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新兵

灭明 蓝盔十九 3383 字 9个月前

李自成这才想起,无论是打造军用战船还是运输用的商船,只能在西海沿岸,总不能在西宁造船,然后从陆地上抬去西海,遂道:“那就让方志他们去做吧,几个望远镜,也用不了多长的时间。”

西宁步枪乃是新的断代火器,除了少量的维修工作,暂时不需要改良,方志他们这些火器匠,暂时基本上无事可做。

“是,大人,属下这就去知会方志他们。”

李自成离开匠作坊的时候,心中有些不乐,这个曹建,就这么闷声不吭去了西海造船,材料准备得怎么样了?有造船用的船坞吗?需要人手协助吗?西海远离西宁,万一遇上蒙古人偷袭,如何保护造船厂?

刚刚出了匠作坊,李自成立即大声道:“小米派人去西海看看,这个曹建,究竟在搞什么鬼!”

“是,大人,属下会立即派人去西海。”

下午,李自成照例去女校授了半日课,不过,这一次他提前出了校园,来到操训场。

周宾的募兵工作已经结束,已经亲自在训练这批新兵,但属下大部分伤兵,却是没有归队,不过,在取得三角城保卫战的胜利之后,他刚刚被提升为西宁唯一的从千户,无论是他本人,还是原先的士兵,据说训练起来都是玩命。

操训场上,李过与周宾分别占据了东西两端。

一天的操练,已经进入尾声,李过却是沉着脸,一丝不苟地在指点着士兵不规范的动作,连一向游侠性子的高一功,也是中规中矩,可能是在高迎祥手下历练了一年多的缘故,性子已经磨得差不多了。

而另一端的周宾,就没有李过那么自在了,几乎是在手把手教着士兵,比不得李过的士兵已经训练了一段时日,除了有限的几名伤兵归队,他的士兵几乎都是刚刚招募的新兵。

见到李自成忽然出现在自己的身边,周宾慌忙迎上去,翻身便拜:“属下周宾,叩见大人!”

“从千户不用多礼,”李自成让周宾起身,含笑道:“怎么样,这些新兵,训练起来有难度吗?”

“这些新兵,简直比蒙古人的牛羊还笨,连左右都不分,”周宾下意识抹了把脸上的汗渍,又回头看了眼正在训练的士兵,忽地指着一人道:“大人你看,那个周五,连盾牌都拿不稳,险险的就要脱手,这要是上了战场,还如何与蒙古人拼命……”

“哈哈,从千户不要着急,”李自成大笑,“他们都是新兵,训练不及三日,怎么能用老兵的要求对待他们,放心,只要坚持下去,不过十日,他们就会脱胎换骨,你看双喜属下的那些士兵,也就十几天的时间吧?”

周宾摇着头叹息,“哎,这些兔崽子,真不知道何日才能达到李百户士兵的那种水平……”

{}无弹窗看看天色还早,李自成便带着何小米等人,去西宁天主教堂转转,顺便看看汤若望在做些什么,不知道上次和他说的望远镜的事,准备得怎么样了。

“大……人,”汤若望虽然熟悉汉语,但远不如汉人说得那么熟溜,“今日怎么有空光临教堂?是不是准备做个弥撒?如果大人愿意,我单独为大人做!”

李自成心道,老子要是加入天主教,那洁儿、蝶儿怎么办?难不成要让她们回娘家?面上却是微微一笑,“汤先生,信徒有增加吗?平日来做弥撒的人多不多?”

“大人,信徒又增加了几位,”汤若望面含喜色,虽然入教的百姓非常谨慎,但已经比西安好过百倍,“你说,汉人这么多,为啥入教的人才达到千人?”

“想要汉人入教,你得拿出天主的本事出来,”李自成含笑道:“怎么样,上次让你制作的望远镜,有着落了吗?”

“大人,我正要和你说起此事,”汤若望转身入了内室,稍顷,手中拿着一个单筒望远镜,“我已经按照大人的要求,制作完毕,大人看看,是否符合你的要求!”

“奥,这么快?”李自成笑着将望远镜接过来,出了大门恰好不远处有一颗碗口粗细的大树,便闭上左眼,将右眼对着目镜,将物镜向那大树移去。

乖乖,大树像是跑到眼皮底下,连皲裂的老皮缝里,一只蚂蚁满怀希望地爬来爬去,都看得清清楚楚。

他又试着移开镜头,投向更远处,但视线被房顶阻挡,遂将镜口抬向天空,正好一只叫不出名的鸟雀,口中衔着一根树枝,轻快地向右前方飞去,看来是准备搭新窝,原本不甚清晰,李自成将后柄转动了两圈,方才看到枯枝上的芽尖,原来是一株正在萌发的树枝,只是枝条的表皮尚是青灰色。

“大人,这是五倍焦距的望远镜,如果大人觉得焦距不够,还可以增加……”

“够了,够了,”李自成宝贝似的收起望远镜,这只是普通的军用望远镜,距离不用太远,又不是在海上,“汤先生,这样的望远镜,要如何才能制造出来?匠人能独立完成吗?”

“应该能,”汤若望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折叠的白纸,“大人,这是制作的工艺,匠人们应该看得懂。”

看不懂没关系,可以来教堂求教,李自成忙将白纸收入怀内,“汤先生,上次说的那个战船的事,不知道汤先生思考得怎么样了?”

汤若望顿时皱起眉头,“大人,我只是记得大概,详细的图纸,恐怕还要等些时日,我已经将自己记得的部分,交给匠人了。”

“没关系,我们可以按照你的回忆,先行造船,万一不能做为战船,就是当做运输船也好,”李自成拍拍汤若望的膀子,“汤先生不用纠结,我们迟早能造出战船。”

李自成离开教堂,去往匠作坊,虽然没有战船的图纸,但大明的工匠,应该具备造船的技术,就像他对汤若望所说的,先造出运输船也好。

上次周宾的第五百户从三角城撤军的时候,因为渔船太小,结果是坐着马车离开的,如果西海中有了大型运输船,将来不仅可以运输人员,也可以向三角城运输物资,不算浪费,关键是先要训练一批水军,否则,即使有了战船,也只能在西海上白白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