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主人客人

灭明 蓝盔十九 3351 字 9个月前

“奥,”李自成听说还有一个多月,顿时放下心来,但孩子出生,不一定非得定日,早产儿也很常见,虽然可能性不大,万一让陈秋蝶赶上了……遂道:“莲儿,虽然如此,但此事不可大意,产婆、奶娘早些入住,大家也会放心些!”

“是,大人,婢子多谢大人了!”宋玉莲的眼角已是现出盈盈之光,李自成一直没有给过陈秋蝶明确的身份,除了高桂英的正妻身份,也没有给过陈秋蝶她们正式排过顺序。

孙梦洁是李自成明媒正娶的侍妾,陈秋蝶自然没法和她比,她自己是没什么指望了,只能是李自成的禁脔,永远见不得阳光,如果陈秋蝶能得到一个正式的妾的身份,连她在李家的地位,也会巩固些。

以李自成的身份,将来还会有女人过门,至少穆思蓉都已经等在家里……穆思蓉乃是西宁富商穆青山的女儿,穆青山又是大人面前的红人,她的地位,陈秋蝶恐也是没得争,将来若是还有别人过门……

她一向低调,自己的担心,从不敢向别人透露半句,所有的期望只能放在心中。

大人一贯宠溺陈秋蝶,今日看到大人对陈秋蝶肚里孩子的关心,她已经满足了,蝶儿地位巩固,她的此生,再无牵挂。

李自成哪里知道她的心思?发觉了她眼里的异样,心中有些疑惑,仅仅让产婆、奶娘早些入住,难道就感动得稀里哗啦?“莲儿……”

“没什么,”宋玉莲低着头,将身子轻轻一扭,堪堪避过众人的目光,“大人,婢子这就去安排产婆、奶娘……”

李自成摇着头轻笑,却将孙梦洁从人群中找出来,与一个月之前相比,她的身子清减了许多,已经穿上了怀孕之前的碎花短袄,不知道用什么手段,将体重降了下来,“洁儿,咱们的峰儿呢?”

“峰儿才刚睡着,奶娘才抱出去了!”孙梦洁起身出了大门,微一招手,奶娘便轻手轻脚将李峰抱进来。

李峰包裹在厚厚的婴儿丝被里,只露出半张粉嫩的脸面,虽然熟睡,小嘴却是一动一动的,说不出的诱人,像是在梦中吮吸着奶娘的乳汁。

李自成伸出手,在李峰的脸上轻轻抚过,蚕丝被般嫩滑嫩滑的,比粉更艳,比胰子更腻,比去皮的馒头更嫩,他一时高兴,下手不免重些,李峰“哇”的一声,发出他的抗议。

他像是被火烫了一般,急速缩回手,奶娘略一欠身,赶紧抱着李峰出了大厅,找个僻静的所在哄睡。

小梅过来给李自成上了茶水,便默默地退在一边。

穆思蓉见李自成根本没有正眼看过自己,心中不免有些焦急,听说李自成要回来,她早早换上自己最喜欢的青花小袄,外面罩上一件藻绿色丝袍,将一头乌黑的长发盘起,做了桃花髻,又从陈秋蝶那里偷了两滴香水,抹在脸上。

但李自成与众妻妾一一打过招呼,唯独忘了她这个早晚会是主人的客人。

她略一思索,露出两颊的酒窝,甜甜一笑,道:“大人能给学生说说战场上的事情吗?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将整个甘肃拿下了,难道甘肃的士兵都是……都是……”她原本对战争毫无兴趣,这时更是找不出一个合适的词语。

{}无弹窗梁文成上报的两种数据,对西宁卫,对李自成来说,都算得上喜事。

新增五万亩耕地,至少需要三千壮丁,年头岁尾还会增加一些耕地,这样增加耕地的数量,可能达到六七万亩,加上这些壮丁的家属,还耕的人口将增加万人,在已经大规模“退牧还耕”的前提下,在西宁卫只有十余万人口基数的情形下,在西宁府尚有部分异族不肯“退牧还耕”矛盾中,已经是极为出色的了。

至于八千两的商税,李自成看重的不是银子本身,而是《工商律》的执行,银子多少没关系,即便没有这些银子,现在的西宁军,依靠蒸馏酒、玻璃、香水,勉强也能维持士兵的饷银。

而且这次北伐甘州,虽然卫所堡驿多半是主动归降,抄家的情况很少,但也得了不下两万银子,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西宁军在饷银上的压力。

如果《工商律》得以在西宁地区推广,不仅给西宁军带来源源不断的饷银,更为重要的是,西宁地区与大明朝廷执行的不同政策,基本上已经被商人们接受,甚至从心理上接受了西宁军,而不是大明朝廷,无论他们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结果都差不多。

“文成辛苦了,我们回城内再细说!”

李自成待要上马,却发现梁文成他们根本没有战马,只能将马缰交与亲兵,随着迎接的队伍步行。

总不能别人里迎接你,你却将众人晾在一边,独自骑马先行回城。这十里的道路,李自成并没有浪费时间,而是与梁文成一路聊起农田与工商税的事。

直到入了城门,众人方才散去,梁文成要为李自成设庆功宴,但也没有强留下李自成,而是让他晚上去知府衙门,一同作陪的,就是出城迎接他的那些文武官员中的头头脑脑,加上西宁商界的两大代表金一心、穆青山。

何小米见李自成上了战马,以为要回后衙,北伐已经一个多月,李自成回到西宁城,怎么着也得回家看看一众妻妾们,还有他的第一个孩子李峰。

但李自成却是拨转马头,道:“走,去匠作坊看看!”

西宁步枪第一次真正出现在战场,不但打趴了甘州军,也征服了甘州巡抚梅之焕,李自成从甘州带回的一百八十余两钢铁大车,自然要用在刀刃上。

以大车笨重的特点,根本不适合西宁的地形,还不如木架车快捷便利。

钢铁,应该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来到匠作坊,方志正在铸枪,地上堆着散乱的零件,匠人们打磨的、铸铁的、擦拭铸件的,一个个忙得连抬头的时间都没有,听到脚步声,刘方抬起头,见是李自成,忙叩拜在地,“大人!”

“不用多礼,”李自成示意他起身,“方志,你们在忙什么?铸枪吗?哪来的生铁?”

“回大人,金东主与穆东主,购买了少量的生铁,草民提炼后,已经铸了八支步枪!”

“方志,不用铸枪了,”李自成见方志一脸懵懂的样子,方道:“再铸一套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