了吗?
这不是自欺欺人是什么?
此刻孙可望只想紧紧抱住清军的粗腿,挣得一番功业好荫蔽子孙。
至于旁的事情他根本不想去考虑。
“来人,把我缒下城去!”
无奈之下孙可望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感到惊讶的决定。
就连他的亲兵都感到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