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岳松了一口气,刚要组织士兵们在营内灭火,忽地有亲卫气喘吁吁跑过来,“大人……大人,不……不好了……”
“什么不好了?”杨文岳一肚子气没出发泄,听了亲卫的话,顿时大怒,“要是不好好说话,本官将你扔进火堆中……”
亲卫顾不上杨文岳的责骂,忙道:“大人,天命军……天命军的步兵靠过来了……”
“步兵?”杨文岳顿时吃了一惊,原以为天命军只是火炮远袭,炮击了这么久,大营中的官兵早就被惊动了,根本无法偷袭,难道天命军要趁乱强行出击?
他顾不得多想,忙让亲兵给各部将士传令:不要乱,天命军不过流寇而已!
传令的士兵刚刚出去不久,又有士兵过来汇报:“大人,天命军已经从北面冲开了大营,他们全是火器,兄弟们顶不住了……”
杨文岳这才明白,天命军炮击官兵大营,目的不是射杀多少士兵,也不是要烧毁多少营帐,而是让官兵陷入混乱,然后趁乱冲开营帐……
天命军不过是流寇,竟敢偷袭官兵大营?杨文岳大怒,立即组织士兵向北面靠近,营中一片躁动,但杨文岳出现了,士兵们逐渐平静下来,便有军官带着士兵救火,大部份士兵,还是随着杨文岳向北面出击。
“砰、砰、砰……”
天命军已经从北面突入营内,他们以步枪为依托,向前扫射出一条宽阔的通道,前面的明军,正纷纷向后撤退,大营之内,明军明显立脚不稳。
杨文岳恰好赶到,借着火光,发觉形式不利,知道官兵害怕天命军的火器,忙大喝道:“盾牌,将盾牌顶在前面。”
明军像是刚刚醒悟过来,被天命军的火炮震慑了心智和耳朵,他们一直没缓过劲,又被天命军的枪手们偷袭,步枪的射速、射程、穿透力,都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一时懵了,都是迷迷糊糊随着大势向后撤退。
这时候,士兵们是无暇考虑战斗的胜负,保住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杨文岳的出现,士兵找到了主心骨,听到杨文岳的声音,士兵们一下子恢复了神智,他们纷纷从营帐内找出盾牌,顶在前面,护住头、胸等要害部位。
明军的最前方,逐渐聚集了大量的盾牌,这些盾牌,完全就是天命军步枪的天敌,打不透、攻不破、摧不毁!
稳住阵势的明军,开始用弓箭还击,双方都在大营内,相互之间的距离,已经不足三十步,就是一名普通的明军士兵,也可以将箭矢射入天命军的阵型中。
但明军是仓促应战,许多营帐被烧,士兵们心惊胆战,一时无法寻找出大量的弓箭,射向天命军的箭矢,远不及步枪的子弹密集。
今晚前来偷营的,乃是第四营第二团赵烈部,整团士兵都装备了火器,很少与敌军近战,所以身上并没有铠甲,在明军的箭矢面前,他们只能依靠强壮的身体,生生承受箭矢的冲击力,最前面的士兵,已经有不少倒在明军的箭矢之下。
(ps:多谢huang_y52的打赏,多谢朋越、逍遥的二哥月票支持,多谢朋友们订阅支持,今日回复正常更新!)
杨文岳在中牟便探得天命军的讯息,但李自成向西撤退的时候,行军忽快忽满,让他摸不着头脑,直到进入密县境内,方才追上天命军的脚步。
李自成的前军,已经拿下了密县县城,大军驻扎城内,粮草亦是囤积在城中。
密县依山而建,城北不足五里,便是青屏山,青屏山为东西走向,长不过十里,山上植被丰富,此时已经长出新芽,黄、嫩、柔、疏,层层叠叠。
独立营的三个团,就驻扎在青屏山的东麓,距离密县城不过十里,与城内的第四营互为犄角。
杨文岳一路尾随天命军至密县,便在洧水北岸扎下大营,他担心李信部从后方骚扰,便让虎大威领一万士兵,在山前牵制李信部的独立营,自己亲率两万大军,在城南扎了营,随时预备攻城。
密县只是一座小县城,城墙高不过两丈,与洛阳、开封相比,几乎就是不设防,不过,李自成并不是依靠城墙来守城,县城不过是屯粮之所,如果要决战,完全可以在城外进行。
城外不过两万明军,密县县城内,除了李自成的亲兵,还有第四营的四个团,超过两万人,兵力上并不输于明军,而第四营还有第一团、第二团,这是完全装备了步枪与山地炮的军队,精锐中的精锐。
李自成在等待机会,一个重创杨文岳的机会,即便不能全歼杨文岳,也要在杨文岳的心里留下阴影!
他还有一个心思,便是练兵,天命军来到河南之后,在洛阳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军,新增的士兵,来源很杂,有新募的青壮,有明军的降兵,还有原本属于一斗谷部的流寇。
军队的人数在急剧增加,但战斗力未必上得去,需要用战斗来检验,更需要用战斗来提高。
李自成安排赵烈部、刘宗敏部在城内休息,第三团牛可敬部、第四团罗泰部,才是守城的主力,一方面为这些士兵提供实战的机会,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隐藏实力,让杨文岳以为城内只有这万余士兵有战斗力。
流寇的习惯做法,便是虚张声势,将家眷也算作士兵,希望杨文岳将天命军当做流寇来对待。
第三团和第四团,虽是天命军的新军,但主将牛可敬、罗泰为了证明本部的实力,让各部轮番上城头,战斗起来极为凶悍,比老兵更有过之。
虎大威与李自成战斗过,心内比较忌惮天命军的实力,并没有主动向李信部发起攻击,而李信亦是按兵不动。
杨文岳的主攻方向,是南城和西城,北城门只有三千士兵牵制城内的守军,东城门外虎大威的一万士兵,根本没有参与攻城。
攻城战斗进行了三日,虽然很激烈,明军也很是勇敢,但没有任何进展,连城头上的女儿墙都没摸到,杨文岳有些后悔,天命军战斗力远远超出他的想想,早该听虎大威的劝告,直接回到保定多好。
他有些骑虎难下,继续攻城吧,城内的守军气势尚未衰竭,不知道何日才能破城;如果现在就撤军,又会惹人讥笑,追了这么远,除了消耗钱粮,却是一无所获。
天命军的人数,与官兵的数量差不多,这样的战斗,如果无功而返,让天下的百姓,还有文武同僚,将来如何看待自己?