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管家婆

灭明 蓝盔十九 3693 字 9个月前

望着宋玉莲忐忑不安的样子,遂笑道:“就依莲儿,下午我派两名亲兵护着,你去市坊卖两个丫头。”

“是,大人!”宋玉莲方才底下头,无声地笑了。

午饭后,稍稍休息了一会,李自成带着孙梦洁、陈秋蝶去学堂,而宋玉莲在两名亲兵的护卫下,前去市坊挑选了两名十三四岁的俊俏丫头,一个叫小梅,一个叫小兰。

当天晚上,李自成宿在宋玉莲那儿,一番温存过后,宋玉莲喘息初定,趴在李自成的胸口,小心道:“婢子……婢子想和大人说些事!”

“莲儿有什么心事就说吧!”李自成抚摸着他的后背,从上向下,最后在松软的臀部停下来,“莫不是莲儿也怀上了?”

“不是婢子,”宋玉莲的声音更低了,“大人,蝶儿似乎有了!”

“蝶儿有了?”李自成一阵狂喜,“能确认吗?怎么没听蝶儿说过?”

“就是这两天才发现的,应该是怀上了……”

宋玉莲是过来人,她说怀上了,应该可能性很大,这数月之间,之间便有了两个孩子,不管是男是女,只要的自己的骨肉就行,李自成冷静下来,一手捏住她的香腮,“洁儿与蝶儿都怀上了,莲儿霎时也能怀上?”

“大……人……”宋玉莲扭动着脑袋,勉强挤出话语,“婢子正要和大人说,蝶儿已经怀上了,将来婢子要是再怀上……”

黑暗中看不真切,但李自成明显感受到手上的温度正急切上升。

最让宋玉莲纠结的是,自己将来要是生了孩子,这称呼问题如何解决,蝶儿的孩子,可以叫她宋姨,因为她的管家婆身份,但自己的孩子将来如何称呼蝶儿,却是个大麻烦。

叫姐姐,显然不行,他和蝶儿的孩子是兄弟,怎么能将兄弟的娘称呼为姐姐呢?叫二娘或是娘,也是不对劲,他和蝶儿毕竟是一母所生……

李自成也觉得有些头疼,先前只顾着舒爽,倒没想太多,现在宋玉莲提出来,他倒是有些尴尬,难道让莲儿的孩子与蝶儿的孩子永远不相见?

宋玉莲见李自成不说话,显然在思索,便小心地试探着:“大人,要不,婢子还是不要孩子了……婢子也不要身份,宁愿做个管家婆,只要大人让婢子和蝶儿在一起……”

“管家婆?”李自成想想,其实叫什么不重要,无非就是个身份问题,关键是实质,便笑道:“管家婆也可以,不过,那是白天,到了夜晚,还得和蝶儿一样,要伺候本大人!”

宋玉莲忙乖巧地点头,唯恐李自成反悔,他早就是李自成的女人,此生都逃脱不了,她已经认命了,关键是实是不适合生孩子,为了蝶儿,维持现在的状况,于她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无弹窗四月三日,首批数百斤生铁终于抵达西宁,由穆青山亲自押运的这些生铁,被交给李自成后,立即送到西宁匠作坊。

与此同时,李自成接到王安平的讯息:朝廷派曹文诏征缴陕西的盗贼,坊间传闻,高迎祥的老寨被攻破,连他的二儿子傻二也被击杀。

李自成的第一感觉,便是朝廷要对陕西动手了,高迎祥遭到及其严重的打击,那其他的各路盗贼首领,怕也好不到哪里。

但他突地心内一惊,高迎祥的老寨被攻破,那他的属下们怎么办?李自成倒不是为高迎祥担心,朝廷与盗贼作战,谁胜谁负与他没有直接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朝廷与盗贼作战,将精力放在陕西,西宁恰好在边陲赚得盆满钵翻,实际上,西宁军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最为关键的时期,他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让李自成放心不下的,自然是高桂英,还有高立功兄弟。

战场之上,刀枪无眼,特别是失败的一方,往往会遭到对方的追杀,兵荒马乱之计,个人的生命完全由天主决定,能捡回一条性命,实在是值得庆幸的事。

他早就有了道陕西接过高桂英的想法,可惜,以他现在的实力,一旦离开朝廷的羽翼,即使有黄河这种天险,怕是被甘州附近各位卫和陕西的军镇,吃得连渣都不剩,还谈什么保护高桂英?

李自成在书房内踱了几步,脸上阴郁得几乎要滴下水来,虽然早就让王安平探寻过高迎祥的下落,但游骑的目标,主要还在碾伯所、庄浪卫这些附近的卫所,陕西的人手明显不够,加上他自己的态度一直不太坚决,矛盾的态度,决定了王安平对此事一直不上心。

要是能早点找到高迎祥、找到桂英……

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再后悔也无用,李自成有些颓然地倒在座椅上,沉思片刻,终于拿起毛笔,先是给王安平、吴二毛各写了一封简信,让他们不惜一些代价,也要找到高桂英的下落。

然后又给黄河西岸驻守的马有水去了一封信,让他密切关注各个黄河渡口,严防盗贼入境,若是普通的百姓,倒是可以小规模放行。

这一段的黄河渡口太多,为了加强防守,李自成让整顿已经结束的宋文部,即刻赶赴三川府一带,协助马有水驻守黄河。

包括三川府在内的整个西宁地区,并不缺乏耕地,而是缺少人口,如果熟练掌握耕作技术的陕西人能在西宁安家落户,不能提高西宁地区的耕作水平,也能帮助开发出更多的土地,为西宁生产出更多的粮食。

而且,随着这些纯粹汉人的增加,还能提高西宁的汉人比例,各个府县管理起来也会相对轻松些。

这些逃亡的百姓,只要能给他们活命的机会,应该是什么都肯做,甚至还是很好的兵源。

朝廷在陕西的军事行动,也让李自成警觉起来,这样的事情,迟早会发生在西宁,为今之计,必须要增加西宁的军事力量。

除了加强现有士兵的训练强度外,必须尽快扩军,碾伯所、庄浪卫这两块土地,虽然耕地不填丰富,但都能自给自足,客观上也为扩军创造了条件。

刘云水、马有水这两个百户各自扩充到五百士兵,但这一千士兵,一个碾伯所就可以养活,何况朝廷每月还是按照三千士兵的标准,给西宁派发军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