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偷偷溜号

灭明 蓝盔十九 3449 字 9个月前

马撇,都什么时候了,还要留下重兵剿贼……李自成暗骂一声,不过,梁文成的话,让他警觉起来,阿济格会不会为多尔衮他们复仇?倒是要先做准备。

兰州与京师之间,还隔着陕西、山西,想要用骑兵长途奔袭,实在困难重重,况且沿途还有朝廷的重兵布防……

救援京师的百姓,天命军鞭长莫及,只能保护自己属地上的百姓了,李自成给王安平传令,多投入人手,密切关注鞑子动向。

同时,他让李过、高一功、王俊卓集结骑兵,处于战备状态,随时准备战斗。

虽然没有派兵去京师,但此时南下巴蜀的事,就算泡汤了,李自成不愿在鞑子破关入塞的时候,再给朝廷剿灭盗贼增加借口。

还是等鞑子出塞之后再说吧!

宋文部暂居陇南府,也不用撤回来,就当是在当地驻防了,陇南、洮州两府上交的粮食,也不用长途运往兰州,正好做为军粮。

………………………………………………………………

皇极殿,朱由检阴沉着脸,见群臣都是低下头默默无语,便主动换了脸色,眉头舒展开来,“诸位爱卿,李辅国监军不利,成国公朱纯臣向朝廷求援,鞑子已经过了居庸关……”

众人都不敢言语,鞑子的骑兵,谁也没有把握,在这个关头说话,很可能就会触了皇上的霉头……一旦泼上脏水,以皇上现在的心情,丢官罢爵那是轻的。

朱由检的脸上,白了又红,红了变白,目光也有些晕眩起来,他隔着龙袍的袖口,用力在大腿上掐了一把,疼痛让他清醒了不少,不过,群臣束手无策,让他极为愤怒,再也无法假装平静了,“平日就知道弹劾、吵闹,一个个斗得跟公鸡似的,今日国难,一个个却是哑巴了……”

温体仁的脸上挂不住了,他是首辅,别人可以装死,他却不行,如果再不出言,估计皇上就要点将了,与其被点将,不如主动出击!

他向左跨出一步,拱手道:“皇上,鞑子的目标,肯定还是京师,臣认为,应该调卢象升的天雄军去宣府应敌!”

“卢象升此刻尚在湖广吧?”

兵部尚书张凤翼忙出班奏道:“皇上,卢象升追逐流寇,此刻刚刚渡过黄河,距离京师不算远……”

朱由检倒是比较信任卢象升,对于流寇的追杀,他是功不可没,不过,卢象升的天雄军,目标还是流寇,“卢象升身负五省总理之职,他要是北上,那盗贼的事……”

兵部右侍郎王家桢暗想,与鞑子相比,盗贼就容易对付多了,他连忙抢出来,“皇上,剿灭盗贼,一日不可放松,臣愿去河南、湖广督军!”

张凤翼大怒,现在鞑子入关,北方已经火烧眉毛,好你个王家桢,这个时候却打着盗贼的幌子,想着偷偷溜号?你走了我怎么办?难道要我去昌平督军?

他不待朱由检做出决断抢着躬着声道:“皇上,王大人此法,怕是行不通,卢象升所依赖的,是他的天雄军,此次北上,必会带上天雄军,王大人即便去剿匪,手中也是无兵呀……”

李自成用了大半夜的时间,好不容易将高桂英哄睡了,才刚合眼,就被何小米吵醒了,“大都督……”

他轻轻翻起身,免得弄醒高桂英,胡乱披着衣服下床,拔出门上的暗闩,轻手轻脚出了卧房,“小米,什么时间了?大军要出征了吗?”

“大都督,”何小米有些迟疑,但终于还是道:“不是出征的事,是来自汉清局的讯息!”

“汉清局的讯息?难道高迎祥的事,这么快就有了结果?”李自成心中一沉,如果这么快就有了讯息,对高迎祥一定不利。

他接过讯息,打开一看,顿时皱了眉头,的确是王安平发回的讯息,但不是关于高迎祥的。

李自成扫了眼讯息,顿时浑身打了冷战:六月底,鞑子叩关,至七月,多罗武英君王阿济格入居庸关,包围京师……

据坊间传言,皇太极已经于四月在盛京称帝,国号大清,年号崇德,因为京师距陕西甚远,事情不太确定……

讯息是用信鸽传来的,王安平唯恐讯息不够详尽,用了两只信鸽,但李自成还是觉得远远不够。

如果说高迎祥被捕的事,只是给他挠个痒痒,那今日鞑子的事,则是触动了他心底最不可触动的那根心弦了。

来到大明之后,起初是为了生存,自从在西宁立稳脚跟,李自成的心中,已经将后世的责任和民族感情,牢牢地融入了自己的血脉,成为他一生不可更改的追求,“华夏帝国”,是他一生最高的梦想和理想!

高迎祥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汉民族为了生存和权力,自己人之间的内斗,而鞑子入关,则是野蛮的异族对汉民族赤裸裸的掳掠。

北方五省,陕西、山西、河南,在匪患与兵患中,百姓叫天不应忽呼地不灵,就连顺民也被迫沦为盗贼……

北直隶在朝廷的眼皮底下,也是京营所在,盗贼不敢轻易踏入,百姓刚刚过几天安生的日子,鞑子却是欺负到大明的心脏!

残忍的鞑子、懦弱的朝廷……

什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如果连过门都守不住,那第一个该死的就是君王!

李自成原本还有些佩服大明的“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但此刻,他似乎明白了,汉唐时代,“和亲”只是一种策略,目的是将百姓的伤害降到最小,然后积蓄力量,最终解除游牧民族的威胁。

大明不和亲,不仅是君王和朝臣的骨气,更是一种体制上的僵化!让无数百姓的鲜血,成就君王的勇敢,反正受到虐杀的,都是些普通的百姓……

高桂英穿好衣服,推开门轻步来到李自成的身后,“自成,今日便要远征,要不要吃些甜点?”

“奥?”李自成回过神来,将身上的衣服紧了紧,“不,今日不出征了!”

“啊……”高桂英一时发愣,李自成很少突然改变主意的,难道是为了舅父是事?

李自成抬起眼,遥视远方,双目变得空明起来,过了好久,方才缓缓道:“小米,传令,第二营解散归营,着文成、沈道、世俊、双喜,还有梅老爷子、汤先生前来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