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拿下南阳,你就明白了,”李自成站起身,道:“小米,依你估计,捷轩多长时间能拿下南阳?”
“原本估计要三日,”何小米曲起手指,算了片刻,道:“看刘团长发狠的样子,或许只要两日……”
“或许只要一日,哈哈!”李自成大笑,“小米,着人去看看,城内现在怎么样了!”
何小米正待起身,李自成又道:“着人去城北,我们该去武侯祠看看了!”
“武侯祠?”何小米不解,现在是攻城的关键时刻,大都督不去督战,却要去武侯祠,难道武侯祠中能找到破城之法?虽然不太明白,他还是赶过去传令,然后带着一个小旗的亲兵,随着李自成去了武侯祠。
武侯祠在卧龙岗的西南,坐落于两道垄地之间,原本是为了祭奠三国时的蜀国武侯诸葛孔明,可能诸葛孔明在百姓的心目中地位太高,列朝列代,武侯祠不但没有损毁,还不断得到修缮,现在的武侯祠,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比原先都是大大增加。
大明时代,道教兴盛,南阳地区出现了许多道教的教观,武侯祠也成为道教的活动中心,加上“武侯”在百姓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武侯祠香火也是十分旺盛,盖过了另一个道教中心玄妙观。
武侯祠的正门外,两颗青翠的老柏树,就像是两个身着铠甲的忠贞士兵,护卫着整个武侯祠,门口一名小道士,不断踱着脚步,他单手持着佛尘,一会低下头念叨着什么,一会抬头看看远处的南阳城,神色极为不安。
看到身着铠甲的李自成,后面还跟着一群士兵,顿时呆了一呆,回身一看,武侯祠的大门紧闭,这才稍稍心定,小心地迎过来,“几位施主,是要入武侯祠上香吗?”
李自成摇摇头,“我们不信道,只想见见你们的观主李治强。”
“啊……”小道士大惊,“那是我们观主的俗家姓名,施主如何知道?”
何小米大怒,喝道:“让你传言,你尽管去,如果迟了,惹得兄弟们性起,一把大火烧了武侯祠,看你们去何处容身?”
“罪过,罪过……”小道士虽然口中念个不停,却还是回转身,匆匆打开侧门,一溜烟入了武侯祠。
不一会儿,武侯祠正门打开,一名身着蓝灰色道袍的中年道士,从正门出来,后面跟着四五名颜色不一的道袍,显然不是同一辈分的。
他出得观门之外,仔细看了李自成,双手缩在道袍里,奉着佛尘,连着抖了三抖,算是向李自成行礼,“施主要见贫道?”
李自成迎着他的目光,淡淡地道:“你就是李治强?”
“那是贫道俗家之名,”李治强稍稍躬着身子,佛尘几乎凑到鼻尖,“在武侯祠,贫道唤做玄虚!”
白水发源于熊耳山与伏牛山的交界处,先是流向东南方向,越过百重山之后,却是拐向正南,进入南阳府城后,又向西流出一段,过了卧龙岗,再次流向正南,汇聚了一系列的支流,在襄阳附近注入汉水。
南阳城的东面和南面,都被白水环绕,西面又是起伏不定的卧龙岗,再往北去,则是紫山,只有北城外是一片开阔的地带。
刘宗敏的第二团,就驻扎在城北,与李绩亲自兼任团长的第一团相比,第二团组建的时间要晚得多,又没有经过大的战役,作战经验欠缺了许多。
李自成将攻打南阳城的任务交给刘宗敏,不仅是给刘宗敏立功的机会,更是为第二营积累实战的机会,对天命军来说,锤炼士兵,比军官个人积累军功更为重要。
为了配合刘宗敏攻城,李绩将第四营第一团部署在城东与城西,而靠近白水的南城,只有少量骑兵在游移,李自成的亲兵都是骑兵,虽然驻扎在卧龙岗,却是不断在四座城门外巡视,随时准备截击出城的守军。
天命军这次出征河南,为了精简人员,并没有携带辅兵,自然不会有攻城的器械,刘宗敏便让士兵们去紫山中砍伐树木,尽快打造攻城的云梯。
为了迷惑守军,城东与城西的第一团,也是打造了部分云梯,只有城南距离白水太近,并没有攻城的士兵,李自成的亲兵,不时过来巡视一番。
刘宗敏这次铆足了劲,大都督给了他机会,这是他第一次独立攻城,为了第二团的名声,也为了自己的军功,他暗暗发誓:尽快以最小的代价,拿下南阳。
清晨的时候,草上的露迹未干,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刺眼的光芒,每走一步,士兵们都会破坏这些美轮美奂的光景。
刘宗敏早已等不及,不住地要吆喝着让士兵们快些,不一会儿,已经有十门火炮架在城外两千步的地方,一个千户的士兵,已经在火炮的后方,做好了向城下进攻的准备,还有一个千户的士兵,隐在他们的身后,随后做好了出征的准备,队伍的最后面,却有一些士兵,准备着锣鼓器物,像是随时预备庆祝胜利似的。
“团长,兄弟们已经准备好了,要不要先开炮攻城?”
刘宗敏向聚集在城头的守军看了一眼,眼中满是轻蔑,“别急,先让他们看会风景,着人去城东城西,告诉将军,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是!”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东西两侧,几乎同时传来炮声,虽然持续不断,却只有零星的响声,刘宗敏叹道:“将军这是要节约开花弹呀,怎的只有这样几枚?”
说话之间,炮声已经停下来,却是传来密集的枪声,刘宗敏这才转忧为喜,东西方向的枪炮声,一定会将城内的守军吸引过去,北城的守军就会减少,至少他们失去了大量的援军。
“团长,现在怎么办?”
“怎么办?自然是要攻城了,将军亲自为我们做掩护,我们要是拿不下南阳,我也没脸去见大都督和将军了,”刘宗敏将手一挥,“传令,开炮,预备攻城!”
“是,团长。”
传令兵立即向炮兵传令,十门山地炮,早已安装、校准完毕,得到军令,炮兵们开始行动,填装开花弹、点燃引线,都是一气呵成,不消片刻,便是传来“隆隆”的炮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