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山中狗叫

灭明 蓝盔十九 3451 字 9个月前

建昌府城在宁远河东畔,紧靠着官道,正南是蓊蓊郁郁的泸山,东南方向,依靠泸山的是一个极为广阔的蜗牛状淡水湖——邛池,“蜗牛”的头部正对着府城,距离不过十里。

邛池清澈透明,用手一摸,不冰不寒,极目远眺,湖面不时翻动水花,都是不知名的鱼儿在欢快地嬉戏着。

李自成绕着泸山、邛池转悠了一圈,恍然觉得入了世外桃源,如果不是为了攀枝花的铁矿,这样幽雅的旅游胜地,在没有统一规划的情形下,绝对不要开发。

但为了铁矿,为了天命都督府的发展,他实在顾不得了。

回到城内,李自成将十个百户的亲兵,一分为四,将配合府中的吏员,分赴各地归化百姓,李自成带着何小米和三个百户,与知府唐源一组。

在城中休息了一夜,第二日一早,唐源带着翻译米岚亭和十数辅兵,李自成带着亲兵,结伴出了南城门。

唐源早在年初便来到建昌府就任,一到任上,便在军士的护卫下,向百姓宣传天命都督府的律法,现在宁远河以东,靠近府城的地方,百姓基本上已经“入汉籍、奉天主”,今日他们要去邛池以南的大箐村。

大箐村距离府城,至少有三十里,一行人沿着邛池西岸,穿过邛池与泸山之间的小道南下。因为路程较远,一路之上,唐源向李自成介绍百姓的情况,以及府城附近的汉化情形。

唐源三十出头,身段不高,双目却是透着睿智的光芒,他并不健谈,却能抓住问题的核心,行了不过十余里,李自成已经将府城周围的现状,了然于胸。

大明朝廷在建昌府经营日久,靠近府城的村落,多是汉彝杂居,彝人不但学会了汉话,对汉人并不反感,彝人虽然有自己的语言,但并没有文字,因记录需要,稍稍有些身份的人,都会一些汉话,甚至还会书写汉字,此次随行的翻译米岚亭,原本便是一名彝人,汉化之后,连姓名都是唐源帮着取的。

但整个建昌府,西部是牦牛山,东部是螺髻山只在两山之间被宁远河冲积出一大片平原地带,平原的东西,山势相当复杂,群山丛中,彝人一向不服教化。

他们今日要去的大箐村,便是平原与深山的交接地带,已经很少有汉人士兵在此屯田,村中的彝人虽然知道外面的世界,但一向与汉人很少来往。

唐源不确定彝人百姓对汉人的态度,所以出行的时候,都会带上护卫的辅兵,加上李自成的三百余亲卫,这次光护卫的士兵就达到三百五十人。

李自成骑着马,唐源却是步行,两人边走边聊,赶到大箐村的时候,已经是午时了,唐源预备在村口休息片刻,先用了干粮、清水,然后再进入村落。

刚刚在村口歇了教,李自成尚未下马,便听到一阵狗叫,随后便是杂乱的吵闹声,混着隐隐约约的脚步声。

唐源侧耳倾听,面上不觉变了色。

李自成在兴安没等到傅宗龙,却是等到张献忠、罗汝才再次反叛的讯息,不禁长叹了一口气:这么长时间的备战,恐怕又要落空了!

熊文灿在湖广与张献忠、罗汝才如此玩起猫捉老鼠的游戏,一时半会根本没有余力征剿四川的天命军,他立即给水军的周坤传令,命他解除警戒状态,又嘱咐宋文警戒汉水一线,不要让流寇进入四川,影响了天命都督府的发展大计。

随后又给靖远县的秦大年、固关的马有水传令,降低警戒的级别,同时接受大量流民入川,至少要万人,多多益善!

李自成离开汉中,带着在后方备战的第五营李绩部,立即赶赴成都,既然没有大规模战争,他要加紧开发攀枝花铁矿,顺便将整个川南汉化了。

郭世俊听到李自成的计划,觉得太过疯狂,“大都督,现在的四川,粮食虽然略有节余,但要在川南、川西大规模汉化,时机显然不太成熟,汉化这种事,须得温水煮青蛙……”

李自成摇头,“世俊应该知道,没有大量的生铁,天命军就无法大规模扩军,自从有了步枪,天命军已经严重依赖火器了,并不是天命军无法肉搏,而是我不能接受,与朝廷打消耗战!”

郭世俊知道李自成的心思,都是汉人,消耗战损耗的总是自己人,但现在的天命都督府,青海、甘肃两省,除了粗粮,也就能养活当地驻军和官员,四川的粮食虽有节余,恐怕很难支撑大规模汉化、修路。

“大都督,这是一场巨大的消耗,天命都督府能承受得起吗?如果仅仅为了生铁,不如拿下湖广的部分土地……”

李自成一旦认定了事,岂肯轻易放弃?“世俊,这是一次机会,错过了这次机会,一旦天命军东征,以后很难停下来,天命军与明军的激战,将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郭世俊自知无法说服李自成,便退让一步,“大都督预备用多长时间,打通成都至攀枝花的道路?”

“一年!”一路之上,李自成早已盘算的差不多了。

“一年?”郭世俊的脑袋摇得像拨浪鼓,“大都督,属下早已特别关注过四川行都司,从成都至金沙江畔的攀枝花,至少一千三百里,其中还有不少路段被山川所阻……”

“每个月也就百里,”李自成笑道:“这就看你能不能运来钱粮!”

郭世俊知道,李自成是盯上了蜀王府的那些银子,遂苦笑道:“大都督,即便有足够的钱粮,又何来许多劳动力?”

“三万,”李自成伸出三个手指,“三万青壮,世俊说,劳动力够不够?”

“三万?大都督何来三万青壮?”郭世俊呆愣了片刻,道:“即便将附近所有的战俘集中起来,最多不过一万,而且他们已经服役半年了。”

“除了一万战俘,还有两万军队,我还从陕西召来一万流民,至少有三千青壮,再从当地的百姓中招收三千壮丁,总共不下三万五千,其中五千人专门运输粮食,”李自成道:“只要有银子,战俘服役期满又如何?就是本地的百姓,我就不信,他们见了银子不会眼红……”

“粮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