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银钱和技术

灭明 蓝盔十九 3495 字 9个月前

“那如何才能让百姓尽快富裕起来?”在这方面,汤若望基本上就是“盲”,他只能瞪大蓝得发绿的双目,等着李自成拿主意。

“海外贸易暂时不可行,只有发展工业了,如果能让百姓在工厂做工,得到更多的酬劳,他们就会富裕起来。”李自成又在推销他的“工商兴国”大计了。

汤若望呆望着李自成,双目中发出蓝幽幽的光芒,“大都督,在欧洲,有一个叫英格兰的王国,似乎就是鼓励工商业工厂的发展……”

“英格兰王国?它现在怎么样……它是如何发展工商业的?”李自成的心中“噗噗”直跳,这个超级巨无霸,这么快就要登场了吗?

“这个……我也不知道,我只是在神学院的时候,听说过英格兰,却是从来没有去过,他们似乎与罗马教皇不睦……”

“奥,”李自成稍稍有些失望,这个距离英格兰最近的人,却不能带来英格兰真实的近况,“我也打算在西宁、兰州发展各类工厂,可惜缺乏银钱,也没有足够的技术……”

“银钱的是,我的确没什么办法,不过,”汤若望凝视着李自成,道:“若是大都督需要技术,我这倒有一些。”

“你有技术?什么技术?”

“皮鞋、葡萄酒、棉麻地毯,还有自鸣钟……”汤若望为了传播天主教,与李自成的想法倒有许多一致的地方。

“咦?”李自成十分惊奇,“你怎么会掌握这些技术?技术完整吗?能生产出产品吗?”

“大都督忘了,我自小便在神学院学习,学习的内容除了神学,便是各类最先进的技术,”汤若望用奇怪的眼神打量着李自成,“大都督,我学的都是最先进的技术,自然可以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那就太好了,有了这些技术,百姓会很快富裕起来,传播天主的福音,就能加块速度了。”李自成恨不得立即将汤若望的脑子打开看看,里面到底有多少实用技术。

他虽然携带着不少来自后世的食用技术,但使用的都是后世的工艺,以现在的铸造水平,必须重新设计,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绝大部分技术,至少要在百年之后,才有付诸实施的可能,属于揣着黄金穷死的那种。

“要早知道,我早就拿出来了……”汤若望有些懊恼。

“现在知道也不算晚,”天命军的属地,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军事威胁,所以李自成才十分小心,就是归化西宁地区的异族,也是刚刚才动的手,现在东西两线都处于稳定阶段,正迎来了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汤先生,你立即回去,将各类技术整理出来,我看看能不能生产出产品。”

“大都督,要开办工厂,光有技术还不行,还需要大量的银子……”汤若望心道,如果有技术有开办工厂,那神圣罗马国岂不是遍地工厂?

十月十一日,汤若望回到西宁,他先是回西宁天主教堂转悠了一会,然后立即求见李自成。

李自成觉得奇怪,“汤先生不是在黄河上筑桥吗?怎么回到西宁了?是不是遇上什么难题?”

“没有,没有,黄河大桥早竣工通行了,”汤若望得意地道:“大都督,我们一直沿着兰州至清水县的水泥大道筑桥,如今只剩下清水县境内渭水上的一座桥,可惜天降大雪……”

“兰州黄河大桥已经通行了?奥,大道上沿途都有水泥桥?大军通行时再不用花费时间渡河了?”李自成这段时间,精力都是归化西宁异族与林丹汗身上,陇右的讯息传过来,他也不太上心,如今听到汤若望的话,才知道汤若望与筑桥队一直在努力。

为了他心中的华夏帝国……

汤若望可是神圣罗马国的人呐,若不是为了传承天主教,他绝不会来到遥远的东方!

李自成长叹一声,“汤先生,你们辛苦了!”

“这些都是技术活,我还做得来,”汤若望笑笑,“幸好大都督用了专门的筑桥队,他们现在熟练了,筑桥的速度也快,我并不像原来那般太过费心,倒是大都督,据说现在整个西宁,几乎都是天主的信徒,连蒙古人都开始信奉天主了……”

“现在的西宁,十万百姓差不多都是神的儿女了,”李自成用宗教的方式来同化异族的路子,在西宁最为彻底,汉人自然不甘落后,不够他们诚心到什么程度,至少名义上信奉天主,还有蒙古人,“林丹汗和他的大福晋,已经洗礼为神的儿女了,他们回去之后,就会在蒙古人中广泛传播。”

“这些都是大都督运筹帷幄!”汤若望最初为西宁军生产各种产品,还是为了交换,以换得李自成助他在西宁推广天主教,到如今这番成就,他实在没有想到,短短两三年,竟然有了十万信徒,不,加上陇右,至少还有数万信徒。

即便是在欧洲,在神圣罗马国,这也是不可想象的事。

幸好认了李自成做为教皇!

当初奉李自成为教皇的时候,他还有些担心,万一李自成不服罗马的教皇……

现在看来,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以李自成的手段,天主教必会在大明的土地上发扬光大,以大明的人口数量,到时候教徒的人数一定会超过神圣罗马国,甚至会超过欧洲的总和!

李自成即便自立门户,与罗马教皇分庭抗礼,只要承认罗马教皇宗主的位置,对天主教的传播总是好事。

他来到大明已经十五年,前十二年几乎一事无成,如果不是遇上李自成……与他一同来到大明的同伴们,如今还在各地苦苦挣扎,重复着他以前的故事……

“可惜,西宁地区的人口太少,加上临近的三川府,才不过十余万人口,”李自成淡淡地道:“而陇右的人口要多得多!”

“大都督的意思……下一步是陇右?”汤若望惊得合不拢嘴,他虽然不知道陇右的人口数量,但凭感觉,应该比西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