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钦小心翼翼的回道:“回皇上,硕王顶照顾十一皇子呢,让十一皇子管粮草,可是十一皇子硬要上战场。他从普通的步卒做起,身上累积的军功现在都够封一个前锋将军了!”
他想说的是几个皇子里面,十一皇子最有打仗的天分,但是上面有硕王和四王爷压着,年龄又小,没办法往上游走。但是从零开始,才更加锻炼人。
宣帝露出几分兴味,追问道:“是吗?让他当前锋将军,会不会有危险?”
到底是亲儿子,他还是很忧心的。
“十一皇子年龄虽小,但做事稳扎稳打,有硕王爷照顾着,怎么会真的让他去做前锋将军冲锋阵前!十一皇子曾一人屠杀突厥一直小分队,厉害着呢!”
为了逗宣帝开心,高钦把自己从别处听来的消息告诉宣帝,宣帝心里乐呵,感慨道:“这些消息怎么没往宫里送?朕都不知道。”
君心难测,高钦组织好语言回道:“皇上,这些奴才也是从市井间听来的,具体的奴才也不知。梅妃娘娘肯定知道,做娘的总是担心自己的儿子……”
他本意是想劝宣帝去梅妃娘娘宫里歇歇,没想到宣帝听到这番话后直接转身离开,嘴里还喃喃道:“做娘的总是担心自己的儿子,这话说的没错。”
怀里还揣着圣旨的高钦赶忙闭嘴,暗中抽了自己一巴掌,小心翼翼的跟在宣帝身后。
“后苑的梅花开了吧?咱们去看看。”
后苑在御花园最里面,宣帝突然来了兴致,高钦也只能陪着。路程遥远,看宣帝的意思是走路过去,高钦默默地走在前面引路掌灯。
万籁俱寂,御花园里只有雪色,再往前走,才看到了一点暗红隐在雪色下面。梅花还只是花骨朵,应该还没开,宣帝有点失望。
“皇上,咱们摘两枝梅花回去插在花瓶里,屋子里暖和,说不定明天就开花了。”
身为奴才,要时时刻刻感知主子的心意,高钦出的这个主意极好,但是已经来了,宣帝不死心的往林子里面钻了钻,想找出一两支开花的。
却不想,梅林里竟然有人。
“好消息坏消息?”
陈国公深夜进宫,看见他的第一瞬,宣帝急急忙忙的穿了衣服,这两日他睡也睡不安稳,吃也吃不下去,日渐消瘦。朝中同他一样的大臣比比皆是。
不知道多少人随之准备着夜半起床逃命去。
齐骜守在北城门就没下来过城楼,有什么消息都是护国公去打探汇报,有什么动静他第一时间进宫汇报。
高钦急急忙忙的掌灯,护国公赶忙上前回道:“南城门暂时还没有消息,北城门要遭,那个叛臣江童已经打到城楼上了,皇上,为预防万一,需尽快调兵守护皇宫!臣特来向皇上请旨出城,去调东营十万大军回来解京城危机!”
他自知东营无将,没有调令便无人敢出兵,京城危急,若再不调兵,恐怕酿成大祸!
宣帝沉默片刻,立刻吩咐道:“高钦,去取虎符来。”
“臣定不负皇上所托!”
护国公立刻跪地叩谢皇恩。同是领兵,他为何深得宣帝信任无半分猜忌也是有原因的。靖国侯的兵权虎符掌握在自己及手上,随时有调兵的能力。而护国公则是把虎符上交给宣帝,用时方来请旨,东营无权,宣帝自然不会忌惮。
再加上护国公夫人是宣帝的姑母元尚公主,沾着皇亲,宣帝历来器重护国公府。
及到此时才统一调动东营,实在是没有法子的事情。
“卿,早去早回。”
宣帝不放心的交代一句,护国公跪在地上双手接过虎符,再次叩拜。
等他退下之后,宣帝再也睡不着,吩咐高钦研墨,起身来到桌前,洋洋洒洒写了两道圣旨。盖上玉玺之后,愣愣的看着圣旨发呆。
高钦不忍心道:“皇上,您身子康健,这场祸事,很快就会过去的,您何必……”
宣帝把圣旨合上,交给高钦,吩咐道:“把它们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