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叛乱平息

振南明 一袖乾坤 2377 字 9个月前

按照惯例这些叛军士兵不会再在一线军队做事,而是会被发配去做挖矿似的苦役。

能够保住性命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在清剿丁魁楚府邸的过程中,袁继咸发现这位前两广总督聚敛了数百万两白银,是真真切切的富可敌国。

虽不如郑芝龙那么夸张却也是十分可怖了。

怪不得丁魁楚可以迅速的拉起一支叛军,原来是家底殷实啊。

这些银子袁继咸当然不敢擅自处理。他命人把这些银子封存,一并押解北上准备送交国库。

虽说大明现在的岁入远远超过崇祯年间,可几百万两白银仍然不是个小数目。

圣天子一定很高兴看到收入这么大一笔银子。

广东的局势基本已经稳定了下来,袁继咸准备再过些时日等到天子把新的两广总督人选拟定就率部回到江西。

他是人臣不是军阀,自然不能在广东久留惹人非议。

不过还有一事袁继咸有些放心不下。

那就是壕境的佛郎机人。

这些佛郎机人早年间漂洋过海来到广东,也不知怎么买通了当地官员便在壕境安顿了下来。

这一待便不走了。

经过佛郎机人苦心经营,壕境如今已是广东一块非常重要的地带,防御性甚至比广州城还要强。

这对大明当然不是什么好事。

虽然佛郎机人口口声声说仰慕大明文化,愿意与大明和睦相处,可实际上他们却是在踩着大明的土地吃着大明的资源,把佛朗机炮高价卖给大明。

袁继咸觉得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隐患。只不过历朝天子都没有重视罢了。

当今天子天纵英明,雄才大略不亚二祖。

袁继咸觉得收复壕境的时候到了。

圣天子绝对不会容忍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有一群红毛鬼作威作福。

袁继咸觉得平定叛乱是一个契机。若是放到以往朝廷不好发难。但现在不同了。因为袁继咸发现清剿的武库之中有不少大炮正是佛朗机炮。

这至少可以证明佛郎机人有卖火炮给丁魁楚。

这种事情可大可小,往大了说便是等同叛乱谋反。朝廷当然可以有理由出兵壕境教训一番这些资助叛军的佛郎机人。

若能借机收复壕境,对朝廷来说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朱由榔内心还是有些挣扎的。

可是他十分清楚现在除了安南人不会有人愿意帮他。而安南人肯定不可能白白帮忙,只有许以厚利他们才会出手。

或许等到他登基称帝,休养生息个十几年可以再打回安南去,届时把割让的土地一并收复?

朱由榔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

无论如何他不能这样坐以待毙。

安南人也好,鞑靼人也罢。只要能够帮助他朱由榔登上大位,那就是值得信任的盟友。

当初唐肃宗不还向回鹘借兵平定安史之乱呢吗?他给予回鹘人的回报可是任意劫掠长安城中的金银百姓啊。

但这并不影响唐肃宗成为平定安史之乱的中兴之主。

成王败寇,这是所有人都逃不过避不开的准则。

“好吧,本王这就给安南方面写信。”

朱由榔终于下定了决心。

郑芝龙弃守仙霞关。

朝廷大军得以长驱直入闽地,一路上畅行无阻。

很快除了泉州、福州之外的福建诸地都被朝廷控制。

就连郑芝龙老巢所在地泉州也只是做了一些象征性的防御抵抗,并没有那种决一死战的气势。

这让统领大军的郑成功很奇怪。

在与进驻汀州的黄得功商议一番后二人决定立即攻打泉州。

郑成功对泉州的地形地势十分了解,理所当然的充当了向导的角色。

此时朝廷大军气势如虹,席卷而下叛军无不望风披靡。

郑成功渐渐发现与他们交战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真正的主力似乎已经撤走了。

他一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直接杀到了南安镇。

事实也证明了他的猜测。

这个郑氏家族的绝对中心并没有多少守军,几乎所有精锐都被撤走。

郑成功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父亲很可能已经决定放弃福建,逃亡海上了。

虽然对朝廷的平叛来说这并不是一个最好的结果,因为大海茫茫是不可能追击的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