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度当然会有,最大的问题,便是缺少生铁,所以各部新增的士兵,只能按照原先的方式进行操训了,不过这也是必须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力量、合作和必胜的信心,即便配发步枪,士兵也难以将效力发挥到最大。
与武器相比,人的因素,士兵的个人素质,才是一支军队的根本。
兵员素质上去了,再配发优势武器,军队的战斗力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按照匠作坊的铸枪速度,在新元之前,应该还可以打造百余支步枪,还能武装周宾部的一个百户。
周宾部的五个百户,已经完成了射击训练,只是在北伐甘州时,步枪临时全部交给马有水部,他们才中断训练,现在有了步枪,就可以进行战术训练了。
等到周宾部的这五个百户步枪配发到位,接下来打造的步枪,将交付宋文部开始射击训练,这应该是年后的事了。
在这期间,汤若望已经将翻译过的战舰图纸,着人送与李自成,李自成原先打算亲自去一趟西海,顺便将图纸带过去,不过现在早已进入霜冻器,西海水面已经结冰,水军操训肯定会受到影响,不是最佳状况,甚至有可能完全停止了,想想还是放弃了,只是让亲兵送去一份图纸,交由曹建,让他按照图纸上要求,先行备料。
西海水军虽然及其原始,但毕竟已经开始组建,只要粮饷跟得上,又有足够的战舰和士兵,就会驶入发展的快车道,汤若望从葡国弄来的这份战舰图纸,放到欧洲,应该算不上先进,以李自成的理解,现在战舰最为先进的国家,应该是荷兰与英国。
但对西宁,甚至大明来说,这样的战舰,算是新式水军的开端。
就像后世的“辽宁”号航母,如果以当时的顶尖水平来看,它刚一面世,便已经落后了,但这不妨碍中央之国以此为基础,积累使用航母的经验,操训舰载机飞行员,并以此为契机,建造更为先进的航母,最终将赶上以电磁弹射、核动力为技术标准的星条旗航母。
现在的西海水军,差不多就处于这个节点。
但李自成暂时没有大力发展水军的计划,原因有二,一是没有足够的银子,二是没有太多的作战空间和机会。
陆军的七大百户,才是西宁军发展的重点。
对西海水军来说,现在最为恰当的,就是保持一支小规模的舰队,投入的银子不多,但力求保持较高的水准,高性能的战舰,高技术的水手,高素质的士兵,高强度的操训。
一切都处于井喷前的状况,一旦条件许可,或是有了需要,就能快速扩军。
{}无弹窗十一月二十七日,刘云水押着从甘州带来的一百八十多两钢铁大车,回到西宁,大车没有进入军营,直接被送至匠作坊。
李自成得到讯息,让任二喜去接管新增的三个小旗的亲兵,安置在军营,暂时归他统属,按照西宁兵的标准,严格操训。
亲兵的事,他没有太过关心,而是去了一趟匠作坊。
进了院门,里面横七竖八停了十余辆大车,刘方与工匠们正在拆卸着其中的一辆,,而在另一侧,数名工匠正在紧张地打磨着,看来步枪的第二套模具,尚未最后完工。
听到脚步声,刘方抬起头,见是李自成,慌忙将手中的活计一扔,叩拜在地,“大人!”其余的工匠也是跟着跪拜在地。
“不用多礼,你们忙你们的,活计要紧,”李自成哈哈一笑,让工匠们各归其事,却是单独将刘方留下,“怎么样,这些大车上的钢铁,还好用吗?”
“好用,好用,”刘方一叠连声,然后露出有些惋惜的眼神,“大人,这些大铁疙瘩,制作相当精粮,若是……若是放到西宁的匠作坊,恐怕打造不出,就这么拆卸了,实在……有些可惜!”
李自成当然知道,这些大铁车,无论是用作对付骑兵的器械,还是运输粮草物资,比木车耐用多了,可惜整个西宁地区,乃是青藏高原的边缘,大量的山脉、河流阻断了各条道路,如果在极小的范围内,这些大车尚可使用,只要距离稍长,由于地势不平,莫说运输粮草,便是这些大车本身,移动都很困难。
除非修筑四通八达的官道。
但官道的修筑,需要人工夯实基土,速度极慢,又要花费大量的银子,而且遇上阴雨天,大车一样难以通行。
除非……
李自成摇摇头,这种修路的方式,速度可能大大加快,但一样需要大把的银子,还要在河流上建造桥梁,他暂时没有足够的银子,也没有银子、人力,想想也就算了。
在西宁这种比丘陵还丘陵的地带,还是木车更为轻便些,大铁车还是按计划发挥他的重要作用吧!
“刘方,现在别想这些了,西宁现在最缺的,就是步枪,等将来有了足够的生铁,我们再集中人力,打造一些精巧、舒适的大铁车,就是商贾出行,也可以使用!”
“是,大人!”刘方也就是一说,他纯粹是从匠人的角度,认为大车拆卸了太可惜,他才不管粮草运输的事,大规模铸造步枪,他才有银子赚呢!
工匠们各行其是,李自成在院内随便走了走,发现院墙表层上的泥土,可能是因为年久失修,日晒夜露,再经寒流一冻一吹,无限松软起来,像是倒装的鱼鳞一般,一片片、一块块,用手一摸,大块泥土扬沙般坠落在地,微末则是随风飘舞,越过墙头飘出院外。
房子的墙壁和院墙也差不多,表层的石灰,已经发出淡淡的黄色,被明光铠一碰,飘飘洒洒出一大片粉白的扬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