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讹了三万两银子

灭明 蓝盔十九 3375 字 9个月前

但这样一来,商家就会死抱着技术吃老本,实在不利于技术的发展、革新,这还是大明匠人们的思想,实在要不得!

“穆东主,天下没有不变的技术,也无人能永远独享某一项技术,”李自成笑道:“就像这酿制葡萄酒的技术,现在不就归了穆东主?”

“大都督……”穆青山觉得,李自成说得似乎有些道理,但还还是不太明白。

“这样吧,十年,十年之内,我不会再向任何人出售葡萄酒的技术,”李自成略一思索,这个时代,技术发展实在太慢,还是给穆青山留下一些时间吧,“十年之后,穆氏商行生产的葡萄酒,品质应该更佳,即便他人购买了现在的这些技术,生产的葡萄酒,品质上也会差些。”

“大都督是说,葡萄酒的生产技术,需要不断革新?”

“对,没有一劳永逸的法子,”李自成暗自高兴,穆青山真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难怪他一直想要超过金一心,“所以穆东主在生产葡萄酒的同时,也要让信得过的匠人,不断熟悉、研究葡萄酒的生产技术,这样才能永远在葡萄酒行业保持领先!”

“与大都督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书,难怪蓉儿自从入了学堂,平日再不肯回家,哈哈……”到了此时,穆青山算是放开了,有蓉儿这层关系,大都督少不得关照自己,只是不知道,大都督究竟何时娶回蓉儿,自己也好扔掉一桩心事。

“我这还有一些技术,就让穆东主做些人情吧,”李自成用手抚着下巴,缓缓道:“羊毛衣,就是用羊毛,编织穿在棉袄内的线衣,既保暖,又轻便……”

“大都督……”

“这样的产品,利润远远不如葡萄酒,我只要两千两,”李自成道:“若是你有信得过的朋友,不妨让他来大都督府购买!”

“才两千两?”穆青山顿时露出贪婪的目光,“大都督,何不一并卖给草民?”

“技术是用来生产产品的,如果买回去躺在衣柜中睡大觉,可就对不住研制它的人了,”李自成笑看着穆青山,道:“穆东主不用贪多,先将葡萄酒的事弄好了,进来要是还有财力,我这说不定又有新鲜的物事。”

“大都督,草民受教了!”穆青山的确是受教了,跟着李自成走,永远有令人意外的惊喜,他拱起双手道:“大都督,羊毛衣的生产技术,草民可以替毛湘应承下来,只是这羊毛……西宁现在已经没有真正的牧民了,虽有不少百姓还养着牛羊,但数量不会太大……”

“穆东主的眼光,不能只盯着西宁,”李自成笑道:“大量的羊毛,只能向蒙古人购买,如果穆东主担心安危,我倒是可以和林丹汗说说,他们的羊毛,一向都被浪费了,价格应该不会太高!”

“草民替毛湘多谢大都督了!”

“穆东主不用多礼,咱们是自己人,”李自成笑吟吟地道:“明日上午,你们带着银子来大都督府,咱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李自成送走穆青山,差不多是已时中了,这才召见了金一心,以一万二千两银子的价格,将自鸣钟的生产图纸出售给他,然后分别以五千两和三千两道价格,又将棉麻地毯、皮鞋皮衣的生产技术,出售给金一心的朋友高平保、夏文东。

想着自己差不多的讹来的三万两银子,李自成的嘴角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穆青山顿时呆住了,折腾了半日,难道还是与金一心平分秋色?自己不仅死心塌地跟着天命军,还搭上了一个亲生的女儿……

大都督这是要搞平衡?还是他已经不再相信自己?难怪对蓉儿的婚事一推再推……

他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失望。

李自成从脸色上洞悉了穆青山的心思,他不动声色,只是淡淡地道:“穆东主,有没有想过自己生产一些稀奇的物事,将来出售的时候,也不必受制于人。”

“生产?”穆青山隐隐有一丝感觉,难道自己也能像大都督那样,生产出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物事?果真如此……

李自成淡淡地道:“穆东主听说过葡萄酒吗?”

“葡萄酒?就是那种用……对了,是葡萄,用葡萄酿制的美酒?听说与蒸馏酒不一样,色泽暗红……”穆青山虽是西宁的商界的翘楚,但他也只是听说过葡萄酒,别说喝了,平生尚未见过。

“对,就是用葡萄酿制的美酒,”李自成暗道,跟我斗心眼,你有后世的见识吗?“穆东主既然知道葡萄酒是葡萄所酿,可知何地出产葡萄?”

“葡萄?”穆青山顿时惊出一身冷汗,难道大都督是要让我酿制葡萄酒?大明并不出产葡萄酒,所以偶有来自西域的葡萄酒,价格实在惊人,所以连他都不曾见过。

葡萄酒的酿制技术,都是不传之密,他从未想过,有一天会酿制葡萄酒,自然不会关心何处出产葡萄。

“其实,天命军的属地上,就有一地出产葡萄,”李自成顿了一顿,道:“甘州,穆东主听说过吗?”

“甘州出产葡萄?”

“不错,甘州出产葡萄,而且是上好的沙地葡萄,若是用来酿酒,只要技术过关,酒质必会甘甜爽口,入口时还会带着淡淡的杏仁、桂皮香味……”

“啊……”穆青山顿时惊得合不拢嘴,不过,他的眼神很快就黯淡下来,李自成只是给他画了一个看得见却吃不到的饼,“可是,大都督,我们并没有酿制葡萄酒的技术……”

“穆东主,如果酿制葡萄酒的技术就摆在你面前,你愿意花多少银子来买?”

“原来大都督……真有……酿制葡萄酒……技术……”穆青山已经语无伦次了,不过,他一时无法衡量技术的价格,目光只是在李自成的脸上扫来扫去。

李自成心道,难道让我白送不成?

西宁的土地上,商税每年达到万两,即便没有任何的偷漏税行为,产值也会达到十五万两,而这些银子中,金一心与穆青山两人,至少达到六成。

李自成虽非要巧夺豪取他们的银子,但也不能将如此重要的技术,贱卖给他们。

“穆东主,葡萄酒一旦运至京师、江南,将是什么价格……现在应该是有价无市吧,你有再多的银子,都未必能买到优质葡萄酒,如果能长期稳定供酒,那其中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