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突厥野史

轿夫抬起轿子湮没在人群中。李鸿儒盘腿坐在暖烘烘的炕上,手中捧着一本杂志看着,齐成在他对面端坐,窗户开着一条小缝,透过窗子能看到外面热闹的大街。他喝了一口温酒,对李鸿儒说道:“明日突厥汗国的颉利王子将率领使团抵达京师,估计舅舅这次不会放过你了。”

“我要准备科举,父亲又不是不知道。再说了,朝中又不是没人,硕王您不就很合适吗?”

李鸿儒一身儒雅斯文,但是跟齐成比起来,他的儒雅多了两分书呆子气,但是你要真把他当成书呆子那就大错特错了。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李鸿儒从小就拜尽名师,融百家所长,并且他的性格与那些呆板的书呆子大不一样,沉寂多年只是为了补充自己。有鸟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

丞相的独子,岂会是等闲人物?

此刻看他捧书心无杂念的样子,好像真的是个懂事听话的斯文人一样。齐成知道,他只是不屑与过早暂露头角。宣帝喜欢的是低调内敛。他今年二十有二,盯着他说亲的人排队能从东市排到前门去,但是他不着急,相夫人也不着急。

所以大家都在等。

“这可是个苦差事,,容易吃力不讨好,没有鸿儒兄帮衬,我怎敢应下来!颉利王子是木杆汗王选定的继承人,既不能怠慢,又不能过于热情,这个度可不好把握!”

身为皇子不能有半点差错,所以他才犹豫。

李鸿儒从书中抬起头来,笑了一声打趣道:“富贵险中求,赈灾的时候硕王爷一招瞒天过海,用的很成功。突厥谴使议和无非两个目的,一是为了粮食。今年北边酷寒,冻死了许多庄家牛羊,他们的百姓吃不饱饭,政局不稳。二是为了打探我大齐的虚实,试探皇上的态度。短短十几年间从柔然的炼铁奴,到如今的汗王室,突厥人可不是吃素的!”

对他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言论,齐成并不赞同:“我大气的军队也不是好惹的,戚容突厥人放肆?”

李鸿儒笑了,对他的态度不置可否,说不定他心中明白,但是嘴上不承认而已。他扬了扬手上的书,随意道:“所以说多看看书还是有益的。”

他把书合上,封皮竟然是羊皮卷,书的做工文字,不是汉字。齐成好奇的拿起来翻了几页,惊奇道:“这是突厥文?”

关于突厥的文字他虽然没有涉猎,但曾在卷宗中翻阅过,在突厥崛起之前,他们的文字几乎就要绝迹,这本羊皮书是一本突厥野史,讲述的是阿史那家族的崛起史。齐成大概翻了一遍,野史中夹杂着许多半真半假的鬼神故事,并不可信。但是野史中记载,突厥的祖先是从狼肚子里爬出来的狼人,这一点,他倒有几分相信。

“鸿儒兄的意思……是不接这个烫手山芋?”

但是什么风头都被珉王抢去,他有点不甘心。李鸿儒劝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尤其,皇上的身子如今还硬朗,风头太盛反而容易被猜忌。”

齐成恍然道:“看来我确实需要多读书了。”一语双关,两人心领神会,这件事便告一段落。不过想起另一件事,齐成深思道:“四弟的遭遇你怎么看?”

李鸿儒抿了口茶水,今天说的够多了,哪怕是亲兄弟还要彼此防备猜忌,他虽然跟齐成是表兄弟关系,他爹身上也贴着硕王的标签,但是凡事留一手,太聪明反而不妙。

“坊间流言听听就算了,具体的事情,我没参与进去,不敢胡说。硕王真以为我是个百事通,足不出户就知天下事啊!太高看我了!”

齐成笑道:“我真以为鸿儒兄是百事通,什么事情经你一说我就豁然开朗了。行了,你难得出来一趟,咱们兄弟两个今天不醉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