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上朝

“韩尚书,单是今年入秋以来,就已经发生了数起越狱事件,逃走的都是死刑犯,这些人会严重危害到京城的安危!监狱也不得不修!”

“就连十一皇子也十七八岁了,如果再不给皇子王爷们娶妻,就乱了套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了一个早朝也没有结论,宣帝反而被吵得头疼,把心中原本那点喜意给吵没了。许久没上朝,再加上身子不适,宣帝头疼的扶额,摆摆手。高钦忙上前一步,尖声道:“肃静!”

底下的争论声立刻消停,户部尚书上前一步,为难道:“皇上,不是微臣不肯拿钱,实在是库房里没有钱,今年的税收还要用到边境守军的粮饷,京城禁军、京畿司、东营十万大军,宫中开销,以及诸位朝廷命官的俸禄。连年天灾,也就这两年才稍微好一点,但是突厥入境,烧杀抢掠,这些损失难以计算。”

“单是填补这些窟窿,今年的税收只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韩智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请皇上三思。”

大齐建朝只经历了三代帝王,边境不定,根基不稳,天灾人祸压的人喘不过气来。宣帝觉得异常烦闷,摆了摆手,高钦会意道:“诸位大人,请将奏折呈上。”

立刻有小太监上前将每一位朝臣的奏折收集,宣帝的面色颇有些疲惫,高钦高呼:“退朝!”

“臣等恭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宣帝在朝臣的跪拜中离开大殿。小太监捧了两摞奏折送去御书房。宣帝走得急,高钦快步追上,劝道:“皇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您大病初愈,身子要紧,这些政事等吃过了早餐再处理也不迟。”

宣帝大步来到御书房,高钦指挥着小太监将奏折摆放在书桌前的案几上,挥手让宫人下去。宫女奉上茶水,宣帝端起来大口饮了一口,低头看到茶杯里面泡的是竹叶,急躁的心情瞬间就平静下来。

缓缓咽下散发着竹香的茶水,只觉得喉咙被一只温柔的手拂过,浑身舒坦。见他渐渐平息下来,高钦才敢接着劝道:“皇上,苏娘娘肯定做好了软糯香甜的清粥,要不让苏娘娘给您送些来?”

“微臣以为此法不可行。”齐骜思索片刻站出来反驳道,“父皇,杜家乃叛国之臣,如果将杜家招安,岂不是说我大齐无人?再者,杜晞晨是否真心归顺尚不可知,万一她包藏祸心,我大齐危矣。”

话落,宣帝的目光直直的看过来,他是第一个站出来反驳的,有他出声,朝中反驳的声音立刻大了许多,不再像之前那般清冷无声。

“臣以为王爷说的在理。”

“臣赞同。”

陆陆续续站出来十来个人赞同齐骜的提议,宣帝的目光渐渐变冷,齐骜后背渗出汗珠,察觉到宣帝异样的目光,突然意识到什么,附和他的人越多,父皇就越不喜欢他……

从前父皇从来不会在意他收拢人心,自从那天晚上进宫侍疾……

“父皇,儿臣实实在在为大齐朝廷考虑,为父皇考虑,杜青山死于朝廷的逼迫,虽是自刎,但嫌隙早生,杜晞晨岂是好拿捏之人?还请父皇三思!”

齐骜扑通一声跪下表明忠心,一番话字正腔圆,让人挑不出半点不是,但是他没来由的升起一股心虚。仔细回想,好像……是他任由王妃处置了杜侧妃……

若有姻亲关系,杜晞晨或许会辅佐他支持他,但是杜怡晨死了……他们之间是仇家,如果让杜晞晨回京,定然会成为他的心腹之患!

胸怀私心,在宣帝目光注视下,他不得不挺直脊梁,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后别出了多少汗,棉质里衣贴在后背上,生怕宣帝对他起疑。

大殿里瞬间寂静无声,朝臣们望着大殿前面跪着的笔直身影,再看高台上的帝王至尊,突然明白了什么。已经出列的大臣们如坐针毡,心中忐忑,额上冒汗。趁着旁人不注意的时候,有人偷偷擦了擦额上和汗水。

“你起来吧,此事稍后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