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图穷匕见

振南明 一袖乾坤 2356 字 9个月前

豪格阵营见肃宁如此威风皆是神气了起来。

看这架势简直能把多尔衮直接骂的吐血而死啊。

“真是一条好狗。”多尔衮淡淡道:“但是你忘了一点,会咬人的狗不吠。而你现在已经吠了,所以你最多只能算是一条死狗。”

多尔衮顿了顿,继而接道:“你们是想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吧?明面上你们在此弹劾本王,实际上却调换了皇城的禁卫,打算来一出宫廷政变。本王说的可对?”

肃宁闻言脸色霎时变得惨白。

他们确实是这个打算。

当初豪格制定计划时,就是先让肃宁为首的一干人在大朝会上弹劾多尔衮,吸引其注意力拖住时间。与此同时豪格会将宫中的禁卫军全部调换,然后来一出闪电战解决多尔衮兄弟。

这个计划在肃宁看来天衣无缝。但不知怎的竟然走漏了风声,被多尔衮提前得知。

难道说肃亲王身边有多尔衮安插的细作?

想到这儿肃宁不由得头皮发麻。

若真是这样的话,那岂不是说豪格的一举一动都被多尔衮看在眼里?

这真的是太可怕了。

“你不说那本王来说好了。”

多尔衮冷笑一声道:“豪格素来对本王不满,认为是本王抢了他的皇位。殊不知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本王只是代为摄政而已。你一口一口独夫暴君,置陛下于何地?”

多尔衮的这番反击可谓狠辣,他抓住肃宁言语之中的失误大做文章,直指其蔑视皇帝。

多尔衮确实为了皇位和豪格争得你死我活,可现在大清毕竟是有皇帝的,这个皇帝就是顺治。

虽然是傀儡,但那也是皇帝。

肃宁的说法已经把豪格的狼子野心显露无疑。

而多尔衮反倒是因此获得了一个辅佐君王的贤明王爷的形象。

眼瞅着局势有些不对劲,豪格忍不住了。

他亲自站出来发声道:“摄政王此言差矣。本王从未对陛下有任何不敬。倒是摄政王手攥权柄不给天子亲政。敢问是何居心?你凭什么?”

他虽然对多尔衮提出了质疑,但底气明显不足。

多尔衮也看出此点,淡然一笑道:“凭什么?凭实力!我们满洲人信奉强者为尊。谁的实力强谁的拳头硬谁便能受到尊敬。本王之所以能够当这个摄政王自然是因为本王的实力强。本王便是把这个摄政王的位子让给你来坐,你敢坐吗?”

大朝会如期举行。

因为顺治年幼,多尔衮以摄政王的身份出席大朝会。

和普通的朝会不同,大朝会并不是用来议事的,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仪式。

参加大朝会的文武官员一大早就进入了皇城等候。他们身上经过严格的搜查,确保没有携带刀弩。

亲王、贝勒站在队列的最前端。之后是满洲武将,再之后才是汉人文臣和将领。

所有人都冻得够呛,不住打着哆嗦。

在入关之前满洲贵族还是很能吃苦的,身子也极为耐寒。

可自打入关后他们便被关内的花花世界所吸引,整日纸醉金迷声色犬马,迅速的腐化。

常言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要想让这些满洲贵族重新回到那种吃苦的状态是不可能了。

至于汉人官员就更不必说了。

他们的身子本就羸弱,站在这皇城之中犹如一根根随风飘荡的野草一般。

所有人都盼望着这该死的大朝会早些结束,然后他们就可以回到暖意洋洋的家中,一边烤着火盆一边熏香品茗。那可比在这寒风之中挨冻好的多。

过了良久还不见摄政王来,便有人小声抱怨道:“摄政王不会因为天气太冷没起来床吧?”

说这话的人当然是一个满洲将领。也只有他们敢说这话。

同样的话若是换做汉人来说,恐怕早就被拖出去五马分尸了。

终于在所有人的耐心几乎耗尽之时,多尔衮姗姗来迟。

看到摄政王的仪仗,众人皆是松了一口气。

早些走完这个过场,大家各回各家。

依例,宦官狠狠的对着青石板抽起了鞭子,这意味着大朝会的开始。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宦官用十分尖细的声音喊道。

清廷虽然取消了司礼监等内宫诸监,但太监还是要用的。

大部分的太监都是原先明廷的小黄门,一些心腹是从沈阳带来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